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_分节阅读_第404节(1 / 2)

  但就算这样,截止到报名之日,最终报名的人数依旧寥寥无几,看着手里的这份名单,孙耀良忍不住就皱起了眉头。

  坐着想了好一会儿,孙耀良起身快步走出办公室,不一会儿来到了宋援朝那边。

  敲了敲门,里面传来宋援朝说请进的声音,孙耀良推门走了进去,正在听电话的宋援朝见是他来了微微向他点头,示意他先坐。

  孙耀良也不是外人,给宋援朝做了个手势让他先忙,走到一旁熟门熟路地找出茶杯茶叶给自己泡了杯茶,等茶泡好,端着茶杯在宋援朝办公桌对面的椅子坐下,宋援朝的电话也打完了。

  “找我有事?”

  “有点事,你先看看这个。”孙耀良把手里的名单往面前一递,宋援朝接了过去。

  拿起看了一眼,是一份名单,名单上的人数不多,也就二十四人。

  看着这份名单,宋援朝有些疑惑地向孙耀良投去询问的目光,孙耀良也不绕圈子直截了当告诉他这是销售公司刚刚整理出来的关于省级分公司报名名单。

  “这人数有点少了呀,我记得你们八大业务部的人员加起来都要破百了,怎么才这么点人报名?”

  “可不是么。”孙耀良摇头道:“我本来以为再怎么着至少也有一半人吧,可现在四分之一的数字还不到,这样的话销售分公司的架子都搭不起来。”

  宋援朝点点头,没说话,顺手递了支烟给孙耀良,继续听着他往下说。

  孙耀良道:“刚才我想了想,虽然之前给他们开会都说过分公司的重要性和集团的决策,而且着重提了提去分公司的优势和好处。不过我还是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观念的问题……”

  孙耀良伸手朝着脑袋指了指:“这个观念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地方观念,不少人不想离开自己家去外地,除了有些人自身家庭的原因,还有故土难离的考虑。在家千好万好,出门在外千难万难,这种顾虑恐怕不少。至于第二个就是他们本来在现在岗位上干的好好的,如果去了外地就需要一切重头再来,虽然有成功的可能,同样也有失败的可能,许多人怕承担这个风险。”

  孙耀良的话说的没错,现在还不是十几二十年后,人才的流动性很强。如今大部分人一般都在自己所在的城市中工作、生活,就算因为工作必须的原因往往也就是出差而已,一去其他地方呆上好几年,对于这样的安排从心里就有抵触。

  当然,也有许多人离开家乡,去城里或者外地打工的。就像这两年城已经冒出了不少,去外面街头逛一圈,往往能在热闹的地方看见有穿着不怎么样的农民工三三两两蹲坐在街边,马路牙子上摆着一个木牌子,上面写着“油漆”、“木工”等字样。

  至于在鹏城这样的地方,外来的打工仔打工妹就更多了,可是别忘记这些人和有单位工作的人是不同的,他们这些人中绝大部分都是农村户口,农村的条件差,收入低,为了改善生活,或者用这种方式闯一闯世界,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这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但销售公司的人员却是企业的职工,他们是有正常工作的,也是城市户口,自然就没那些打工仔打工妹的想法了。在这些人看来,既然现在的工作不错,何必去外地呢?去了外地哪怕就算有好处,可同样也有风险。无论是个人家庭原因,还是因为害怕对现在的工作、生活的改变,都会让他们有这样那样的顾虑。

  孙耀良提到的这种观念要彻底改变是需要时间的,等过了十几二十年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的思想改变,这样的观念才会得到扭转,但现在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着。

  “我之前有些想的简单了,没考虑到这点,这责任在我……”孙耀良对宋援朝如此说道。

  “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马上就要年底了,各省销售分公司的人员必须尽快确定下来,这个事拖不得。”宋援朝神情严峻道。

  “我明白,所以我才会过来和你说这个事。”孙耀良把手里的烟点起,抽了两口道:“我前面考虑过通过直接选派的方式抽调人员,但仔细一想还是否决了。因为这样做虽然能解决目前的问题,可毕竟强扭的瓜不甜,这样安排下去工作效果不好。”

  “本来按照我的计划,21个销售分公司至少配备三到四个老人,一个经理,再加两到三个业务人员,财务、出纳和统计、办公、行政这些岗位倒不是大问题,这些岗位可以在地方招聘,而且管理上也不难,未来会由销售公司总部和集团资产管理部、行政部进行联合管理,分公司方面只是日常工作安排,人员招聘后趁年底期间统一来总部培训两个月就能上岗。”

  “但关键还是经理和业务人员的组成,我们是销售公司,主要的工作任务也是以销售为主。按照目前的报名人数,充其量也就是满足一个销售分公司经理人员的岗位需求,至于业务人员根本不足。”

