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未雨绸缪(1 / 2)

时雨下楼的时候,发现德叔也来了,后面还跟着高矮参差不齐的六个娃。

几个孩子齐声喊了一声:“时雨哥哥!”尤其是小宝的小奶音非常好听。

时雨笑着抱起小宝,用纸巾擦掉了小家伙的鼻涕虫:“德叔,小宝感冒了?”

“晚上蹬被子,去找孙先生看了,开了两副药,快好了。”

看到小十七和六六两个小姑娘也吵着要时雨哥哥抱抱,时雨笑着一手抱起来一个,两个小姑娘立刻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孩子们全身上下都穿着崭新的衣裳。

年前,张红打算给老家的孩子买些衣服寄回去,安然就给六个孩子一人买了一身。德叔不知道该不该收,毕竟衣服已经买回来了,想退都退不了。德叔想给安然衣服钱,却又怕伤了安然的心,于是就悄悄告诉时雨。

时雨让德叔安心收下,然后私下找到安然:“还是你最细心!马上过年了,我都忘了要给几个小家伙买新衣服了。一共多少钱?我把钱给你。”

一句话惹得安然如梨花带雨,时雨连忙投降:“好好好!你别哭,心意,心意!”

就这样,安然也半天没跟时雨说话。

而如今,安然正笑靥如花,双手伸向两个小精灵:“下来吧,时雨哥哥要去忙了。”

两个小姑娘想从时雨的怀里扑进安然的怀里,吓得时雨赶紧靠近了安然,把两个娃交了过去。

安然哪里接得住?又把两个小姑娘放在地上,然后再抱在怀里。看到四个人挤作一团,德叔老怀大慰。

“德叔,跟着我们一起,帮我掌掌眼。”时雨说道。

秦云临时包了两百元的红包,塞到小宝怀里,笑着对时雨说:“没带这么多红包,这个给弟弟妹妹们买糖吃。”

曙光厂看门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也姓秦,瘦高个子,头发花白,一条腿是瘸的,左手食指还少了半截。

老俞悄悄跟时雨介绍:“以前当过兵,前线下来的。父母以前都是这家厂的老工人,手指头是印刷机轧的,本来过两年就能办退休的,要调他去其他厂,他不走,非要留在这里看门。”

时雨在厂里转了一圈,看到厂里很整洁,设备轴承里的黄油痕迹,明显是新上的,就有些奇怪,开口问道:“秦大爷,这里多久没开工了?我看设备好像一直在正常保养?”

“快两年没开工了。厂里一帮老员工怕突然有活干,设备却趴下了,所以会经常开机保养。你也是来看设备的吧?都来了好几拨人了,都说这设备保养的好,都想拿走这里的设备。”

“秦大爷,我不是来买设备的,如果可能,我想让这厂活过来!”

“活过来,也不是以前的曙光厂了。86个人,别人眼里的累赘……”

秦大爷很悲观,似乎心底早已经预见了这家厂的命运。

“秦大爷,厂里能干活的人还多吗?”

“都是老印刷工人了,哪个不能干?就是嫌我们老了,负担重,不会用先进设备,看不起我们,被淘汰喽。”

打开库房门,物料码放整齐有序。时雨还惊奇地发现这里竟然还藏着一台1918年产的钱德勒活版印刷机!

“这个老古董打出来的东西很好看!机器还能用吗?”时雨拍着铁疙瘩问。

“能用。所有的机器都能用。”秦大爷长叹一声:“厂里的人,每个人都在辛苦工作,但是这厂子不知道为啥就突然黄了……”

老人哽咽的声音和瘦高的背影似乎都带着无尽的苍凉和落寞。

离开曙光厂,大家心里都有点不是滋味。秦云问时雨:“小雨,这些人明明都很勤奋,很努力,为什么却拿不到订单,踩不准市场?”

时雨长叹道:“就像姐夫说的,时代变了,时尚变了。86年以前,小人书畅销,勤劳能创造财富。但是86年以后,小人书滞销,勤劳就只能增加亏损。领头羊眼瞎了,就会带着羊群一起跳悬崖。这厂我准备要了,只要这厂子有十个秦大爷这样的人,我接这个厂子就不会亏!”

“你要是真想好了,我就向市府汇报了。”

“我想好了,姐夫,我想尽快接手这个厂子,我手上有件急活,如果找不到信得过的印刷厂,我就只能用复印机了,那样成本太高,而且达不到我的目的。”

“行,我抓紧给你办。如果你能凑齐50万保证金,这件事估计会很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