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助手的证言45(1 / 2)

他试着将尸体按照7行7列重新排列。

多余的那个空位应该安置在哪里呢?由上至下,是1/7的可能。按照人的习惯来排除的话……

十多分钟左右,

再次检查了几遍,没发现什么其他情况,抱着无所谓的心态,他再拉开标明长泽洋介名字的尸棺——

取代白色花粉重新出现的,是那人的尸体。

来不及为再出现的尸体惊讶,此时,门外传来窸窸窣窣的咔哒声——那是机械锁解开的声音。

两个巡查护士走了进来。

“所以说啊!是张主任救了你啦!”

张泽?

捕捉到必要关键字,方复贴在柜子竖耳倾听。

“可是,我没有印象啊。看到会走路的无头人我就吓晕了。”

“太可惜啦!你是不知道,主任看起来平平无奇,认真起来的那股男人味,让我心都化了。”

“有那么迷人吗?”

“有,有!”小鸡啄米地点头。

“你真花痴啊,擦擦口水。”乔丽雅做出用袖子擦拭的动作。

“乔~~”

一边嫌恶的语气,一边是黏人的撒娇。两个护士一边打闹,一边重新锁上尸库大门。

“都是死人,到底有什么好检查的嘛。”

“别抱怨啦,不关好门,它们再跑出来了怎么办!?”

“乔,你说得对!”

方复从多余的空柜爬出,听到门外逐渐远去的交谈。

他详细检视了一番尸体,才把冷柜恢复原状。

张泽,无头尸,空柜,花粉,复现的尸体。

其中的联系还缺失了一环。

抱着疑问,他走出了藏尸库房。

护士巡查休息室灯影绰绰,驻足不前,影子也只斜射在地板,尽管说不上有引起注意的可能,他准备矮身经过。

习惯性的看了眼时间。

7点35。

长泽洋介替身的助手似乎并不知道他服务之人是伪物,那样一来证词的可信度就有了保证。

“在昨晚的发布会上,他的状态也非常正常。我们甚至正在讨论下一步的计划。”

“但等到我凌晨回来办公室时,我却发现他已经失去了呼吸。”

“我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但等到急救人员到达时,他已经去世了。”

被害人先是状态正常,能进行策划案的讨论,回来时被助手发现停止呼吸。

也就是说并非当场确认死亡。

接着急救人员宣称其死亡,带走遗体。

换言之,是否有这样的可能:替身长泽洋介陷入被某个装置导致的假死状态,接着被事先串通的医护人员断言死亡,带走“遗体”。真正的死亡地点是在医院?

现场没有发现什么奇怪的装置,饮用水经检测也都是正常无毒。而发布会结束后一直到助手离开,这段时间他并没有离开过办公室,也没有任何人进来。

也就是说,即便有能让人陷入假死的办法,也必须在所有人进入之前提早就预备好,时间就要在发布会之前。

可是这样的装置能确保百分百成功吗?

除非,替身是知情人。

这样一来,才可能得到替身本人的配合。

他通过某个手法,在无人进入的密室,主动陷入假死状态。让串供的医生将死亡时间提前,使得“案发”现场的密室牢不可催。

可是为什么?

身为被害人反而主动配合手法?

动机。

如果按这种可能做下一步行动的前提,就必须搞清楚,替身是否有这样行动的动机。好在方复已经在揭穿长泽洋介把戏的时候,要了一份被选作替身的jok的背调资料。

暂且按照这样的思路考虑下去。

jok,被当做是长泽洋介本人。但既然有警方的法医提供了尸检报告,至少是检视过尸体状态的。

方复已经翻出医院,淹没在夜色的黑暗里。

“对于死亡时间的推测,我几乎没什么概念,不过,警方的推断有可能出错吗?”

缇艾娜透过耳麦询问。

“这次的情况,是在被害人死亡后仅仅一、两个小时之内警方就赶到现场,一般都会认为,这种状况下推测的死亡时间应该相当正确吧?但是,这里面其实有陷阱的。”

“怎么说?”

“在死亡之后经过一段时间,遗体的死亡时间可以用一小时为单位来推测,但如果是死亡不久的遗体,想要以分钟单位来推测死亡时间的话,是不可能的。”

“因为所谓的尸斑、死后僵直等现象,以及胃内的食物消化状况都不能作为参考。”

“难道不能从体温的变化来推测吗?”

“是啊,最后也只能以测量直肠内温度来决定。但是,体温的下降程度即使在冬天,也不过一小时下降一度而已。加上死亡后两、三个小时之内,体内尚未到达热平衡,体温下降的速度更慢。”

“除此之外,每个人的体温本来就有个别差异,况且,室温、穿衣等条件也都可能造成些微的影响。所谓的十一点三十五分至凌晨一点四十五分这段时间,实际上也可以说是根据关系人的证词而决定的数字吧。”

“……也就是说,要是关系人蓄意说谎的话,整个案发时间即使相差二十分钟左右,也不会被察觉出任何异状。”

“可你不是说,助手是不知情的,不可能在细微处说谎吗?还有,你也说事前准备早在发布会前,也就是七点之前就已经做完了,不是吗?”

“哦,关系人还有……是吧。”

“本格推理小说描绘的案件无论如何扑朔迷离,最后总是会有侦探以逻辑推理破解掉,这是作者的基本设定。”

“但现实上的罪案却非如此,现实中的凶手根本就不讲逻辑,爱做什么就做什么;目击证人胡吹乱盖,证词错误百出,也是司空见惯。也许根本就是各种教会的阴谋诡计,各种文章中也许都充满了谎言。”

“现实上,充分而必要的线索,绝不会在适当的时机全部出齐。作家在小说中让名侦探使用的推理方式,在现实上绝对无效。”

因为灯光昏暗,方复脸上晦明难谙。他拿着随手从地面捡起的每日导读,应该很难仔细阅读,不过当谱尼斯的住宅传来租户的讯息,他仍然目不转睛的凝视。

上面写的不过是各则公司的宣传简报,以及即将推出的新品罢了,方复脑海却被电闪击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