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好事连连31(2 / 2)

时雨和德叔将三人送走,又去对面杂货店给阿强买了竹席、被褥和洗漱用品。

将新买的床单和被套放入洗衣机清洗,又拿出一套自己换洗的铺盖交给德叔铺上。

“德叔,我今天在临平买了一套房,不过交往要到明后年了。”

德叔对时雨热衷于买房产已经不意外了:“行,到时候我找人帮你装修。”

“德叔,杂货店的黄老伯为啥给你批发价呀?”

德叔笑道:“他已经答应把房子转给我们了,等节过完我们就去过户。我们给的价格比市价高出两成,他多挣了好几万,别说这些不值钱的东西,他就是把店里所有杂货都给我们都便宜他了。”

“啊?这么快!”时雨对德叔的效率感到惊讶。

“当然了,很多房东听说后,都来找我,问我还收不收店铺,现在他们都把咱们当冤大头了。”

时雨听罢哈哈大笑:“德叔,你真是福将!什么事到了你这里都变得异常顺利!这是我今天收到的第二个好消息了!今天早上虽然被那个小黑胖子弄糟了心,但是否极泰来,好事连连!刚好二楼冰箱里有现成的卤菜,晚上咱们爷俩喝点老酒庆祝一下吧!”

“怎么?你那里也有高兴事?”

“嗯,青禾已经到学校了,我托她做的书籍引进的事情有眉目了,她的教授答应和她合作,麻省那边已经发邀请函了,过段时间我可能要去趟国外了。”

“那么说咱们真的要开出版公司了?”

“嗯,现在做出版还是很挣钱的,如果一开始就有资本拿到书号,我们也就不必偷偷摸摸了。”

“那我们以后是不是就能公开印股票信息了?”德叔想到第一单生意的火爆就很兴奋。

“最多还能印个一两年,以后炒股的人信息来源会越来越多,这些东西就可能卖不动了。而且其它印刷厂也会和我们竞争。”

“那也行啊!下午潘师傅发了信息给我,我去了趟印刷厂,她交给了我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咱们市里各家出版社的情况。”

说罢,德叔掏出一个小本子递给了时雨。

时雨连忙饶有兴趣地打开小本子,先捡紧要的先看了看:

盛海画报社51人,副编审与主任记者5人,编辑18人,95年销售额333万。

学林出版社职工24人,编辑17人,95年销售额512万,承接作者自费出书。

盛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94人,编辑122人,95年销售额5231万。

盛海古籍出版社207人,编辑40人,95年的年销售包括艺术品拍卖、古玩经销7861万。

盛海远东出版社121人,95年销售额4742万。

盛海科学教育出版社职工118人,编辑78人,95年销售额7956万。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职工80人,编辑53人,95年销售额2138万。

百家出版社职工15人,编辑8人,95年销售额1324万。

盛海书店出版社编辑25人,95年销售额2000万。

盛海三联书店职工31人,编辑15人,95销售额1147万。

德叔问:“小雨,是不是人均销售低的,日子就过得紧巴,和咱们合作的机会就大一些?”

“不一定,德叔,他们和我们不一样。就像画报社51人,人均不到7万,但是加上离退休职工要照顾,人数不止51人。而且出版社的福利并不全来自销售额。他们就是一分不挣,也有拨款,日子也不会太艰难。厂子越大可能更要难一些。但是即使他们穷,也未必能看得上我们。能不能合作,要看领导是不是开明。”

德叔点点头:“说得在理。那还是要让潘师傅去处理好关系!”

“是的,潘大姐是个有本事的人,等事情顺了之后,潘大姐要从生产岗位离开,她对我们有更大的作用,但这事以后再说吧。德叔,我去买酒,你在店里等阿强?”

“还是我去吧,我再让人炸一些花生米,新出锅的好吃。你留在店里等阿强。晚上你还没来得及吃饭吧?”

时雨笑着承认。他的确没时间吃晚饭,就着急赶了回来。

德叔也不再多说,径自出去,并叮咛时雨:“我出去的时候你要把门从里面带上。”

出了汪斌这件事,德叔不得不提醒时雨要处处谨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