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知州坐困土堡27(1 / 2)

“州守老大人的心意,在下感佩不已!”

袁文弼能够察觉到对方释放出的善意,对方是同情袁督师,为其慨叹鸣不平的,这已是很难得的态度。

时至如今,依旧有很多朝野人士视袁督师为祸国奸臣,口诛笔伐不已。

瞿罕感叹一句,发个牢骚,便止住了,没有再继续谈这个。

毕竟,现在那位袁督师还是个罪臣,并没有平反昭雪,而且在他看来,只要当今天子还在位上,恐怕就没有这个平反昭雪的可能。

过了几天,渐渐有消息传来了。

这次入侵崖境的,确实是那股名叫林八的闽南海贼,有十来艘船,约三百来人众,崖州港番人塘等多处沿海村庄已然遭到劫掠。

不过贼寇并没有继续深入,攻打崖城的打算,在劫掠沿岸村子之后就回到船上,并不敢在岸上过夜。

现在这股海贼依旧停留游荡在崖州湾海面,既没有离开,也没有深入内地,似乎是对崖州水寨的官兵有所顾忌。

这一天上午,袁文弼陪着瞿罕在前堂大厅坐着议事。

几天过去,虽然在鹿回头堡这边一时安稳无事,但瞿罕却每日依旧坐立难安。

现在海贼的船还在崖州湾洋面上游荡,即使一时没有上岸的意图,却也把沿海的好几个村子给祸害荼毒了。

瞿罕作为崖州父母官,有守土御贼于外的职责,他一直待在鹿回头堡暂时是安稳了,却不免有渎职的嫌疑,若是有心之人在事后参他一本,也够他喝一壶的。

所以现在他一心想赶紧回到崖城,主持剿贼大计。

从陆路上回去,一时是别想了,回崖西的道路还被海贼占着。

其实盘踞在平安岭的海贼人数并不多,但崖城那边的卫所兵就是不敢出来,赶走这些海贼,打通陆上道路。

所以瞿罕的提议,是让袁文弼派出一艘渔船,偷偷送他到崖州湾,从那里上岸,再赶回崖城。

这个计划可行吗,当然是可行的,海贼十来艘船,想要封锁整个崖州湾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个计划有风险吗,当然是有风险的,一旦在半道上被海贼的船撞上,那就只能束手就擒了。

瞿罕也知道这一点,但是却愿意冒这个风险。

王椿对这个提议的态度是不表态,不拒绝,摆明一个意思,就是不想承担责任。

黄友桂则反对这个计划,一旦瞿罕失陷于海贼手中,不说崖州局面有糜烂风险,就是他们鹿回头堡,也承担不了这么大干系。

袁文弼一时还没表态,所以瞿罕现在只能寄望于他这位袁少公子,这几天他已经看出来了,这位袁少公子别看年轻轻轻,但在堡中却是能真正作主的人,如果对方同意了他的计划,黄友桂反对也没用。

至于一边的王椿,他则早已无视了,他倒是也提出,让王椿派一艘船,送他回崖州湾,但王椿的回答则是,他们那艘船长久失修,已经跑不了远路,若是路上一旦有所闪失,他实在吃罪不起。

听到这个回答,他差点气的没吐血。

偌大一个通远巡检司,竟然拿不出一艘好船,你这个巡检怎么当的,是吃干饭的吗。

通远巡检司虽然地处偏僻些,主要是巡逻警戒海面贼匪,但也在通往东边陵水县的必经之路上,平时也是有一些过路商税油水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