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国之柱石29(1 / 2)

仇寅不置可否地点点头,看向黑脸青年:“辰轩,你觉得呢?”

“末将已遣了樊昌率先锋营三百人马前往涪阳城随时待命,只要去信一封便可将之拿下。”黑脸青年颌骨有些棱角,面方无须,浓密的眉毛与明亮的眼睛格外瞩目。“辰轩兄,你这是何意?乔嵩不是已经……”杨稹刚问出口,突然想到了什么,脸色一变,“难道……”

“鲁贤啊,叔叔知道你心里有些不满。但有些事情你还做不好,看不透。凡事多思量,叔叔才能放心把这边塞的支点交给你打理啊……”仇寅没有回应,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随后看向黑脸青年,“除了邱平那边的信之外,再让淑平写两封信,一封故意让他的斥候截下,另一封用翎雕送去。”“是。”黑脸青年抱拳领命,退出了房间。“谢叔叔教诲,稹谨记。”杨稹面色复杂,大礼拜谢。

“无需多礼,你我叔侄共事也有一年了,以后若有什么话,便照直说吧,不必客气。”仇寅摆摆手,并未在这件事上多说,而是展开了地图。

“若樊昌没能拿下邱平,他必定会走东门。严冬时节又不能入大凉山,便只剩沿山阳小道去往牙山府这一条路了。涪阳城……呵呵……”仇寅伸出手指在地图上虚划,很快就得出了结论。

“不必了。”这时,一名浓髯大汉走进来,一屁股坐在一张狼皮椅子上。杨稹目光向下,只见他一只手中提着个木匣子,却不知里面装了什么。

“白老哥,什么风把你吹到我这儿来了?”面对大汉的无礼举动,仇寅并不生气,而是大笑着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此人杨稹也认识,正是牙山府的府君,前任镇边将军白玉楼,字元尚,素有勇武之称,十五年前曾以十骑守白玉关三日,撑到援军赶来,大破胡虏,自此,白玉关也就因此得名。而北疆两军之一的白貉军便是属于他的麾下。当年白玉楼从边关退下,却仍在北疆执守十余载,当得起国之柱石之名。

“嗐!你小子后知后觉,被这乔老儿逃到了老子的地界,老子正好出城猎鹿给撞见了,就审了审,给你当政绩送来咯!”白玉楼将手中的匣子丢到桌子上解开锁扣,将盖子摘掉,只见匣中赫然是一颗人头,发须皆白,血迹在极寒天中冻住了,故而并未流出。在二人震惊的目光中,白玉楼从怀中掏出一张草纸展开拍在桌子上,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一堆难以分辨的字。

“这是乔嵩?”仇寅顾不得其他,将头颅从匣子里取出,端在眼前仔细打量了一番,这才放回。他脸色稍微有些羞愧,却是并不意外此事,转而看向那张纸,“这是他的口供?”

“不错。这是本君亲自写的口供,你可得收好了。当年彻夜排队求取本君真迹的女子不知凡几,如今这一份便赠与你了。”眼看仇寅的脸色发黑,白玉楼这才大笑起来,拿起那张纸,一字一句地念道:“提供财帛支持者,钱家,黄家,曹家。擅用职权包庇者,御史赵伶,户部度支司郎中江席,银州监察使黄旰,涪阳城巡督曹典等,共计四十七人。”

这串名单牵扯的家族与势力很多,每念出一个名字,杨稹心中便猛地一跳。这乔嵩不声不响,居然与这么多人有勾结,其中不乏朝中要臣与地方大员。且不说御史大人,单拎出一个度支司郎中,便掌控天下赋租与各地物产统汇事宜,可谓是陛下的心腹重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