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国家的变化4131(1 / 2)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见识不超过其他所有人所知道的,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经过力战而胜,天下人都说好,也不算好中最好的。

就像举起秋毫不算力大,看见太阳,月亮不算眼明,听见雷霆不算耳聪一样。

古代善战的人,总是取胜于容易战胜的敌人。因而,这些善战者的胜利,既没有智谋的名声,也没有勇武的功劳。

他们所进行的战争的胜利,是不会有丝毫误差的,之所以没有误差,是因为他们所进行的战斗举动是必胜的,是战胜那已经失败的敌人。

善于作战的人,总是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任何一个打败敌人的时机。因此,胜利之师是先具备必胜条件,然后再去交战。

失败之师总是先同敌人交战,然后渴求从苦战中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人,总是注意勤修一切,确保治军法度,因此能够控制战争中的一切。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用兵必须注意:一是制度标准,二是等级量级,三是数量级数,四是衡量称量,五是胜负生死。

制度产生于土地,幅员的广狭;制度标准决定等级量级,等级量级决定数量级数,数量级数决定衡量称量,衡量称量决定胜负生死。

所以胜利之师如同以镒对铢,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取胜于弱小的敌方。败亡之师如同以铢对镒,是以弱小的军事实力,对抗强大的敌方。

胜利者指挥部队作战的兵将,就像决开千仞之高的山涧积水一样,一泻万丈,这就是天生不可逆的形势也!

兵势第五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石投卵者,虚实是也。

孙子说:大凡治理大部队,与治理小分队原理是一样的。抓住名分或数额就行了。指挥大部队战斗,与指挥小分队战斗基本原理是一样的,掌握形势及名分就行了。

统帅三军兵士,能让他们一定立于受敌,而不败的地位的话,在于运用奇兵,正兵就行了。军队所指之处,像以石击卵一样,就在于虚实运用就行了。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