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被动出家(1 / 2)

“李兄,你之前在军伍之时可否听说过类似的事件?”史家庄正堂,史能与李忠分坐一侧,两人桌前摆着热气腾腾的绿茶。

“我还真从未听过。史兄,就今天大郎与那人所造声势,拎出来也可以算是部将一级的威能了。唉,真是后生可畏啊!”李忠捧着手中的茶,轻叹一口气。

“李兄,这部将约莫是个什么水平?我还真不懂这军中级别路数,能否讲得更仔细些?”

“这有何不可。今天那一光球,我在大郎这个年纪是肯定接不下的,起码也得是我二十八岁担任部将时才能接住。当年兵败前我在小种将军军中任职。”

“种将军驻扎于河州,任熙河路第五将正将,我为副将。一个将下辖五个部,每部一千人,统领每部的便是这部将。这武人啊,判别其强弱其实甚是简单,一般而言只需要观察其身上武魂的凝练程度即可。大抵可以分为‘化虚’与‘化实’两境。”

“敢问这什么是‘化虚’,什么是‘化实’?”史能问道。

李忠喝了一口茶,缓缓说道。“这‘化虚‘便是武魂从无到有。大部分人穷其一生也无法将自己的本事凝练成形,但是也有人天生形显于外,这便是天赋,大郎便是如此。”

“在军中,一般只在有了化虚的本事以后,才能担任部将一级的官职。毕竟总有需要斗将的时候,总不能军中全是没有武魂的将军,这样手底下的兵士一看对面的奇形怪状的武魂不就吓破了胆?史兄想想,一般人谁见了大郎的九龙化形不胆寒?”

见史能点了点头,李忠继续道:“这‘化实’便是从有到优。”

“你看今天大郎前后的表现,是不是身上的龙形虚实程度大不相同?当武魂彻底凝实,真正可以存在于这个世间,也就是看得到摸得着时,便是‘化实’境了。”

“一般来说,武魂的虚实程度便代表了这个武人的武勇程度,而武艺越强,武魂的威能也越强。”

“以大郎现在的本事尚无法驾驭武魂御敌,武魂虚形只能增加其的气力,但即使如此,对付普通人也已经是绰绰有余。毕竟史兄你之前给大郎找过那么多武术教师,哪一个不是被大郎打得屁滚尿流?大郎的武艺真有多高吗?不见得。”

“而我见过武魂实力最强之人便是小种将军,其武魂化形为其祖种世衡。于战场上厮杀,便可见一身长数丈的儒将手持宝剑,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一般有此般本领便可为一将里的正副将了。”

史能恍然大悟,不由得惊叹连连,“竟是如此,没想到天下竟有如此悍勇之将!”

李忠一听这话,脸上神情顿时苦涩,勉勉强强挤出来一丝笑容,“这将军再悍勇又有什么用?还不是得听那些狗官的命令,小种将军一世英雄,最后还不是落得一个中了埋伏战死沙场的下场。”

史能一看又勾起了李忠的伤心事,连忙安慰道:“公道自在人心,种将军一门忠烈,即使战死沙场也是青史留名,我们这些百姓也只会念着种将军的好。至于那些劳什子狗官,便让其遭天诛地灭去吧!”

李忠也不言语,只是微微叹气,史能顿时感觉英雄落魄。心想不知还要多久,李忠才能从这兵败之殇中走出。于是询问一旁坐着的史母:“喜娘,饭菜都准备好了吗?李将军操劳了一整日,还不抓紧把家里的好酒好肉都准备上。”

史母是大家闺秀,怎么可能不了解这般道理,连连应是。史能起身,陪着李忠一起前往大厅入座,两人把酒言欢,这里便不再赘述。

五日后,史家庄。

史进约莫昏迷了三天,醒来后发现身体并无大碍,反而比之前更有气力了,也不由得自喜。史进本身便是个武痴,身上武艺自然也没因此事而停下。

此刻正如以往一般,仍在与李忠于庭院中习武。

“大郎,你一定切记,即使你武魂再过强劲。如果没有相对应武艺作支撑,也永远只能算是匹夫之勇。真正对上那些高手,击败你也只不过是几招的事。我自己也只是野路子出身,所会武艺也皆是军中搏杀之武艺,因此也教不了你许久。如若以后真遇到那些高人,一定要虚心请教。”

“师傅,你何必如此谦虚。你这些武艺在我看来已经是顶了天的厉害,要是真像你说的一般,那你哪能做将军嘛?嘿嘿。”史大郎憨憨一笑。

李忠一听这话,笑骂:“你这小子天赋太高,悟性也好。只怕再过上俩月我就没甚可教你的了。你到时候可别忘了我这师傅才是!”,便继续指导史进的武艺。

没过一会儿,从内屋跑出来一个小侍女,慌慌张张地跑向史进道:“史大哥!你从天上接下那人醒了!快进来瞧啊!”

史进和李忠一听这话,连忙扔下手中的兵器,跑向屋里侧厢房。史母已经坐在了床边,史父去县城中办事了,却是不在家中。

没过一会儿,厢房里人越围越多,把屋子里堵了个水泄不通。平日农家生活十分无聊,大家伙儿遇到这种大事,怎么可能不来凑热闹。

只见床上那青年神色迷茫,似乎还不太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过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我……我这是在哪?”

史母答道:“这里是华阴县,史家庄。”

“华阴县,史家庄?我……我怎么到乡下来了……”床上的陌生人似乎是自言自语道。

身旁的众人一听这话,开始纷纷议论起来:

“看起来是个从城里来的公子。”

“谁说不是啊,我听我侄女说,晓云他二姑给他喂药的时候偷偷看过他的手,那叫一个白净啊,连一点儿茧子都没有。再看看他这俊模样,村里大姑娘都传是天上来的仙人呢!”

一个刚来的老太骂道:“你们这些大姑娘小媳妇儿就是没见过市面,还公子?这一看就是城里寺院里面刚还俗的和尚,你们看看他这头发,还没长出来多少呢!”众人一听这话,纷纷称是。可怜床上之人,刚落地就背上了秃驴这么一个名号。

床上的人,一听这些话,又一看身边这些人的穿着,顿时好像是理解了些什么,艰难着坐起来问道:“大姨,现在是什么朝代,什么时候?”

史母有点迷糊,怎么有人会把日子过得这么糊涂,心想不会这人是个傻子吧?但还是回答道:“这位师傅,现在是大宋大观二年。”

“这个和尚不会摔傻了吧?”

“从这么高的地方摔下来,不死就不错了。你摔你也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