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大明第一奏疏!(求追读~~~)(2 / 2)

至于后面骂朱元璋为暴君,残暴不仁,这简直就是妥妥的冲着死谏来的。

朱标怎么也没有想到,傅英性格竟然会如此忠烈。

虽然朱元璋已经明确要斩杀他,但这件事情因为他朱标而起,所以他要负责到底。

现在冷静之后的太子,觉得很有必要,想想办法看如何才能够保护傅英。

如果让傅英知晓这位太子如此重情重义,恐怕当场就会赏赐朱标一个身死道消的恩赐。

你这太子,说好的做彼此的天使呢?

怎么能够自己先背信弃义了呢?

秦王朱樉则是脸色完全铁青,他不懂傅英上疏劝谏到底有什么意义,他也不想懂。

现在他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诛杀傅英!

汤和看到这封《治安疏》,也是颇受震撼!

就算是没有看完,只是看完第一错,他就意识到朱元璋刚才发怒还算是比较克制。

纵观大明洪武上上下下,数万名官员,数千名言官,未曾有一人敢这么羞辱朱元璋!

对于这位同乡发小,汤和非常清楚朱元璋的性格和脾气。

如果说在大明未建国之前,朱元璋为了天下,还能够礼贤下士。

那么现在随着政权逐渐稳固,现在的朱元璋,可以说是对于群臣的驾驭之道,就是有用就用,没用就直接丢弃。

哪怕是原来帮助他打天下,一起出生入死的淮西兄弟们,朱元璋现在杀起来也是丝毫不手软。

前两年的胡惟庸案还历历在目。

多少淮西功臣都因为莫须有的牵连罪名,被直接夷三族啊。

因为一个胡惟庸案,淮西党可以说是元气大伤。

原本徐达,李善长和他汤和,在案发的时候,还想用同乡之意劝谏朱元璋。

结果没想到朱元璋丝毫不给面子,反倒是变本加厉。

不管证据是否充足,只要有人举报,就直接抓紧天牢,跟着一起问斩。

那段时间出现了非常荒唐而又离谱的事情。

很多注定要被问斩的罪臣,在被审讯的时候,为了报一己私仇,把跟自己有恩怨,但是没有跟胡惟庸牵连的官员全部举报。

最简单的就是当初胡惟庸的左膀右臂之一,陈宁。

这家伙,在最后审讯阶段,更是直接拉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人下水。

朱元璋更是查都没有查,就要送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人诛九族大礼包。

如果不是马皇后和太子朱标劝谏下来,恐怕李善长和刘伯温还真的就要因为这样的小人,强行被胡惟庸案给牵连到。

那一段时间,因为胡惟庸案,整个大明朝堂人心惶惶。

如果最后不是马皇后极力劝谏的话,恐怕因为这个案件,受到牵连的官员只会更多。

尽管如此,胡惟庸案已经杀了数万名官员以及家眷。

这次空印案,颇有当初胡惟庸案的趋势。

但是这次马皇后病重,已经没有人能够劝阻朱元璋。

所以不管是李善长,还是汤和,亦或者是浙东党,都非常担心,这次朱元璋再次大开杀戒,会波及到自己。

从知晓傅英要上疏劝谏之后,太子党,淮西党,浙东党三个党派的官员们,都是夜不能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