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将军不曾阵上亡,最毒却是小人心20(1 / 2)

茅屋挡不住风雪,却能给人以安慰。

风雪中的张巡听着墨升描述着安禄山反叛的这些细节,他是没有资源知道这些的,当然更没有资格知道,芝麻绿豆大的小县令,一县之地能有多少斤两,今日得见墨升,凭借着对方强大的隐门势力,他才得以知晓其中细节,真真算是开了眼界,窥到了那么一点点天。

就好比颜杲卿颜真卿兄弟二人,他以前也只知道有个颜家宗族很了不得,但对这兄弟两人还真是不甚了解,最多算略有耳闻,今日托墨升的便利,才得以知道原来世间忠烈良多,并不都是望风而逃的鼠辈。虽然这样英伟的人最终还是败了,而且下场凄惨异常,但是张巡知道,虽然他死了,可他举起的那杆旗永远挺拔醒目,屹立不倒。

颜杲卿是去年这时候英勇捐躯的,全家被安禄山灭杀,父子几人更是被安禄山生生割肉而食,受尽了酷刑,颜杲卿一身铁骨,一边受刑一边痛骂安禄山,安禄山恼怒,就让人割了他的舌头,就这样,一代英豪含恨而死,终年六十四岁。张巡沉默不语,他没有愤慨,没有嘶吼,脑海里只有那个被绑缚在柱子上受着刮刑,一身鲜血淋漓仍然骂不绝口的老将军。他知道,自己的结局很可能也是那样,只是真到了被绑缚的那天,老天可曾知晓,皇帝可曾知晓,百姓可曾知晓?

去年今日正月里,遥望常山想睢阳!

他要走的路还很长,却也可能会很短!

安禄山是个残忍弑杀的人,只是对于颜杲卿,分外的严重。

何千年被擒后,为了苟活发挥自己的能力,他对颜杲卿说了这么一段话:

“颜将军,现在您要为朝廷效力,既善其始,亦应慎其终。您所募之军皆为乌合之众,难以拒敌,应该深沟高垒,以逸待劳,不可与敌争锋。等到朔方军到,才可一同进击,并广传檄书于河北各郡县,断其后路。现今您应对外声言:李光弼率步骑一万出井陉口。又派人对叛军围饶阳的大将张献诚喊话:尔等所帅兵多是团练士卒,无坚甲利兵。难以抵挡李光弼所帅山西劲兵。张献诚听后必解饶阳之围而去,这是一大奇计。”

这是何千年人生最后一个计谋,毒辣刁钻,直切安禄山的软肋,颜杲卿听了他的计谋,反复推敲斟酌,觉得确实高明,果然还是自己人了解自己人。于是他采纳了何千年的计谋,立即派人开始着手计划,修城布防安置人马准备物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何千年的计谋太神了,张献诚果然被吓得不战而逃,他所帅的团练兵队也是溃败不堪,七零八落稀里哗啦。颜杲卿于是趁机派遣自己的心腹部下带兵入驻饶阳城,他慰劳守城将士,筑城收兵训练士卒,等待叛军来攻。紧接着他又发布檄文传告河北各个郡县,檄文中明确表示,朝廷已经任命荣王李琬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哥舒翰为副元帅,统领大军三十万,即将出兵土门,不日将剿灭安禄山余党。河北各郡县身处水火,随风飘零,惧怕叛军的要么降要么逃,有心抗贼的却不明朝廷动向,正在这左右为难之际,乍闻颜杲卿所传朝廷檄文,知道原来朝廷还没有放弃自己,都是长出一口气,吃了个大大的定心丸。有了目标的队伍很快便军心安定,士气斗长,纷纷杀掉叛军所留守将,远近响应,前后共有十五个郡易主,重新被唐军夺回控制权,驻守的人马一时间更是号称有二十余万之众,如此形式可是非同反响,反观投降归附于安禄山的只剩下范阳、卢龙、密云、渔阳、汲、邺这六郡之地。

颜杲卿的这一招,可谓是釜底抽薪啊,安禄山遭遇到了起事以来最大的劫难,颜杲卿呢,不止放火,更是准备再浇一把油。他密派出自己得力心腹马燧,偷入范阳郡招抚安禄山老家守将贾循。郏城人马燧偷偷入了贼营老巢,他对那位安禄山大本营的守将贾循劝言道:

“安禄山负思悖逆,不得人心,虽已占洛阳,但终归要亡。将军如果能杀其叛将,以范阳归国,倾其巢穴,将会立盖世之功。”

贾循也是个心思极其缜密之人,他是个宁不要功也绝不犯错的性子,安禄山正是看中了他这一点,才会放心把自己的大本营交到他的手中。听了马燧的话,贾循虽然口头许诺,但心里翻来覆去的比较得失,他也不着急表态,犹豫未发。有时候消息就像风中的烧鸡味,根本就没法掩盖,贾循的种种异常举动很快被安禄山留下来的监察内线别将牛润容得知,得了这个天大功劳的牛润容马不停蹄,只想插上翅膀一般飞告安禄山。

此时的安禄山刚刚攻下洛阳,来到了这个富饶的帝都,所有人还在狂欢。

叛军多年来身处边塞苦寒之地,过得都是与外邦厮杀搏命的勾当,对于中原富庶多是耳闻,尤其是传说中那些嫩的流水的关中女子,这些边塞军士对此更是趋之若鹜,现在跟着安禄山造反了,终于有机会一尝夙愿,一个个都是两眼血红如狼似虎,所以叛军所到,每得一城,无论是战是降,安禄山都会纵容军士,他们把城中的财物,粮食,衣服和妇女全部抢掠而去,鞭打那些壮年男人为他们运送物资,把老弱病幼者当做玩物,用刀枪嬉戏把玩着,玩够了就在大笑声中弄死。

城破的越多,叛军吃的就越肥,安逸了快百年的盛唐果然是富得流油,那些如水般的女子果然都是绕指柔,他们这些百炼钢被这些小娘子的肚皮磨得都快下不了床,只是一想到越往长安金银越多,娘们越白,这些软脚虾一下子又变成了浪中蛟。

安禄山是很高兴的,军士越兴奋,他就越欣慰,因为人一兴奋,就不怕疼就不怕死,他就是让这些人去送死,用他们的死换自己更畅快的活。住在一代女皇住过的威武宫殿,他幻想着自己变成了那个受万国来朝的女陛下,享受着东都的繁华和富贵。

好日子没过几天,安禄山正在美滋滋的做着梦,突然手下来报说自家的后院起火了,血肉蹚出来的河北诸郡竟然反了一多半。这可让安禄山大惊失色。他掀了桌子,砸烂了目光所及的一切,又把严庄唤来,质问他为何颜杲卿会带头造自己的反。严庄虽然是名义上的丞相,统管叛军一切人臣,可是毕竟不能让每个人都听他的,安禄山越想越震惊,越震惊越恐惧,他恐惧自己的努力会白费,恐惧自己就这么完了,他不想完蛋,他一边火速召其部将韩朝阳入殿议事,一边训斥那个举荐贾循的严庄,最后竟然说“颜”音同“严”,颜杲卿严庄姓氏同音,也是意图谋反。严庄遭了这样的无妄之灾,更是百口莫辩。等到韩朝阳得令赶来的时候,正看到安禄山拖着一身的肥肉,手里拿着鞭子抽打两人,地上被抽得血肉模糊不知死活的两人竟是内官第一人的严庄和内侍第一宦的李猪儿。

安禄山看到韩朝阳来了,再朝着二人甩出几鞭,这才对着韩朝阳说明贾循如何生出不二之心,让他带人火速赶往范阳城,秘密处理掉贾循,保障范阳老家的安稳。直到出了安禄山的大殿,韩朝阳这才觉得双腿瘫软,冷汗如雨,权势滔天的两大红人竟然被主子打得不省人事,看来伴君更甚伴虎,在这隆冬,安禄山的心竟比风雪更寒人。

韩朝阳到了范阳,假称有事相告,贾循不知道事已败露,被韩朝阳埋伏的壮士缢杀了,之后更是全族被灭,以儆效尤,之后安禄山令别将牛廷玠主管范阳军事,严防敌军渗透。可怜的马燧从韩朝阳一到范阳,便知道这个事漏了底,赶紧逃入西山。后有夺命追兵前有山路险阻,慌不择路没了方向,正在进退维谷生死攸关之际,突然出现了一位仙风道骨长发白须的老者,这位老者自称徐遇,乃是这山中隐士,知道他今日有难,特来相助,马燧慌不择路,绝处逢生顾不得什么真假,随着这人左拐右拐,数里路后竟然来到了一个隐世平原,颇有陶渊明的桃花源之意,他来不及问这群山之间如何会有如此广袤的平原,光是那死里逃生的余悸都够他平复半生了。

