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李怀素(1 / 2)

三人话尽之后,见时辰正好,王异便邀请山公先进府一起吃顿斋食。

他们小憩了一会儿,到了未时方才动身,前往这不知名的山野村落为山公讨个公道。

山公蹦跳前行,在雪地中留下一个又一个反着的脚印,看着甚是滑稽。

不过大爷莫笑二爷,把王异往这一虎一猴中间这么一放,这组合不比山公独个更滑稽吗?

山公转头对王异说道:“我就知道你会跟来!大小子你定是个好人!不然我怎的看到你就欢喜!”

王异摸了摸鼻头,心道:“我这是被一只猴子发了张好人卡吗,还是只公猴子。”

他们如今行了约有一个时辰,四周还是一片白茫茫枯林,不见一丝人影。

胡山君问道:“这山村所在何处,离我们还有多远的脚程。”

山公一拍脑袋:“离此地约么三四百里,今日想是不能抵达哩。”

胡山君听罢微恼:“你这憨货,如何不早言语!”

王异见山公委屈,便打岔道:“路途如此遥远,你之前耕作时夜宿何处?”

山公说道:“等到日落之时,回到林中寻一粗壮树梢作床,再扯一把大叶为被,阖眼便可入眠,待次日鸡鸣之时再起来耕作。”

王异不禁哑然:“这是什么奇怪的福报?”

胡山君待他们聊完,这才说道:“你们莫再言语,如今天色尚早,待我驭风且送一程。”

只见胡山君大口一张,一股大风吹过,王异只觉自己被一股流风包裹,径直腾跃而起,直往前方飞去。

王异本以为《元辰经》上记载的法术已经够用了,此刻见到山君的驭风之术,竟比他的好用太多了。

这段时间整天谈论山野趣事、自然道法,竟忘了术法招式才是立身之本,回去定要和胡山君好好讨教讨教道术。

王异心思不停,那山公却在空中扑腾起来:“飞起来喽!飞起来喽!斑子!斑子!你真厉害!”

胡山君见之笑道:“切莫言语,当心风烈割伤了嘴。”

山公听到胡山君的话赶忙用手捂住嘴,生怕自己这张俊美的雷公嘴受了伤。

等到了村子,正是日暮万家起炊烟的时辰。

山公鼻头一皱嗅将起来,而后这个丑恶的妖魔便在氤氲的粳米香氛中哭的泣不成声:

“此时我本应在温暖的巢穴中吃着热乎的粥饭,何以在此时此刻做这讨债的劳什子恶人!”

王异安慰道:“此事怎能怪你!凡事必有初,若不是他们赖债在先,又怎惹得我们这些恶客上门追索。”

胡山君听得他们言语,本已心烦已乱,迎面又见村门正立一牌坊,上书村闾名姓,小字镌刻仁人生平,于是大怒道:“如此腌臜地方,怎敢立此牌坊!”

只见胡山君前身下伏,惨爪前探,作捕食状。

待运气完毕,起身长声狂啸,声震四野。

而后王异便看到面前的牌坊出现根根裂纹,随后在啸声中轰然碎塌。

……

李怀素八岁得遇仙缘,被一游方到此的中年道人相中。

他别了父母,与仙长同回山门,成了东胜神洲万千名门子弟中的一位。

而他根骨却也清奇,不过百日便已成功闻气,正式成为这位仙长的入室弟子。

而后三年练气,三年筑基,如此天资,自当为门中翘楚。

时光渺渺,自那之后,三年又三年,李怀素苦苦无法结丹。

修仙之路多灾多劫,若能成功结丹也便罢了,如若不成,则身死道消,魂散如烟。

李怀素心中牵忧家中老父老母,乃至无敢踏出这关键一步。

师尊疼惜这得意门徒,言他少年便与他上山寻道,至今已一十二载。

而今或生或死之际,又适逢年关将近,理当归乡一尽人子之道,了却心中愁结。

如此一别两宽、无忧无惧之后,此时再去敲开生死玄关也不迟。

师尊有言,李怀素自当允命。

他知此去路途凶险,或死于道旁、或亡于天命,便于师尊当面行了三跪九叩大礼,回身取了自己的佩剑,如此身无长物的下山去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