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回溯 (二十三)(1 / 2)

二0一七年七月二十三日

以目观物见物之形,以心观物见物之情,以理观物见物之性。

心学,从意念上为善,在本体上悟,直指人心。许多事情要靠心灵去领悟。

形而上学,指关于宇宙本体的学问,谈天地、灵魂,思索而上,触动人们在心灵与意识方面的觉醒,引发心灵的净化与再生。

肉身是假我,不是真正的我。真我是心灵,或称之为灵魂。真我这个本体不仅是永恒的,而且是自由、快乐的。

向内心修炼快乐,促进生命的觉醒和心灵的净化,灵魂的净化。

人生在世的目的是借假我这一身体修真我这颗心灵。借假修真,即通过修行,净化提升自我,从而获得真正的快乐本体之乐。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自己的世界,与趋向美好完善的自己有关,与别人无关。

勿把时间浪费在俗世俗语中,宁静做最真实的自己。

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生活,享受人生。

七月二十五日

真正的灵性是一种发自内心透露出的善、纯洁、天真,且从自然界中获取的崇高。

当充沛着灵性时,山水天空、动物花草及整个神秘的宇宙,所有美好的事物都会靠近,能感受到他们的美好,从内心发出真正的笑容。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是灵性的表现。

灵性就是坚持自己的内心,秉承自己内心深处的纯真与本真。

人与神性相联,一言一行自带光芒。

每个初生的人都与天地相连,人应时常吸收天地灵气,静心与天地交心。

灵性是需要感受的,把心打开,让心回归本真,回归天地自然。

有灵性的人感觉万物都是有生命与情感的。

有一种灵气为"已识乾坤大,独怜草木青"。对世界的美好与黑暗都会有敏锐的感知,无论时代有多么光明与黑暗,他们都有一颗丰富的内心、不被世俗沾染他们自由的精神境界,身上有一股淡淡的书卷气,对书中的知识进行内在消化而形成独道的见解。

灵性需要内心深处有一个庞大的独立的世界,文字是它的反映。

保持无拘无束的灵魂,依心而活。

后天灵性的成长,可塑造一个人灵魂的魅力。

通过修身来培养浩然之气,让这种正气充满天地之间。

回归自然本真,洗脱世俗尘埃,所剩便是灵性的写意。

意识从物质到心智,到灵魂到灵性再到本源的空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