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国难思良将26(2 / 2)

难道对方如此不堪,听见贼来,就望风弃城而逃?

这不大可能吧,这是明显的找死行为啊。明朝地方官失了城池,就是死罪,即使最后保住城池,你这弃城而逃的行为,事后也难逃被罢官论罪的结局。

瞿罕显然也清楚众人此刻心中的疑惑,当即三言两语,便把事情简单叙说了一遍。

原来他此次出行,本是要巡视崖州各处海防御所和村寨,今日刚走到崖东地界,却没想,就碰到了海贼入侵崖境的事。

闻讯之后,正要返回崖城,却又不料,听说前面的平安岭已经被贼寇占住,封锁了崖东前往崖西的唯一一条陆上要道。

如果要从北边绕过去,那就要翻山越岭,还要穿越黎区,根本就是此路不通。

如果走南边的海路,则更是凶险,随时会遭遇到海贼的半道截杀。

不得已之下,听说这里有一个鹿回头堡还算坚固安稳,便跑来这里暂且安身,再从长计议了。

众人听了之后,这才明白是这么一回事。

这时袁文弼立刻表态道:“州守老大人,你能屈身前来敝堡暂避,是对敝堡的信任,你尽管放心,我等必竭尽全力,护得大人的周全,那海贼若是敢来,必叫他们有去无回,这里便是其葬身之地!”

瞿罕听了,连声说了几句“好”,虽然心里还有疑虑,但对方这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言壮语,还是令他十分欣赏的。

当即一群人簇拥了瞿罕,走入堡中,正要往内堡去暂时歇息,这时瞿罕却说要上堡墙看看。

当他巡视了一遍堡中的防务,看到防御设施严整,守卫庄丁并不惊慌,井然有序,刀枪齐备,似有一战之力,心里大为宽心。

这个鹿回头堡,果然不简单啊。

想到这位袁少公子以及堡中之人的来路,他又不觉得奇怪了。

这些人,可都是曾经那位袁督师的亲属部下,见过多大风浪,整治一个小小堡寨,岂不是小菜一碟的事。

巡视一遍,安心之后,他才在众人簇拥下,进了内堡,来到袁府正厅,落座奉茶,歇息片刻。

“国难思良将啊——”

刚刚坐下,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热茶,瞿罕突然长叹一声,想到如今天下局势糜烂,有感而发。

作为朝廷主政一方的官员,虽然地处偏远,但他时常能从朝廷例行传送的邸报中,时刻获悉天下的大事消息。

如今的大明可说内忧外患,内有流贼肆虐,席卷中原,大势已成,外有满虏兵强马壮,磨刀霍霍,虎视眈眈。

曾经强盛的大明,如今已如一条四处漏水的破船,岌岌可危,随时有倾覆之祸,亡国之相已露端倪。

大厅中,因为他的这一句有感而发,一时变得寂静无声。

多数人可能只是在感叹,而袁文弼却确凿无疑的知道,到了明年四月,北方那位崇祯帝,就要在煤山上吊,宣告大明的灭亡了。

南明?不说也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