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羊栏寨求援34(2 / 2)

袁文弼不紧不慢道:“窃以为,第一点不妥之处,就是这份奏捷文书上,不宜出现小子的名字,毕竟小子现在还是戴罪之身,所以还请州守大人把小子的名字从上面抹去。”

瞿罕听了,觉得对方说的有理,不由轻轻点头。

袁文弼的身份,确实有点敏感,这份报捷文书,大有可能就会进入当今皇上的眼中,若是因此有人拿此说事,上个眼药,反倒不美。

“好,这一点是我考虑不周。”

袁文弼则趁机说道:“若是州守大人愿意提携,不妨在奏捷文书上加上本堡民团队长罗秋山的名字。”

瞿罕一时不置可否,只是问道:“除此之外,可还有什么不妥之处?”

袁文弼道:“州守大人在这份奏捷文书上,忘记了一人。”

“忘记了何人?”

“通远巡检司王椿王巡检。”

瞿罕听了,哂然一笑,冷冷瞥了他一眼:“可是那王椿托你前来说项的?”

袁文弼自顾自的继续道:“小子觉得,王巡检守城杀贼有功,如此大才,屈就一个区区巡检之位,实在是委屈了。”

瞿罕是什么人,能当上一方百里侯的,岂是易与之辈,对方在这里使劲帮王椿吹嘘,他哪还能听不出其中有猫腻?

他不由喝道:“你到底想说什么,痛快的说,不必这般皮里阴阳,遮遮掩掩的!”

袁文弼知道,自己的这些小心思瞒不过对方,便不再多绕圈子,拱了拱手,直截了当道:“小子斗胆说句不当的话,王巡检之才,不适合继续担任这通远巡检司之职。”

瞿罕听了,不置可否,继续追问道:“王椿不适合,那你觉得,谁才适合呢?”

袁文弼眼帘低垂道:“这个小子不敢妄言,当然由州守大人一言而决!”

“哈哈——”

瞿罕不由大笑了起来,倒是笑的袁文弼心里有些打鼓起来。

瞿罕笑过之后,又眼神玩味的盯着对方,说道:“那依袁小公子看来,王椿不做这巡检,又该做什么呢,他立下杀贼功劳,总不能不赏反罚吧?”

袁文弼硬着头皮道:“我听说,州衙中典史之位空缺多时,以王巡检之才,可当此大任。”

瞿罕听了,脸色顿时便蹋拉了下来,心说你要把王椿赶走倒也罢了,却偏偏要把他往州衙里塞,当我瞿某人是收破烂的呢?

撸了王椿巡检一职,他一点都不反对,反而很是赞成。

但是要让王椿来州衙担任典史一职,他却颇有恶心之感。

典史虽然是不起眼的小官,但怎么说也是他这位知州的重要下属,他并不想随便给州衙塞进来破烂垃圾。

他满脸嫌恶之色,袁文弼看在眼里,心知不妙,这个时候只能硬着头皮给王椿说说好话了。

“王巡检此人,虽有不称职之处,但也是时势使然,论其才,当属中人之上,若是放在合适位置,未必不能尽心尽力……”

瞿罕挥了挥手,打断了他的话:“好了,此事再议!”

袁文弼见状,便知趣的闭了口,告辞退出。

临出门时,瞿罕又叫住了他,嘱咐一番堡墙夜间加强巡逻警戒,防备海贼夜袭之事,在袁文弼一再保证之后,才放他走了。

一晚无事,担心的海贼夜袭之事,并没有发生。

第二天一上午,也没有看到海贼的船在堡外的洋面出现。

站在堡墙上,看着远处空荡荡的洋面,袁文弼反而觉得有些不踏实。

派去凤凰岛上远远侦查的渔船也回来了,据负责侦察的亲卫陈七回报,在海贼船先时停泊的海湾里这时空荡荡的,并没有看到海贼的船。

当然,渔船并不敢靠的太近,也许海贼船换了个地方停泊。

但袁文弼直觉上感到,那群海贼吃了亏,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这么不声不响的玩消失,说不定是在憋什么暗招。

快到中午的时候,堡寨外突然来了一个头上戴着无檐小白帽的青年,被带到袁文弼面前的时候,便“扑通”一声扑倒在地,哀求着请袁文弼去救羊栏寨。

羊栏寨位于鹿回头堡的西边,约有二十里的距离,是一个回民聚集的村落,村寨的人大都以养殖放牧山羊为生。

古崖州盛产山羊,村寨故老相传,据说宋代的时候,便有一群回族先民流落到岛上,见到此地山羊众多,便在羊栏村一带定居下来,养殖放牧山羊,一直绵延至今。

袁文弼知道这个羊栏寨,也吃过村寨上出产的羊肉,只是没去过而已。

而现在来的这个回民青年便是羊栏寨的人,从他口中得知,林八这股海贼在三亚湾登岸,在沿岸劫掠了几个村子,便直奔羊栏寨而去,现在已经把村寨给团团围住,就要攻打村寨。

这个赶来鹿回头堡求援的回民青年名叫沙力班,是羊栏寨寨主沙寿同的儿子,从几位认得此人的亲卫口中,都证明了他的身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