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商人的需要(2 / 2)

商民族驯养了大量的马、牛、羊等牲畜,但是自己的需求又十分有限,就只能和其他部落进行商业交换,于是王亥就带着大批的牛羊来到北方易水河流域的有易国来进行贸易。

可能是见财起意,也可能是王亥等人和有易国人起了冲突,王亥被有易国人杀人越货,命丧他乡。历史上记载最清楚,也最有名的一次贸易,虽然贸易失败,但王亥还是被当作是后世商人经商的鼻祖。

后来王亥的儿子上甲微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修整之后,联合黄河流域的河伯部落共同灭了有易国,报了当年的杀父之仇。也正是从这次成功的军事联盟开始,商民族开始不断地发展壮大,最后推翻了夏朝统治,取而代之,成为了新的天下共主。

而正是由于商人喜欢到处迁徙、经商的传统,后世就将在各地之间来回贸易之人称为“商人”,做生意的行业叫做“商业”,市场上用来交换的物品叫做“商品,一直沿用至今。也算是对商人始祖王亥的一种纪念了吧。

在商朝立国之后,又经历了五次的迁都,最后在商纣王的时候国都搬迁到了朝歌城,但由于种种原因,商纣王常年居住在朝歌城

后来武王伐纣,攻破朝歌城,灭亡了商朝,但当时有着“亡国不绝祀”的传统,所以商王朝的遗老遗少甚至商纣王的儿子都活了下来,继续留在朝歌城,继承商王朝的王畿之地,继续供奉商民族的宗庙和先祖。

但是后来武庚不听话,和管叔鲜等人一道造反,最后被平叛诛杀,商民族就不再可能继续担任这片商人旧地的管理者了。于是周公旦就将商朝故地的商人一分为二,一部分转移到宋国给商纣王的大哥二哥进行管理,一部分留在故地,分封姬姓王族康叔封进行管理,是为卫国。

康叔封对商朝遗民的政策却相当仁慈,他深知商民族的文化和周人大不相同,所以除了一些殉葬人牲等“陈规陋习”,商民族的“殷礼”被很大程度地保留了下来。

商民族的经商传统,使得商人在全国各地都有着经商的足迹。同宗同源的商人一样到处经商,只不过因为是子姓诸侯国的缘故尝尝被周遭的姬姓诸侯国所嘲讽迂腐不化。

所以有着得天独厚经商传统的人就形成了很大的商业贸易团体,虽然在历史上不见记载,毕竟商人的商字就是从他们的始祖身上来的。正是由于浓厚的商业氛围,使得商人有着非常敏锐的商业嗅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