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各方谈妥、准备扩军26(1 / 2)

“兵情司的唐季唐大人去过一趟许家寨,曾经告诉我许家寨明面上的首领是刘义平的二儿子,我开始只想刘义平也是位心肠狠毒之辈,竟然把自己的儿子推到前台,现在看来这位“少将军”确实是位有能力之人咯,你确定许家寨的大小事务都是他亲自管的?不是其余人代管?”赵进问。

“我昨晚在许家寨时跟今早去土匪窝的路上都侧面打听过,这位少将军确实是许家寨的首领,但寨子里应该也有不少老一辈的人在帮他。那位许师傅、今天看到的步兵队长,队伍里还有不少年龄偏大的老卒,我想这些都是刘义平派出去帮着管理、稳定许家寨的。只是这刘义平手里怎么会有这些人,除了许家寨的,他们刘家堡里还有一些类似的人,他大儿子刘仁大婚时我曾去过刘家堡,注意观察过。另外他的骡马行里肯定也有一些。这么算起来,刘家堡的实力远比我们预期的要强啊。”钱大钧有些不解。

“这个刘家差不多是二十年前到釜山来的,来的时候就安家在了刘家堡位置,后来到釜山搞了骡马行、杂货行,他办骡马行的时候我父亲还帮过他们,我父亲你也知道,爱交朋友、爱帮朋友,特别对大明来人都愿意给予帮助,父亲后来跟我说过,这刘家堡领头的几个人都是大明辽东那边的军户,是遭了难才举族逃到朝鲜的。这么多年下来倒也安分,从不惹事,做买卖也规矩,但千万不可小瞧了。再告诉你一件事,刘义平还控制了一个船队,虽然规模不大,但里面的人也颇为精锐!”赵进给钱大钧解释了刘家堡的来历。

钱大钧听到还有一支船队很是吃惊,就问:“这刘家背靠着大明的什么大家族不成?或者是特地安插在朝鲜的分支?”

赵进摇摇头:“这些我就不清楚了,不过这次我给刘家堡跟兵情司牵线的时候,兵情司是调查过刘家堡的,据唐大人说刘家堡的背景确实如他告诉我父亲的那样,他们卫所的兵在跟蒙古冲突时溃散了,被大明官府问罪查办,然后逃出来的,确认他们背景没问题且有不少从军经历的人后,兵情司才接受他们的。还有那件事呢?有没有什么判断?”

钱大钧思索了一会,摇摇头说:“依我判断,不是他们,在我隐晦的提出要他们派人去蔚州帮我们调查时,那位少将军是直接拒绝的,如果是他们干的,应该会巴不得转移我们的查探方向吧,而且我注意观察过他们的神色,没有异常,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个未成年的孩子,骗不了我。要说是刘义平他们背地里安排的,到还说的过去。现在张永福的两人还跟着他们的队伍去追那伙人,看追查的情况吧。”

“过去这么多天了,还能追查到什么线索么?”赵进不以为然的遥遥头。

“在那个土匪窝发现了不少朝山内活动的痕迹,许家寨的人顺着痕迹追过去了,等张永福的人传回来消息再说吧。”钱大钧说道。

“好吧,等两天看看,我会尽快找刘义平谈谈,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我们主动给他送壮丁、送银子,等于是帮他分担失败的风险了,他没有不同意的理由,而且我也不打算跟他强要兵权。”赵进说道。

“会长,真放弃兵权啊?那商会大力支持许家寨扩军能有什么好处?我们出钱、出人的,总不能什么都落不下吧?”钱大钧有些吃惊,想了想接着说:而且就算扩了,怎么着也有几百人的规模吧,就算不能对釜山产生什么威胁,也是一个不小的势力了,最重要的是还把您拖下水了么,我们出人、出钱、被拖下水,还得不到实际的好处,这有必要么?还是说兵情司那边有新的指令?”

“老钱啊,支持扩军事情目光要放长远。那位小将军说的有道理的,许家寨扩军后应该能有几百人的规模了,我们是商人,谁家有知兵的?真派人了,可能还起了反作用,反而不好,干脆不派。另外只要刘义平同意扩军了,他就离不开我们,他自己是养不起那么多兵丁的,难不成真去当土匪?”赵进解释道,“这次我提议支持许家寨扩军跟兵情司无关,是我们自己要做准备了,而且许家寨是有兵情司背书的,真正追究起来算不得匪患,兵情司的计划真要成功了,他们可就是官军了,我们就当先行投入了,有投入才有产出啊!就算失败了,我们商会也是受了胁迫,罚点银子的事情。”

“我清楚了,还是会长想的周到,那我就先回去了,要是张永福那边有什么消息,我再送过来。”事情谈完后钱大钧起身告辞。

这边刘天佑、刘义平父子也谈完了,刘义平就准备离开,离开前再次对天佑说:“这次的事情我就不追问了,但记住,有些事做了就要把屁股擦干净,这种事情留下把柄是一辈子的祸害,以后谁还敢跟你合作?”刘天佑嘿嘿的笑道:“您老多想了,我不会做无把握的事的。”“那我先走了,此次谈判你就不用参加了,谈好了我会通知你。”刘义平这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山里许师傅带着人不停追击,终于追上了押送壮丁的土匪,被砍死了几个流民后,那伙土匪抛下壮丁逃了。从这些壮丁口中得知,那伙抢劫的土匪是蔚州那边来的,几天前一部分土匪就带着银子下山先走了,他们本来也是要走的,听土匪说,大路上巡逻的人多了,不能从大路走了,熬了两天,他们才决定从走山路去蔚州。这些消息很快通过张永福的人传了回去,也很快传到了赵进耳里。

赵进确认了消息后,便约见了刘义平。赵进表达了要支持扩军的意思后,刘义平给赵进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兵情司的要求么?局势真要到兵戎相见的地步了么?大明派多少军队过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