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终(1 / 2)

两人回到住所,正要商讨着何时出发,毕竟方才枯说了,下界有他们的机缘与一个至关重要的人。刚坐定,却见怀中的未名鉴抖动了起来,似要挣破束缚,去寻找某方向的某个东西。赵如青将它掏了出来,却见此时它发着月白色的灵气之光,辨不清这灵气的属性为何,好似就是至纯的、没有杂质与元素的灵气。

它朝着一个方向涌动,赵如青随着它的涌动找去,找到一半,仿佛笃定了什么似的,出了卧房的门向着书房直奔而去,未央赶忙跟上,却见那鉴抖动地愈发剧烈,而赵如青手上拿着一颗残破的眼珠,那眼珠瞳孔呈血红和酒红变幻晕染之色,其后布满血丝,仿佛仍在流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划痕,早已失去了生机却还像个标本似的并未腐烂。眼珠的右边缺失了一大块,像是被打掉的,边沿还朝左延申出道道裂纹,裂纹中漆黑暗沉,又向左转变为小缝隙,贯穿了整个眼珠。

“这是我第一位师尊死前留下的宝物,是其长子的左眼,经过千年的淬炼,已是帝器。”赵如青看着放在一起一同使劲聚拢的两件宝物,只得将它们贴在一起,果然一瞬间便安静了下来,“后来,他为了寻求突破,而孤身去闯荡极北之地。在刚突破帝境后,被一股不明力量袭击,失去了肉身。而这宝物也因抵挡那力量,而被破坏,吸收了那力量中的邪气之后,便由青色变为赤色了。”

赵如青的第一位师尊体内残存着凤凰血脉,在凝聚魂灵时还凝聚了凤凰本体,人称九凤圣人。在同辈中是无敌的存在,短短三千年间便突破至生死境。

“这宝物也有久远时日了,你师尊生前你还只有半点大吧。”未央好奇问道,莫非赵如青于娘胎中便能认识此等人物?

“非也,他死后,魂魄向四周飘散,飘向冥界,”赵如青解释,“据他说,冥界本就是集结天地自然鬼气,也就是阴气而生的死人度化之所,可以将其想象为一个意境,少有人可以逃脱那天道枷锁的束缚,而帝境,是可以感受到仙界的存在、知晓仙界的大致面目的,所以有时甚至可以逃脱。”

未央听了,只觉得更加快乐。方才纠结的“道”,此时却在偶然间有了眉目——这世界上,天地间是有虚幻之物的,或者说,那是存在于天道的东西,更为高级而飘渺。不似人类,已有了意志,成了肮脏的、可以感触现实之物,必须要尽可能吸纳现实,方能破茧而出,超脱于世界。而未央在盲目地破茧时,得知了茧外是有由意境而生的、生死无关的物品的,他逐渐开始窥探到天道的隐约样貌了,他也逐渐意识到这世界最终会化零,零是一个代表着无尽和荒凉的数字,它是一个,它是一个总体。但神仙又是什么另类的东西,他来不及考虑。仙界会不会也是一种境界与意象?

自然,他只是隐约冒出了些思路与灵感,他不能将它们表达而出,也不可将它们梳理出一个大概,那想法,与一个感觉和体验相似。而赵如青却已理清了这些思路,所以在与未央论道时总能略胜一筹。

那些感觉很快地来去,未央又专心听赵如青讲话。

“所以我师尊的一抹灵识便降在了我家,我家世代炼丹,有一大阵,是集结万千丹药滋养而成,他便在此住下了。”

“后来呢?”未央凑得赵如青近了些,更加好奇。

“后来他教导我修行,再后来我家惨遭灭族,大阵破碎,只留些残兵败将,如此苟延残喘。他便也不见了。”

“哦,”未央意味深长地望向赵如青,坦率道,“原来是被灭族了啊,好的,怎么灭的我不感兴趣,我相信你也不感兴趣吧。我只是觉得我二人境遇终于有些相似之处了,挺好的。”说罢,俏皮地一笑。

“这眼珠借我看看呗,”未央不待赵如青同意,便抢过宝物,拿在手里掂抛了几下,觉着比普通眼珠重了五六倍,大小却是正常的。

他放在手中把玩,毫不在意是否会摔了、不小心砸坏四周的东西。到底是年纪小,久久混迹于市井间,又或许从小生活在孤独中,却自认有着值得信赖的人,浑浑噩噩,所以容易对人产生信任感。才不过几天,赵如青便被他判定为“好友”,是可以毫无保留分享和大闹、是可以小心翼翼地探索对方更深处的柔软复杂的思想的至交了。未央不觉得自己太过草率,只觉得赵如青给他的感觉极其特殊,似乎是可以当交心的朋友,以及一同辩论修行的知己,且暂时可以给自己无限的依靠。这或许便是两位绝世天骄所独有的默契——命运,会让他们在合适之时相遇相识。

赵如青看他研究的开心,便不打扰,只稍作提醒:“别忘了明日的第三关。第三关乃是考验天赋,需进行感悟,对你也是极有好处的。”

“你猜我为何定要去会武?”未央问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