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羊栏寨求援34(1 / 2)

袁文弼心说,这事得问你自己,你混这么久了,难道就没一点自己的门路?

然而,为了赶紧让对方升职受赏,空出这个萝卜坑,他还得继续给对方出谋划策。

想了想,他说道:“我听说,州衙的典史一职还空缺着,不知王巡检有没有中意这个位置?”

典史一职?王椿听了,心里随即活动开了。

典史是知县手下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同是一个微末的从九品小官,品级上跟巡检是一样的,但怎么说也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

而且,崖州的典史,品级更高一点,属于正九品,因为崖州是比普通县要高一级的。

这些都可以不算的话,起码典史一向待在州城里,可比当这个通远巡检司巡检要安全的多了。

王椿现在已经受够了,这隔三岔五就得点起烽火台跑路,担惊受怕的日子,如果能当上崖州的典史,那他是十分乐意的。

而且,在州城当官,油水也大,岂不比当这个苦哈哈的巡检强多了。

他现在已经没多少追求,能跑到州城里去享享清福就足够了。

只是稍作权衡,他便点头道:“如果能当上典史,那自然是好的,可惜却没这个门路。”

袁文弼道:“既然王巡检有这个意思,那我找个空,替你在瞿州守面前美言几句,如果有瞿州守的举荐,你这个典史八九是跑不了的。”

王椿一听,顿时满脸欢笑,连连致谢不已。

袁文弼淡淡笑道“王巡检不用谢我,咱们算是互相帮助。”

王椿当即拍着胸脯道:“袁少公子刚才吩咐的事,我记在心上,待会儿便去向瞿州守举荐,由贵堡的罗秋山担任通远巡检司副巡检!”

袁文弼点点头,道:“嗯,不过等我先去见了瞿州守,先敲定王巡检的升职了再说。”

“好!此事多多拜托袁少公子了!”

王椿再次喜不自胜,觉得这位袁少公子还真是够意思,平白帮自己这么大忙。

袁文弼心说,别给咱乱发好人卡,咱帮你,也是帮自己啊。

入夜时分,袁文弼先去堡墙上,巡查了一番。

堡墙上已经加派了人手巡逻警戒,严防海贼夜袭。

从堡墙上巡视回来,他回到内堡,来见瞿罕。

瞿罕以及他的随从现在暂住于袁府二堂的几间客房。

经过通报之后,袁文弼进来,见到了瞿罕。

瞿罕此刻正坐在书案后书写着什么,看到他进来,只是示意他先坐。

袁文弼在一旁坐了,静静等着。

过了一会儿,瞿罕搁下了笔,瞥了他一眼,笑着向他招了招手,等袁文弼起身走过来,他直接拿起桌上刚刚写好的一份文书,交给他看。

袁文弼接过扫了一眼,原来这正是瞿罕要交上去的一份鹿回头堡报捷文书。

在这份文书上,瞿罕基本上是如实叙述了今天白间海贼进犯鹿回头堡,后被堡寨重创击退一事。

只是在进犯海贼人数,以及堡寨杀贼数量上面,稍稍夸大了一些。

这是如今普遍的行情,如果你不在这上面注一注水,就是纯粹跟自己过不去。

所以在瞿罕的这份报捷文书上,写的是进犯海贼五百余,最后留下百余具尸首,溃散败退。

除此之外,倒跟事实也没什么出入。

当然,瞿罕确实没怎么明着写他如何“指挥若定,奋勇杀贼”,但字里行间,都处处显示他这位知州大人临危不惧,运筹帷幄,决胜城头的“关键角色”。

同时,他也没少夸赞袁文弼率领下的一众堡寨乡民奋不顾身,英勇杀贼,不乏溢美之词,毕竟他瞿罕只是指挥若定,不可能真的去上阵拼杀,上阵杀贼还得靠一众堡寨乡民。

袁文弼看过之后,觉得对方够狠,竟然在文书中,没有片言只语提及那位王椿王巡检的名字,以及通远巡检司兵丁的参战。

如此看来,这位知州大人对于王巡检的表现,确实很看不上眼。

“怎么样,对于这份报捷文书,袁小公子可还满意否?”

瞿罕的语气带着点戏谑。

袁文弼直言道:“州守大人的这份报捷文书,小子以为,其中颇有几点不妥之处。”

瞿罕听得一怔,没想到对方还真有意见,他收起玩笑的语气,玩味的眼神看着对方:“有哪几点不妥之处,你且说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