  “销售工作和其他工作不一样,需要一定的实际经验和能力,不是新人马上就能上手的。按照之前的配备是以老代新,至少保证一个分公司有足够的成熟业务团队,可现在这样子……”孙耀良苦笑了下,无奈地摊开双手。

第779章 酒味

  宋援朝没有说话,继续等着他往下说。

  他和孙耀良是老同学老朋友老同事,非常清楚孙耀良的做事风格,他既然来找自己恐怕已经心里有决定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报名的人中主管级别的比例太少,大部分都是普通的业务员,而且还是后来进入销售公司的业务员居多。”孙耀良叹了口气,他的意思很明白,老业务员因为干的久,手里的业务量和渠道更完善,一旦去了外地之前的人脉渠道恐怕就要放弃了,一切都需要重头再来,这对于老业务员,或者说业绩比较好的业务员是不利的。

  正因为如此,这些人的主动性不强,而那些业绩相对普通,或者手上人脉渠道少的业务员就不一样了,他们也许觉得这对自己是一个机会,去了外地或许会能改变这个局面。再加上公司又有政策,只要去了外地就能升职,如果继续留在总部的话,凭着他们的成绩根本就比不上那些老人,想升职不知道得等到那年呢。

  可这样一来,就使得外地销售分公司的整体业务水平能力会打折扣,孙耀良需要的是能够独当一面的精英,需要他们在分公司成立后能够迅速打开局面。按照目前的人员结构,他是非常不满意的。

  “这个问题不解决,销售分公司的架子搭不起来。”孙耀良说了这么一句话,接着道:“所以我打算改变一下,先从销售公司总部强行抽调有力量的团队下放到各分公司进行筹建,同时对集团下属各部门、分厂进行内部招聘,看看是否有合适的人员可以使用。”

  “对外招聘,人员到位后的培训需要时间,而且这些人员对于我们公司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从内部进行招聘会省却些这些问题的存在。当然了,对外招聘也是必不可少的,双管齐下很有必要,换句话来说就是先架子搭起来,把事做起来,其他的问题再一步步解决,你觉得怎么样?”

  “你这个抽调人员筹建是长期还是短期?”宋援朝问了一句。

  孙耀良笑了笑道:“名义上当然是短期,这要照顾大部分人的想法,但实际上却看情况再定。如果我直接说长期的话,等于否定了之前的方案,政策朝令夕改不是什么好事,也会给这些人带来压力。”

  “一旦人心散了,这团队就不好带了。不过后面的操作可以变通一下,如果在筹建过程中,有人自愿留在外地分公司干的话,总部这边当然欢迎,你觉得呢?”

  宋援朝哈哈大笑起来,伸手朝着孙耀良虚点几下:“这个办法不错,用实际打消有些人的顾虑,可以试试。”

  “那行,如果你没异议的话我就这样调整安排了。对了,集团内部招聘的工作还得你这边和总经办打个招呼,这个就不是我能管得着的范围了。”

  “你这家伙,你回家和你那口子说一声不就得了,还非得跑我这来绕一圈?”宋援朝笑骂道,要知道总经办是应安妮负责的,孙耀良和应安妮可是两口子。

  “那怎能一样?”孙耀良认真道:“公私分明,这可是公事,你是董事长,不和你说我和老婆私下说算什么?再说了,要是不经你点头我这么操作,你知道后还不得扒了我的皮?”

  “滚你的!”

  孙耀良越说越离谱,宋援朝拿起桌上的废纸团成一团就冲他丢了过去,这小子脑袋一歪就避了过去,嘻嘻哈哈的冲宋援朝挥挥手直接就跑了。

  孙耀良走后,宋援朝想了想打电话把郑国元喊了过来,和他说了下销售公司的这件事。

  郑国元听完宋援朝的讲述后表示对孙耀良的安排赞同,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也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了。

  既然郑国元这边没问题,宋援朝就指示郑国元和总经理露丝、副总应安妮那边再沟通一下,然后由总经办协助销售公司来操作后续的内部招聘事宜。对了,招聘外还有内部培训呢,总经办方面这个事也要负责起来,尽快安排相关行政、人事部门去和销售公司协调做好准备。

  “对了老郑,还有个事,你看看这个。”说完了销售公司的事,宋援朝从抽屉里取出一份东西来递给郑国元。

  郑国元接过翻开,看了第一眼就愣住了,下意识抬头朝宋援朝望去。

  宋援朝微微对他点头,郑国元的神色有些复杂,他深吸一口气,继续低头看下去,大约十来分钟后合上了手里的东西。

  “没想道终于还是走到这一步了……”郑国元感叹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