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秋霜切玉剑32(1 / 2)

李太平携怒而拔剑斩发之凛凛威势而去,只留下在原地被慑服的众人。

仙长,真仙人也。

众人不约而同想到了此处。

龙武山睁开了眼睛,却只敢俯首看着李太平携剑而去的步履。

今日之事李太平必须要展现出自己的实力,以震慑警告那些藏匿阴私心思的暗箭,不然这些宵小之徒恐怕会趁势而上。

最重要的还是要威服这寨中之民,让他们掂量清楚自己的份量不要,平白枉送了性命。

只是李太平一直不明白这甄鉴为何一直与自己过不去,他来此地又不是为了与谁争权夺利的?

李太平与他们从无什么利益冲突,甚至李太平来此是就为了帮他们解决祸患的。那么是为什么呢?

第一种可能,这龙山寨主就是背后的真凶,可是与那龙武功的接触,并没有妖邪之气的感觉。

这背囊中的感邪铃也没有动静,这实在不合理。而且如果是这样他们也显得太急切,太愚蠢了吧。

毕竟李太平还什么都没有做,什么也没有调查出来。他们就这样显露自己,在李太平面前跳来跳去,这不是明摆着告诉李太平他们有问题吗?

可是从昨天与龙武功的接触来看他不是那么蠢的家伙,甚至与他的接触让李太平感到压力很大,而这本就不寻常,又怎会真个这么不智。

那么也可能是他们可能觉得吃定自己了,怎么他们竟如此自信,如此不把我放在眼里,他们难道觉得我真是个好相与的?

从那甄鉴的反应上看也不像是这样的,他们俨然并没有与他抗衡的实力,那么他们的所求到底是什么呢?

或许他们只是想要看看我到底有没有实力真能铲除祸患,故而来试探试探我,这一点可能最大,毕竟有那封铮的前车之鉴,他们有所怀疑也算正常。

可是不管如何只要他们现在还没有阻挠我的任务,那就不能轻易的下定论,就一切可以忍让。

若是胆敢真个去阻挠办案,阻挠我诛恶除邪,便是同党无疑,当有取死之道。

李太平表面仍是沉着脸怒气不竭,内心已经平静下来,在冷静的思考着局势。

他跟着龙镜月向何三娘家中而去,山路陡峭难行,李太平却如履平地,而龙五则亦步亦趋的跟在李太平身后,态度越发的谦卑了。

这龙山寨依龙山而建,故而越往后寨阳光越少,越显得阴气重。几人从后山离开就往南行去,走了好一会儿才到了何三娘家。

而李太平到了才发现原来这何三娘,家旁边竟还有一条小河,而河边有一颗柳树,何三娘家就在柳树旁。

那河水流速缓慢,几乎看不到什么动静,只是在河面上尚有一些残荷败枝留存。

龙镜月望着那些枯荷不无感伤的说道。

“往昔三娘最爱这莲花了,这河中是没有莲花的是三伯知道三娘素爱莲花,故而特地去县城中买的莲花种子,撒在了这小河内的,后来慢慢的这河中便有了一朵朵莲华。”

“每年莲花开的时候,我们都喜欢来这里围看,那时三娘就会用这河中菡萏所生的莲藕制成的藕粉,为我们冲一碗藕粉羹来边吃边看这芙蓉华彩。”

“每年的夏天三伯总会下河采上莲藕莲子交于三娘,三娘就将莲子配上茯苓,淮山,芡实后做成一碗碗的四神汤,来分与寨中人,来为大家清去伏热。”

“往后我们再也喝不到这么好喝的四神汤了,再也吃不到这么好吃的藕粉羹了。”

龙镜月说着又不禁戚戚然掩面而泣,她用手帕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可是拭不完的是这心头的悲伤。

故人西辞,千万里犹可达,终不有重见日。

龙五在后面听得龙镜月的戚诉也不禁悲上心头,怨叹道。

“三娘是个好人,三伯也是个好人。可是这世上却不是好人都长命,我真不知这老天到底有眼无眼。”

