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安顿(1 / 2)

既已安排好了差事,王善随即命身旁一名差役在吏舍为秦仲安排好住处,接着则是到太守衙门的吏部曹房登记造册,算是正式入职,随后便是去库房领来官服、佩刀等一应物资,至于灵官的腰牌,由于需要雕刻特制,因此还需要等上几天。

待一切安排妥当,秦仲则回到了自己在吏舍的住处,房间虽不大,但其中桌椅床柜一应家具齐全,由于背靠着太守衙门的后门,因此进出办事十分方便。

他在房内换上了新领的灵官服,又将那把朝廷赏赐的五德刀挎于腰间,随后便推门而出。

整座太守衙门位于东阳城的正中,占地面积极广,其中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曹房以及照磨所、司狱司、经历司和灵官所等办事机构,还有郡守、郡丞等大人居住的官宅、公人们居住的吏舍、养马的马号和各色库房等等,总之是建筑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秦仲初来乍到,还不甚熟悉,因此在里面弯弯绕绕了半天才找到了理刑厅所在的阁房。

他候在门口,知道此时慕汐颜和那位已故去的王公子的姑妈正在其中做一些额外的问询和记录以方便结案。这位王姑妈本家就住在郡城里,她见自己的侄子迟迟几天都未能按照约定的时间抵达东阳城,因此便到太守衙门报了失踪案,如今既已找到尸首,所以这件案子也需做个了结。

又过了一刻钟,才有差役推开理刑厅的房门,将慕汐颜和王姑妈两人带了出来。

“秦大哥!”

一阵清灵而又熟悉的女子声音入耳,秦仲随即扭头观瞧,只见慕汐颜面色红润、神态安详,全然不似之前那般丢魂落魄的凄惨模样。至于为何变化如此之大,则是因为太守王善在鸣鼓退堂后对她施展了元神神通“心莲安神术”,与专精炼体的公士和掌控玄术的玄士有所不同,这位王大人乃是位灵冠境的元神修士,灵魂力浩瀚强大,故而能有此功效。

秦仲向慕汐颜颔首示意,随即又问一旁的差役道:“案子都审结了吗?”

“回灵官的话,都记录好了,正准备把案卷送入照磨所核验封存。”

“那你们去吧,我送她们二人出府。”

“是”,差役行礼告退。

秦仲则带着两人出了太守衙门,在目送那位王姑妈向东离开之后,他便向郡衙的门房打听,得知这东阳郡学在当地又被称作云诸书院,位于城西的三台街,背靠永安门,离太守衙门距离较远,况且路面上又有积雪导致行走不便,二人便到坊市租了辆马车驾车前往。

马车之上,秦仲开口询问道:“慕姑娘,五服之内可还有什么亲友居住在这东阳城吗?”

慕汐颜摇了摇脑袋表示自己无处可投奔,她虽有一娘舅住在这东阳城内,但是两家之前因为生意上的一些琐事闹得很不愉快,因此这些年便断了联系。

如今秦仲见这女子无处可去,心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便开口说道:“那先替你找家客栈住上一晚,待明日再到郡学附近租间宅院,日后你出入学习也方便些。如此可好?”

“好”,慕汐颜感激道,这东阳郡学会在每年年节之后开始招录生员入内学习,算算日子还有大约还有五六天的时间,足够她在此安顿下来了。

“对了慕姑娘,还不曾问过,你来这郡学具体修习的是哪一科?”

秦仲有些好奇,大夏朝廷于各州郡县均设有官立学府,其中开设科目众多,有武科、太玄科、元神科、明算科、明法科、本草科等等。

慕汐颜答道:“我家在玉苏县做的是药材生意,从小耳濡目染,便略懂得些药理,如今来这东阳郡学是想学这本草科中的炼药之术。”

“你有灵根,可以修玄?”

秦仲颇有些惊讶,要知道,若想修习炼药术,首先就要成为一名玄士,而且还需炼化火灵,掌握控火之术,如此才能用体内玄力生出先天真火,从而将各类药材焙炼成功效各异的灵丹妙药。

慕汐颜稍稍有些得意道:“嘿嘿,我可是天生的火灵之体,生来便是通脉境玄士。”

“这……”,秦仲愣住了,没有想到在他眼里这么位柔柔弱弱的小姑娘居然是位修玄的天才。

要知寻常具有灵根之人想要修玄,便需要经历通脉、开元、灵体、丹元数重境界。而天生万物,各有禀赋,拥有玄力之人若想掌控阴阳五行万物之力,便需炼化阴阳五行万物之灵。

而这火灵之体则属阴阳五行先天灵体的一种,不仅生来体内灵脉畅通,更是被上天赋予控火之禀赋,因此便无需再去寻觅炼化天地间生出的火灵。

至于秦仲,只因天生便无灵根可供其玄修,又始终难以于识海凝神迈入元神之道,这才走上了炼体募兵的道路。

“所以当初鹿台乡乡民要加害你之时,你为何不用玄力生出真火灭杀他们?”

秦仲疑惑道,在他的认知里火行玄士和雷行玄士最擅杀伐的。

慕汐颜摇头道:“我是在玉苏县开的蒙,县学的先生只说我是火灵之体,却未教过我控火之术。”

“他说我身负先天火灵,最适合修习炼药之术,倘若留在县学实在是埋没了天赋,所以我才会不辞辛劳到这东阳城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