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雾气中的少年(1 / 2)

新春伊始,

初春时分。

和煦的春日洒着希望的暖光哺育着世间的大多数。

而一处不知名的小山之上,茂林深篁。

竹林之中,雾气弥漫。

只见一名约莫十一二的少年,正四仰八叉的躺在一块紫色大石头之上,倘若此时有人能走近细看,便会从少年晶莹的嘴角中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

他!

睡着了…

也不知是过了多久。

只见一道瘦削的身影急匆匆的冲出竹林,急切的左右盼目。

细看之下,正是刚才那少年。

只是此时的少年丝毫不见之前睡觉那憨厚模样,反而面带焦急的四处张望。

“嗳!”

“我牛呢!”

少年急切的自言自语之后,顾不得被露水浸湿的长衫,脚步一转,连忙往竹林后方跑去。

这片竹林说大倒也不大,不一会儿就给少年找了个遍,但从其满脸的急色以及空空的两手来看,多半是没寻到少年自己口中的牛。

少年终究是少年。

只见其茫然的跌坐在地,不断喃喃重复着“怎么办”“完了”之类的话。

少年名为李袈。

过完这个新春,也一十有二了。

李袈父亲早亡,母亲则在镇上给权势人家做工。

至于李袈,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以李袈懂事也早。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

道理就是这样,一通即百通。

现在的大文王朝,开国二十余载,当今圣上虽说以武开国,但近十年倒也致力于民生发展,治下近几年也不曾发生饿殍遍地的现象。

乱世武,

盛世文。

李袈娘亲在镇上做工这几年,要说见识,自然要比村里的妇女们有见识的多。

虽说李袈娘亲不敢奢望李袈王侯将相,但当今世道,让孩子多读点四书五经总是好的。

原本李袈娘亲已经和村里唯一一位读书人说好了,请他为李袈开堂授课。

结果当天去的时候李袈看到娘亲拿了这么多熏肉给那位读书人。顿时就急了,愣是把那些熏肉从那读书人手里抢了过来,然后直愣愣的盯着那位读书人。

那读书人好似也从未经历过这种事,呆呆的看着自己从有到无的双手。

而当时在一旁的李袈娘亲显然也没有想到李袈会这样,当下偏头狠狠的瞪了李袈一眼,而后转头不好意思的唤了句先生。

读书人终于是回过神来了,忍不住哈哈大笑。

李袈只记得,当时这位读书人冲着娘亲摆手口中一直说着无妨无妨。

再然后?

再然后,读书人问李袈,知不知道他抢走的是什么。

李袈当时怒气冲冲的说道:“这不是抢,这肉本来就是我们家的,这肉是我娘在风怡镇带回来的。”

说罢,李袈仿佛怕眼前这个看起来很干净的人不相信,还把那两条用竹叶串起来的熏肉用两只小手奋力的举起来。

当时还小的李袈从侧边伸出头,对着眼前的人说道:“你看,这是我娘半个月前回来看我的时候带回来的,这肉上面黑乎乎的东西就是熏出来的,当时熏肉用的柴火都是我平常自己在小路边捡的。”

说完还怕眼前的人不相信,还举着翻了个圈。

“而且,我听娘亲说,你是个很厉害的人。你又这么干净,这熏肉这么脏你也不会吃吧?”

小李袈说完这句话,也不管那娘亲口中的先生有何反应,提着熏肉便往娘亲后背躲去,仿佛眼前这个他认为干净的人,是大人们口中那些会抓不听话小孩的鬼怪。

那读书人看着对面孩子对自己这么如临大敌,心中顿觉有趣。

“你娘亲送来的这些熏肉,是想让你拜入我的门下,随我学习。”读书人边说边抬起右手遮了遮门外的阳光。

“我知道这些熏肉是你家的,只是你要随我学习,就必须得交束脩。而这些熏肉就是你娘亲准备替你入门的束脩,这么说你可以明白吗?”

读书人看着完全缩在自家娘亲身后的小李袈说道,倒也不在意能不能看到小李袈。

短暂沉默后,读书人也是放下遮光的右手,面带正色的摇了摇头对着李袈母亲说道:

“古礼,不可废,亦不敢忘。”

“请回吧。”

说完也不待李袈母子有何反应,便单手提起素色长袍摆缘,自顾自的进屋关上了屋门。

小李袈直到这时候才敢侧着头探出身子来,冲着那已经关上了的屋门做了个鬼脸,顺带着紧了紧怀中的熏肉。

茅屋外。

看着已经闭门谢客的大门,再低头望着正做着鬼脸的李袈,妇人满脸无奈。

妇人蹲下身来,把李袈脸上因熏肉碰到有点乌黑的地方,轻轻擦了擦对李袈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