第二十五章 各方谈妥、准备扩军26(2 / 2)

赵进准备跟刘义平掏掏心窝子,说道:“这次扩军跟兵情司无关,是我自己的决定。兵情司那边的消息并无什么大变化,这个光海君被大明训斥后,表面上是顺从了,并下令严查对后金的走私,目前他们在确认实际的走私情况,对此我还没收到更新的消息。”

“就是这次扩军兵情司不支持么?也不会提供装备么?如没有兵情司的支持的话,我们肆意的扩军会不会引起釜山县府的不满?会不会提前引来官军围剿?”刘义平比较担忧的问。

赵进并未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刘老板、刘族长,事到如今你还相信大明会派兵来朝鲜么?不可能了,大明在辽东连续大败,眼下他们的主要军力只能放在辽东了,是不会、也没能力派兵来朝鲜了,这也是为什么兵情司的人在到处串联朝鲜朝堂中亲明人士和民间我们这些汉人大家族的原因。”

刘义平点点头,叹了口气,并未言语。

赵进接着说道:“既然大明无力派兵,那么兵情司必然需要更加倚重我们,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始终是民,而他们是官,我们的关系是不对等的。一旦这件事情结束了,不论成功与否,他们都能拍拍屁股走人,而我们走不了,如成功了,那还好说,也就是功劳大小的问题;可要是失败了呢?我们这次参与串联的岂不都是乱臣贼子了?如毫无实力的话,我等的家财是不是要被朝鲜的这些官员巧取豪夺?如我们趁着有兵情司的人背书,自己培育出一股不算弱的力量,到时就算失败了,也有谈判的空间不是?也能多保护些我们自己的财产不是?”

刘义平听到此,站起来对赵进拱拱手说道:“还是会长想的周全,只是刘某担心闹的动静太大,引来官军围剿怎么办?釜山可是有三千五百的驻军,只要他们出动,我们绝无反抗的可能。”

“你多虑了,我们这次有兵情司的背景,我也不瞒你,如今釜山的县府崔永成是亲近大明的,唐大人跟他多有往来。釜山驻军的朴诚伍将军是个麻烦,但此人贪财,到时我会提前送礼给他,请他给汉人家族训练村堡内的护卫开个小口子,就算他还有什么想法,目前朝鲜王还是不敢明面上反抗大明的,谅他也不敢直接跟大明的兵情司撕破脸。”

“好吧,既然会长考虑的如此周全,那我刘某人也不能不识抬举,我全力支持扩军,而且扩军成功后也必然听会长的差遣!”刘义平终于下定决心,正式表态。

“如此甚好,听我差遣的话就不必说了,我等经商都是行家,但轮到行军打仗,只有你刘家人在行了!扩编成功后,军权还是由你们刘家人掌控,只要能多多支持我们釜山汉人商会就好了。”赵进说道。

扩军的事情谈定后,两人开始讨论一些细节。第二天赵进便召集了商会内较大的商家开会,分摊了各家要出的青壮及银两,当然大部分的军费是几个大商户出的。这时候流落在大明之外的汉家商人还是很抱团的,对时局也很敏感,所以得知有机会在朝鲜组建一直汉人武装,他们都很踊跃的出人、出钱,虽然此时许家寨的规模还很小,但谁家不是从小做到大的呢?

这边跟赵进谈妥后,刘义平又亲自跑了一趟许家寨,跟刘天佑再次沟通,除了确认开始扩军外,刘义平还说了一件事,开始扩军后刘义海将常驻许家寨。刘天佑听到后皱了皱眉头,并未反驳什么。

刘义平观察了天佑的表情后说道:“总算有点城府,没立刻跟我吵。让刘义海来不是要分你的权,而是想让你跟他好好学学,你义海叔很有军事天赋,比我强,来朝鲜前他本可以升千夫长了,而且是凭军工升,被李成梁压下来了。这次扩军,初步预期能扩编到三百人的规模,商会那边第一批能出两百青壮,后面根据时局变化,可能会更多,而我这边已经得到辽东的消息,那边有大量的流民在逃离辽东,已经安排人过去了,看能带多少回来,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军,我的想法是今年年内的扩编目标是五百人,五百人规模的军队管理跟你现在百来人的寨子可完全不一样了,老许虽然不错,但以前就是什长,没有经验,刘军到是做过大军的斥候,但也没管理大军的经验,所以必须派一位有经验的人来帮你了。”

刘天佑再次感受到了大家族的好处,赶紧表态会好好跟义海叔学!

刘义平再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式的走了,走前告诉刘天佑,他当叔叔了,他大嫂生了,给刘家添了个千金。刘天佑在身上摸索了半天都没找到一个能带回去当礼物的东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