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偶滴神呀(之二)27(1 / 2)

本章咱们接着往下唠高人气“女仙”那点事儿。

各位看官赐读上一章以后,可能感觉有点怪怪的,印象中传统的神话作品,哪个不是霞光万丈,仙气飘飘的......

就算不提传世典籍,拿当前各平台盛行的爆款修仙文来说,那也是遍地撒糖(CP),天雷滚滚(渡劫)......

结果到你这妖僧这里,没光环,不打雷,这都忍了,咋还整出“禁欲”这样反人类的词儿了呢?弄一帮单身剩女在那晃悠,这算不算有损仙界形象呢?

其实,“禁欲”这个词,确实有点不解风情,毕竟七情六欲才是真实的人间,连圣人都承认“食色性也”,老衲非得在这搞特殊,有点没事找抽的意思哈!

但是有一点各位不能忽略,本书的这部分“涉仙”内容,用“反人类”来比喻,貌似还真不过分,因为本来说的就不是人类嘛,官面一点的说法,人家是得道真仙,民间口头语那就更好理解了,有的方言干脆就叫:

——仙人板板!

如果用老衲一直坚持的“历史和现代何其相似”,也就是“古今一理”的观点来解释,那就更好理解了,有时千万不要把历史看得那么神秘,当今社会很多现象级的,其实早就自古有之,甚至有的“现代版”还不如古人演绎得完美呢!

就拿仙人板板必须“禁欲”这个梗来说,用古今一理的观点,各位最容易想起什么?

简直不要太普及,都已经明文写进相关法律和文件之中,如果再说不知道,那就不是素质的问题了,标准的法盲呀!

法律和有关文件都明文规定:

“公务员和国家领导干部,禁止经商或者从事类似经商的营利活动”

那么,万一人家就想发财就想获利咋整呢?

也好办,脱离体制即可,但是要注意有个回避期问题哦。

看看,老衲从不放空炮吧,“仙界”的那点事儿,听着挺神秘兮兮的,和咱们人间有啥两样吗?

言归正传,是时候请出本章的女仙登场了。

兰博斯瑞(NO.3)——西湖美景,三月天

这个不用费力猜,都普及的不要不要的了,这不就是白娘子吗!

看看,有时这小标题一旦整到位,连“友情提示”都省了!

白素贞的民间传说,真正成型于南宋时期,这也就好理解为什么“外景地”非得选在西湖的原因了,咋说当时也是帝都嘛,京圈儿的作品更容易上档次,不是吗?

其实本书“涉仙”的内容,大部分故事主干都成型于两宋时期,这也是老衲为什么按时间线把这部分内容排列到两宋这一阶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两宋的“道君皇帝”比较高产的缘故吧,民间也兴起了一股修仙小高潮。

估计有的看官会产生些许担忧,这个故事别的文艺形式暂且不说,光是92台视版的《新白娘子传奇》,就已经无法超越,你这妖僧还敢拿出来烤,不怕“糊”吗?

首先感谢关心,然后请诸位把心放到肚子里,老衲既然敢“翻炒”,那就是有点“作料”的,老衲一直都嗤之以鼻的复读机和炒冷饭手法,能那样轻易地打自己的脸吗!

老规矩,还是重点唠唠这位白娘子的形象问题。

一提这话茬儿,各位肯定眼前会浮现出那个一袭白衣,秀丽脱俗的经典电视形象......

没办法,谁让是那位不老女神(都懂的)出演的呢!

老衲敢保证,这位不老女神的粉丝绝对横跨多个年龄段,可能有的90后00后都难以幸免,除了这部作品的重播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女星敢说能超越这一位,起码以老衲还算毒辣的眼光来评判,现在还没有。

都说岁月不败美人,这位女神还真就没饶了岁月!

顺道插一句,这位女神无法超越的荧屏经典,除了白娘子以外,还有一部可能有点“代沟”的,因为就连老衲当时都是个鼻涕孩儿呢,也介绍一下吧,算是来个回忆杀,

——冯程程,许文强。(港剧“上海滩”)

可以这么说,这两个经典形象堪称荧屏CP的鼻祖!

谁同意?

谁反对?

言归正传。必须先提一下,这道“翻炒菜”可能就会让各位略感惊诧,必要的思想准备还是要有一些的。

各位回忆一下台视92版之中,白素贞的衣着形象,特别是头饰部分......

这个经典“服化道”造型,影响力其实早已远超影视剧圈层,各位可还记得曾经火爆一时的某喜剧类综艺节目,某些喜剧演员(看过的都懂)简直已经把这个形象发挥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了,绝对对得起“搞笑,她们是认真的”那句口号,而且在北方非常流行的“XXX大舞台”,这个形象也是爆棚的经典剧目之一。

如果整一堆中国古典服饰研究或电影学院服装艺术专业的名词,别说老衲写着发懵,估计各位看着也迷糊,咱们来点直观的。

头上左右两侧两个扁平的发髻,横叉一支长长的簪子,脑袋后面有时还挂着一片儿类似于现代婚纱的白布.......

我想我说的够接地气了,因为实在拽不出比较专业的名词,平时就连给女儿梳头的活儿都排不上号,只能表述到这个地步了,好在这个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稍微点拨一下各位就能通透。

好吧,看你一个大老爷们,这么费劲地磨叽半天女子妆容问题,也挺不容易的,到底想说明什么呢?

还是那个温馨小提示,请各位收起小桌板,系好安全带......

白素贞的这个造型,是标准的——“孝服”。

也就是咱老百姓常说的“披麻戴孝”。

再具体一点,那两个扁平的发髻,是古代女子“髟狄”髻的一种,用于丧礼或守孝期,至于那个长簪,古称“素钗梳”,是银质的头部首饰,脑后配以白纱,是为夫守孝的标配。

各位是不是下巴又合不上了?

你这妖僧还能不能正常玩耍了,没有这么干的呀!毁经典毁上瘾了吗?

没办法,这个才是“白蛇传”故事正常的玩法,老衲也是无奈呀!

知我罪我,一任诸君吧!

根据原版记载,这位白素贞确实是有丈夫的,而且断桥相会之时,她的丈夫刚嗝屁不久,应该还在守孝期。

唯一有点想不通的是,当年的剧组和主创团队,是想充分尊重原著呢?还是觉得这个造型肯定能火?咋就整了这么一出呢!

未亡人继续寻找幸福追求真爱,这本来无可厚非......

但是,能不能过了守孝期再折腾呀,这是起码的底线呀,这么着急跑去断桥约会,让前夫哥情何以堪呀!况且夫妻之间属于平辈,守孝期貌似也没那么漫长。

考虑到各位的承受能力,形象这块暂且翻篇吧,咱们接着讨论一下她和许仙CP剧情的“魔改”问题。

影视作品里面白素贞是来报恩的,因为一千年以前她还是一条小蛇的时候,被一个放牛的小牧童救过性命......

这不由得让老衲想起一首经典儿歌——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不知道哪去了......”

想知道哪去了并不难,因为故事的主创者做出了很精准的回答,这不,就在西湖断桥那等着你呢,等了一千多年了!

各位可以抓紧时间先感动一会,因为老衲又要发飙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