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客从何处来(1 / 2)

江湖大,

大不过小娘唇上香,

大不过老娘手中米,

大得过天上捞白月,

大得过皇城坐龙椅。

太元城,宋地都城。座于云雾山脉之中。包罗了宋地的繁华与神圣。若是能像仙人般翱翔天空,自是能揭开它庄严神秘的面纱。

代表着宋地最高权力的应天宫;宋地最大的商会益元商会的总馆;宋地最豪华的销金窝等等这些数不胜数的大小零件构成了一个完整运转的庞然巨兽。当然,还有着那曾经屹立于云端的神秘锁天塔。可以说在这里,你能体会到人生百态。

鲜衣怒马踏金砖,

一入汴京似不还。

游来不过三两日,

人生何须万重山。

虽说夸张了些,但来来往往的行人足以说明一切。尤其临近节日之时,汴梁更是热闹非凡。商旅游客来来往往,有的赶着花灯节在宋地推销自己的奇珍异货,有的远道而来想要一睹汴梁的节日繁华。客人多了,街道旁的各家旅馆、茶摊、楼阁自然也就活络起来。只是这样的热闹繁华确是与牵着白马缓步进城的青年无关。

青年走过太元都城的街头,牵着一匹白马哼唱着这首早已在江湖广为流传的不算童谣的童谣。他带着一顶斗笠,身后背着三尺青锋,看上去与寻常走江湖的侠客并无太大分别,只有及其懂行的伯乐才能看出那匹白马竟是世间罕有几匹的白玉龙驹,只是此时踏遍江湖的风尘气倒是与他的主人很是般配。

青年剑客穿过繁华的新街,又走到了那条熟悉的老街口。白马似是知道主人要干什么,不情愿地挣了挣缰绳,打了个响鼻。

“你又胡闹,我知道你跟她有矛盾,但好歹大家缘分一场,给我个面子好不好?等到了果摊,与你买甘蔗吃如何?”

青年无奈的摇着头,没法,这是他唯一走江湖能依仗的脚力了,若是这位马爷不高兴溜走了,自己跑着走江湖,那得是多掉份的一件事。

“你也别往心里去,当年她送了你一剑,让你看到了高重天的境界,虽说转世轮回时有点小失误,不是还有我吗?等你重新恢复,便能再化人形,无大碍的。”

“喂,你别走啊,我没戳你伤疤,大不了见面时,你也踹她两脚就当还了便是。我说,咱们都是江湖人......马,要有静气,我错了还不成。”

就这样,青年絮絮叨叨地追着白马进了老街。

与繁荣的新街不同,老街透着太元都城安宁祥和的一面。不算太长的一道小街,傍着一湾小溪。三三两两的果摊食铺之中,沉淀着旧事旧人。那些整日游于赌坊花丛的年轻公子哥不屑一顾,而有的人确是视如珍宝。

老街的茶摊开了几十年,老板将茶摊传给了儿子,自己便独自坐在一张小桌旁。并不在意生意如何。偶尔来了客人,便一边饮茶,一边听着来前来吃茶的人侃着江湖恩怨,念着儿女情长。仿佛那些故事都被浸在了茶中。一口饮下去,甚是欢喜。

“老板,我又来讨口茶喝。”

青年剑客牵着哄好的白马,也不怕它跑,停在茶摊前便熟门熟路的坐在了老人旁边,将手上的佩剑随便搁在桌上。摘掉了头上的斗笠,阳光绕过去,绕的老人也有些失了神。时光在两人脸上留下的痕迹看上去虽然不太一样,但言语间青年却像是在面对自己的老友一般。

“你这次可是走了有些时日,今年的灯节儿都没赶上。怎么?又有什么好故事?”老人替青年倒了碗凉茶,也顺当给自己续上一碗,就势磕了磕自己的烟杆子。青年每次带来的故事都很精彩,显然光有茶是不够的。

“故事一直都有,倒是老板您这么忠实的听众可是不多见喽。要我说这故事啊,三分入了江湖;三分得了官场;三分成了神仙。大抵皆是如此,您倒是听不腻。”

“呵呵,人人听故事皆听得九分,小老儿自诩活得久一些,偶尔能听出那一分。自是不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