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察见渊鱼者不详36(2 / 2)

张玉山听到此处自无不可,今天他算是把压箱底的宝贝都拿出来了。

这些道理他从未在人前展示,李玉兰也从不关心这些,他自不会去扫她的兴。

今日一倾胸中道理,实在是畅快,畅快。更难得的是有李太平如此知己相陪,方不负此中佳道理。

不然空有佳酿,一人独酌又有什么意思呢?

“师弟又有精进,实在是好事,只是切莫忘了此间百姓的安危,这番修行还要看顾着时间。”

张玉山嘱咐李太平道。

“师兄说的在理。这样吧,我先将我这两天所得的猜想与师兄一诉,好教师兄不要因我误了时间。”

“这样也好,毕竟此地百姓安危为重。”

张玉山听此赞同道,毕竟修行无岁月,还是多一重保险为好。

“师兄可知如今这遇害的有几人?都姓甚名谁?”

“这我便不太清楚了。”

“到现在为止一共有六人,依据时间先后分别是。何三娘,封铮,吴桐,莫离,刘天,王传宝。”

王传宝就是那老王头的大名。

“师弟刻意提出来,这其中有什么说法吗?”

张玉山添了碗茶吹了一吹问道。

“这其中何三娘殁于处暑,其居在寨北,恰好她家门前有一条小河,内中植有菡萏,而由净月所诉应该是一个纯正的水形人。”

“而莫离是净月的母亲殁于秋分,其居寨南,其中太阳真火最盛,其更是一个纯正的火形人。”

“刘天殁于寒露,其居寨西,寨西多矿藏,而其家中世代经营一个铁匠铺制金铁。”

“吴桐居于寨东,其殁于寒露与秋分之间,虽不知具体的时间,但我猜想应该是殁于秋分。”

“其居于一竹楼内,竹楼外是一颗梧桐大木,四周草木环绕,先天甲木之气极足。”

“我虽不知其样貌,但是恐怕长的高瘦,枯干的样子,是吧,净月。”

李太平突然偏过头向在一旁静聆的龙净月投去一笑。

“是了,是了,大兄真是神算。”

龙净月惊讶的答道。

“至于封铮,他是那个运气不好的术士,他应该只是被牵扯进来的,可惜实力不济,一朝踏错,此生成空。”

“而对方可以杀死修行者,虽只有练气一层,也应该引起我们都警觉。因为恐怕对方的手段绝不止于此,只是只显露到此罢了。”

“而老王头的情况估计是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事情,才会遭凶。从龙五对他死前的样子的叙述来看,多半是熟人所为。”

“而我从净月和何三娘的丈夫那里了解的情况来看,何三娘和莫离恐怕早已知了自己的结局。”

“她们对于此也没有挣扎,如此轻易的放弃了自己可贵的生命。是因为对于她们而言,生命中还有更珍贵的东西。”

“而这龙山寨与外界隔绝,能让她们如此平静接受而不做挣扎的人,恐怕只有一个。”

李太平也添了些热茶,故作高深的说道。

“龙武功!”

张玉山放下了杯子,一声道破。然后用手指轻轻敲着桌子,不知在品味着什么。

“何三娘,何加三——河也,又是水形人,居于水境。河者,水也。”

“吴桐,木形人,居于木境。桐者,木也。”

“莫离,火行人,居于火境。离者,火也。”

“刘天,刘——金刀也,又名中有天,居于金境,锻冶金铁,当为金也。”

“河图洛书曾言: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二生木,地七成之;天三生火,地八成之;天四生金,地九成之;五十为土。”

“如今,水、木、火、金皆已经遭凶。那么接下来就是土了。其人居于寨中,名中带土,我猜可能名中有一“坤”字。更是浑圆,厚重之人。”

“而每次都是隔一个节气,也是有说法的。每逢节气交替,天地气机大变,此时人与天地的感应最为紧密,故而容易被气机勾动,身险险地。”

“故而节者,又名劫也。就是说人间无论是节气变换,还是佳节之日都是扰动心神,身易遭劫的时刻。”

“如此的话下一次就该是霜降时节了,刚好还是重阳节后一天。此时天地的气机变化会更加强烈,他们选择在此时完功也在情理之中。”

“他们如此处心积虑的想要凑齐五行之人,所图恐怕不小。凭你我之能恐怕难以压制他们。”

张玉山梳理完之后,神色凝重的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