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雾气中的少年(2 / 2)

“儿啊,为娘不奢望你能大富大贵,但你爹走的早,娘平常又在镇上不方便照看着你,虽说你平常借住在你三爷家里,但咱也不能一直这样。”

说到此处,妇人明显情绪有些黯然。

妇人看着小李袈沉默了一会,继续说着:“咱们谢家村好不容易这两年来了个读书人。娘在镇上的老爷家可听说了,现在读书人的用处可大着呢!你说说你,就因为两条熏肉…”

妇人恨铁不成钢的用布满了老茧的手戳了戳小李袈的额头。

而此时的小李袈明显也感受到了自家娘亲的情绪低落,也没了做鬼脸的兴致。

只是低着头轻声的说道:

“这个熏肉,娘亲自己都舍不得吃,为什么要送给他…”

“我只是想把这些熏肉留着,等娘亲每次回来看我的时候,可以和娘亲一起吃。”

妇人听闻此言后,终究是不好再说些什么,只能低头轻轻叹了口气。

“嗳,娘,你的头发被太阳照的真好看!一闪一闪的!”

少年且不知愁滋味,更何况孩童呢?

“走吧。”

“回家,娘给你做熏肉吃!”

妇人站起身来,左手拉着小李袈,右手接过那都快等小李袈高的熏肉,往自家方向走去。

而就是在李袈母子俩走后没多久,只听见这位读书人的院子内响起了一声牛哞,然后只听见一些断断续续的声音响起,再往后倒也听得不太真切了。

居诸不息。

翌日,晌午。

谢家村。

说起来这谢家村虽说是个村,但自从李袈父亲当时娶了本村的李袈娘扎根于此之后,说来也奇怪,这谢家村的人丁是一天比一天兴旺,到现在人口数量都快赶上风怡镇了。

现在又是饭点时间,星罗棋布般的各家各户炊烟袅袅,当真可以称得上一句美好山河。

而此时,一间坐落在山脚下的木房之内,只见一名孩童正在那院内追鸡摸狗。

此番情景,倒是给正在院内生火做饭的妇人平添了不少欢声笑语。

妇人刚往锅中舀了一勺刚打的清水,就听见院门外有敲门声响起,当下也顾不得在那淘气的孩童,将手随意的往襜衣上抹了抹说道:

“来了,来了!”

妇人边说边往门口走去。

“吱呀”一声,妇人半开院门,只见门口站着一位面容清秀,一身素色长袍的青年男子。

“先生?你怎么来了,快,快请进。”妇人说完赶紧敞开院门,侧身着对那青年男子说道。

“不妨事,站在门口说即可,只是怕耽误你一些时间,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这位读书人话还没说完,就看到了院内那毫不关注外界正专心逗狗的小李袈,心中莫名一叹。

收回视线之后,读书人温声的对着妇人说道:“我忙于读书,家中刚好又有一头黑牛让我疲于照顾。”

读书人沉吟了一会,继续说道:

“昨日我回去之后,细想一番,既然夫人前来寻我,意有让我开堂授课之意,我也本应秉持读书人的桃李天下。只是昨日种种不可为,所以昨日我便拒了。”

一直看着这位读书人的李袈母亲,当即大喜。显然是听懂了门口这位读书人的言下之意。

随即满目欢喜的问道:“先生可是有什么条件?先生只管提,只要我们母子能做到的,定会为先生去做。”

说完偏头冲那正在提溜着狗尾巴溜达的李袈喊了一声。

而后不好意思的望着这位气质温和的读书人。

读书人冲着袈母微不可察的摆了摆手。

读书人转头,看着那已经来到面前,正“倒拔垂杨狗”的小李袈问道:

“入我…”

“随我习字、读书、通理、明礼、传承。”

“李袈,你可愿意。”

其实小李袈当时听不懂,只是茫然的看着他。

尽管眼前这位穿着素衣,面带温和的他已经说的自认为很明了了,但小李袈还是听不懂。

他很讨厌他。

也许是从那两条熏肉开始。

尽管他看起来是个很好的人。

但小李袈就是觉得他很不好。

至于哪里不好,为什么不好,当时的李袈说不出来。

没有原因。

但是当时的小李袈可以看出来娘亲眼神中的鼓励和希冀。

所以小李袈也和娘亲一样,称他为先生。

先生随后的一句话,小李袈这回听懂了。

原来这位看着干净的先生是自己不想放牛,让我给他放牛啊…

然后今天。

牛丢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