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人才论(六)(2 / 2)

131,“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

132,“不逆命,何羡寿?不矜贵,何羡名?不要势,何羡位?不贪富,何羡货?”

133,“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必刚,积于弱必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

13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135,“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136,“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人焉。”

137,“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

138,“廉者,政之本也;谦者,德之主也。”

139,“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

140,“治国之难,不在治善,而在治奸。唯有惩恶才能扬善,所以想要根除私斗,惩治凶犯决不能手软。”

14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142,“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143,“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论远。”

144,“尧之治也,盖明法审令而已。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黄帝之治天下,置法而不变,使民安乐其法也。”

145,“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并覆,非正平无以制断。”

14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47,“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4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49,“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15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孙承宗与皇上交谈着,“陛下上面我讲的这些话,都是臣认为有一些启迪作用,或者说是对治国有一定效果的话;希望你能够多看看多想想,希望有点用处。”

“同时陛下可以你想可以前后对比一下,看看那诸子百家,或所说的那个14家的理论跟这些方面它有没有冲突,区别在何处?一般有没有坏处与好处,它们的用处在哪里?”

皇上听着孙承宗的沙哑声音,用越来越底的声音,讲着那些所知的道理,孙承宗的身体都开始摇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