安排好了范阳的事,颜杲卿的事也得解决,据说此时的常山、平原二郡军威大振,星星之火已有燎原之势。

已经进驻洛阳多日的安禄山本来打算让大军继续向西进犯,最前线的骑兵已经到了新安,本想着亲自率兵攻破潼关,然后好一鼓作气拿下长安,好擒住那个老皇帝,可突然听说河北有变,只好立即命大部队扭头回师洛阳,再召唤史思明、李立节率领蕃汉步骑万余人攻打博陵、常山郡,又使部将蔡希德率兵八万从河内向北攻,势要拿下颜杲卿兄弟人头,以泄他心头之恨!

安禄山后院被人放了火,玄宗呢,却是自己给自己找刺激!

封常清丢了洛阳,高仙芝丢了陕郡,两个人虽说都吃了轻敌的亏,可是还好也绊住了叛军的腿,磕磕绊绊也退守到了潼关,汇入了哥舒翰的大军。潼关地势险要,守备大军又足,十几万人据险而守,磨砺些日子,不愁战不赢那安禄山,毕竟高仙芝封常清这几十年也是血水里洗出来的,一着不慎吃了哑巴亏,翻身喘口气,谁赢谁输尤为可知,这个仇一定是要报的,血债还要血来偿!

说到这一段,墨升也是有点唏嘘,他知道高封二人的本领,也是为他们仅仅因为得罪小人而落得那样的下场感到可悲。

封常清高仙芝没等来安禄山的血,他们到底还是没能亲手雪耻,不是他们没能力,而是有人等不急。

“你们两个废物,真是早该死了”。

能说他们两该死的人自然只有那高高在上英明睿智的皇帝陛下了。

话头赶到了高仙芝和封常清二人这,墨升就顺势给张巡细细讲起了这两个人的经历和故事。

高仙芝率军东征的时候,皇帝派了个心腹做监军,这个心腹是个宦官,名叫边令诚。边令诚跟高仙芝是老熟人,甚至还是高仙芝的救命恩人。

高仙芝其人呢,姿容俊美,武艺高强,骁勇果敢,善于骑射,虽然是高句丽人,但是自小在安西长大,读的是汉字,说的是汉话,娶得是汉妻,跟棒子除了血脉再没有半点关系。高仙芝家世壮出身好,父亲是游击将军高舍鸡,幼时随父入唐,二十余岁就被拜为将军,并与他的父亲班秩相同。高仙芝先后在安西四镇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手下任职,但是都没受到重用。后来夫蒙灵察担任节度使时,发现了高仙芝这个了不起的青年才俊,将他一再提拔重用。到了开元末年,高仙芝已官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

高仙芝任都知兵马使时,每次出军时,身边仅随从就有三十多人,而且各个衣服鲜明牌面十足。夫蒙灵察门下的另一个将领封常清见高仙芝很有才能,人又那么的帅,也想成为高仙芝的随从,于是他便慷慨激昂向高仙芝投书一封,毛遂自荐。但封常清的自身形象却非常差,不但身材细瘦,而且还斜眼歪嘴、脚短跛足。高仙芝见到封常清后,嫌他相貌丑陋,不愿接受。第一天失败后,封常清没有灰心,第二天再次投书,第三天不行第四天继续。高仙芝不胜其烦地推辞,侍从已录取够了,哪里用得着又来呢!封常清也是愣头青,只知道仰慕对方的高义,愿意跟随对方,不理会高仙芝的拒绝,他觉得这个仙人一般的将军应该不落俗套,不会因为自己的容貌丑陋,就把子羽看错。高仙芝还是没接受他,意思很明确,你长得太丑了我们不想跟你玩,可是架不住封常清天天在门口献殷勤,高仙芝被磨得没办法,只好把封常清录取到侍从中,最终还是跟这个丑家伙做了朋友。

高仙芝不仅人长得漂亮,仗打得更漂亮,当时吐蕃占领小勃律,唐王朝三次出兵都不灵光,于是在天宝六年皇帝命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高仙芝率军出击,智取小勃律,朝堂大为振奋,将他擢升为安西节度使。天宝九年,高仙芝又进攻石国,先约和,后突袭,生俘其国王和部众。次年,石国引大食来攻,高仙芝出击大食败归。后来被朝堂召回入朝,授开府仪同三司,任右羽林大将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