“兄长慎言,你我又哪有资格去问探天意呢?不论如何你我这尚活着的人,还是该感恩天意。”

听到龙五怨天,龙镜月急忙阻止道,怕他如此不敬会为他自己招惹祸患。

“天地太大,人世何其辽阔,终究会有不如意之事发生,此天意亦不能改变。”

李太平望着眼前无波如镜的小河,摇了摇头轻轻叹道。

“吾等修行修道修真便是为了有一天能够超脱于世,能在命运长河中如礁石一般立足,摆脱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旧命,把握自己的真命,从此得逍遥游。”

“长路漫漫,吾方启程。”

听到李太平的太息,龙镜月不禁问道。

“连大兄都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吗?如您这般神仙人物都仍在命运之中挣扎,那么我们这些小人物好像确实不该有什么怨念。”

不觉之间场间的气氛变的灰败了。

“是啊!如仙长您这样云中之龙一般的神人都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的话,如我们这些贱民便真如草芥一般存在了。”

“怪不得天尊曾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我等真个如刍狗一般无二。”

龙五颓丧的说道,他无精打采的瘫坐在地上似乎已经万念俱灰了。

李太平看着他们如此失落,不禁哑然失笑道。

“你们误会了,我真不是什么神仙人物,我不过初初踏入修行。如果用什么来必做的话,我现在就是这修行世界里的一颗小草。”

“而在我之上则是还有硕花,灌木,参天大树,乃至于一整个世界。我比之亦不过是一介微尘,又如何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呢?”

“可是这世上确有人能够真正的把握自己的命运,他们超脱于此人世,与天地并列。我就曾见过一人,他亦有一整座世界,如此又如何不与天同列。”

“正所谓命由天定,运由己兴。这世上的超脱者从非是生而便是超脱,我亦非生来有此能力。”

“我的老师曾不止一遍的教过我们,这个世界上走到最后你永远只能依靠你自己,无论是任何人都不该在他身上寄予过多的期望。”

“唯有自救者方可保长久,方能得真逍遥。故而君子顺天应时,坚贞不息,独立精神,往来天地。”

“你们不必如此,我初识天地时亦被震惊的无以复加,只是当身处其中才知,小儿梦呓总不得真,真者更超迈于我之所识。”

“只是我如今也不敢说我所见所识便是真的真。我只能不断的去靠近,不断的摸索祈求能够更进一步,再近一步。”

“至于天尊所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非单单所谓我等是刍狗也,其言之意更在我们生而有大同也。”

“吾等生而大同,只有小异尔。天地不怀仁,更不怀恶,天地无亲也。圣人法于天,得地象,故圣人亦无亲。”

“故而于天地而言,万物一也;于圣人而言,百姓一也,皆是刍狗,更皆是不市之珍宝。只是若言珍宝世人多有轻视,唯言刍狗人方恶之,而记在心中。”

“如此可知天尊知人之明也。”

“故人不可妄自菲薄,须记得王侯将相,也要凡人做起。天地大运虽好,可是吾窃以为,你我之坚心恐怕要来的更重要。”

“且记住,鸿运齐天,不如我性比金坚。”

“这世间万千困厄,然吾有吾之坚心,有吾之赤子丹心,当尽克之。”

“鸿运终有退散时,天地亦有潮汐往复,谁可得长运,得长福,得长佑。然吾可长保吾之坚贞之心,至天地终散,轮回尽消。”

“天道无亲,唯吾亲吾。故而吾等法天象地,自得天地所亲,天地非亲吾也,天地亲于己也。天地者何也?坚贞也,纯一也。”

“说起来我的老师字就是纯一,他于我们而言确实如天地一般。他教我们天人之道,于此世长久。”

到而今这么多年柳白在李太平心里种下的种子,算是开出了一朵小小的花骨朵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