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大明第一奏疏!(求追读~~~)(1 / 2)

刚才陪同朱元璋一起查看奏疏的李善长等人,现在一个个脸色煞白,神情凝重。

李善长最开始在听到蓝玉阐述,傅英写了一些所谓大逆不道之言论,还并没有太过于在意。

一来,可能蓝玉身为武将,真不太懂傅英这封奏疏的含金量。

二来,这位蓝将军在转述的时候,只是挑选了一下他觉得可能是比较过分的言论,但在李善长等人眼中,却算是比较中肯之言。

三来,李善长下意识的觉得傅英作为傅友德的儿子,根本就没有多少真才实学。

这次傅英之所以能够取得状元郎,完全可能就是皇上冲着傅友德的面子,赏赐给这位忠肝义胆的老将军的福利吧。

最后,则是李善长和汤和当初在劝谏朱元璋,空印案这件事情上面,该说的已经都说了。

在他的认知概念当中,傅英这位状元郎就算是要上疏劝谏,也不过逃过自己的那些劝谏之言。

无非就是大明王朝初建,经过胡惟庸案已经杀了不少官员,现在如果继续大开杀戒,大明可用之官员将会所剩无几之类的官方话。

可是当众人跟着朱元璋一起看到傅英直言,朱元璋将大明看成一家子天下,就意识到情况完全不对劲儿了。

这个傅英的奏疏内容,不光是超脱了他的劝谏内容,更是在此基础上,说了太多现在朝堂之上,根本没有官员敢提起的话题。

不管是分封藩王制度,还是孟子迁移圣庙,抑或者是胡惟庸案等等。

傅英所举例的七错,随便任何一个,都可以算作是朱元璋的逆鳞。

一般官员只要提起这任意一条,就会获得问斩大礼包。

可现在傅英不光是全说了,而且还一条一条的专门朝着朱元璋的扎心窝子去的。

这可是不用刑部和大理寺审讯,就可以直接问斩的大逆不道的言论。

当初刘伯温也算是大明洪武初期,最耿直的一位忠臣,经常会给朱元璋提出一些,让这位洪武帝不开心的意见奏疏。

但是就算是神机妙算的刘基,也不敢上述如此大逆不道的劝谏奏章。

在朱元璋的潜意识里面,下意识的认为傅英的胆量可能就是下一个刘伯温。

可现在在李善长和汤和等人看来,这个傅英已经超越了刘伯温。

除了李善长,太子朱标,现在也是被傅英的奏疏给吓的完全失了色。

在最开始跟三弟晋王商议如何劝傅英,上疏劝谏朱元璋的时候,他还颇为担忧,这位状元郎可能会拒绝。

就算是不拒绝,也只会唯唯诺诺的上疏一些人云亦云的劝谏奏章。

不过对于朱标来说,这样就足够了。

朱标要做的就是无愧于自己储君之名,尽人事听天命。

可现在看完傅英写的这封奏疏,他整个人完全傻掉了。

想象当中的傅英奏疏跟现实中的奏疏,根本就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如果说朱标想象中的傅英劝谏奏疏,可能最多就是刘伯温之类的水平。

可现在看起来,已经超出刘伯温之流太多,甚至可以说,这就是大明第一劝谏奏疏!

朱标看到傅英所言,朱家藩王宗室,乃是吸附在大明老百姓血肉的废物,又惊又怒!

震惊的是,这个傅英竟然会如此大胆,直接点明藩王分封制,乃是亡国之策。

愤怒的是,这小子竟然会如此无视朱家皇权!

跟朱标有着一样心情的,还有秦王朱樉,燕王朱棣。

他们身为藩王,最清楚分封藩王制度的好处,毕竟他们就是受益之人。

可现在这个制度,到了傅英嘴里面,却变成了亡国之策,实在是可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