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_分节阅读_第403节(1 / 2)

  “干煎带鱼?呵呵,今天有口福了啊!”果然不出所料,靠走廊的门开着呢,媳妇正在厨房里忙活着,已经煎好的带鱼黄灿灿的放在碗里,还有两块在锅里发出滋滋的声响。

  “快去洗手,马上就吃饭了。”何骁家的见丈夫回来了,连忙对他说道。

  何骁绕过媳妇身边朝里走去,脱下外套挂在卧室的衣架上,顺手又把包给挂了上去。

  儿子正在自己小房间里看小人书呢,何骁乐呵呵地过去一把抱住他,小家伙挣扎着有些不情愿,可哪里逃脱得了老爸的“魔爪”?何骁和儿子亲热了几下,故意还用脸上的胡子扎了儿子脸蛋,气得小家伙哇哇大叫,直喊爸爸坏人。

  “走走走,洗手咯,吃饭咯!”何骁大笑着抱着小家伙去卫生间洗了手,然后带着他回到厨房。

  厨房也是餐厅,媳妇已经把鱼全煎好了,一张折叠的桌子打开,三菜一汤已经放上,媳妇摆着筷子,何骁拿起碗盛饭,弄完后挨着媳妇坐下。

  一家三口吃起了晚饭,刚吃没几口门口就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老三!老三!”

  “哎呦,二哥,你怎么来了?吃了没?一起吃点?”抬头一看,是老二何伟来了,何骁连忙起身招呼。

  媳妇放下碗筷喊了声二哥,小家伙脆生生地也喊了声二伯,何伟笑眯眯地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对何骁夫妻道:“我吃过了,你们吃你们的,我找你有点事。”

  “那行,你进屋坐会,我马上就吃完了。”

  “算了,我去楼下等你吧,顺便抽支烟。”何伟迟疑了下伸手朝外指了指,何骁也不在意,反正自己兄弟又不是外人,当即应了一声,等何伟出去后继续加速吃起了饭。

  几口把饭吃完,倒了杯水冲了冲碗喝掉,何骁起身回房拿了烟、打火机和钥匙,对媳妇说了一声就出去了。

  到了楼下,何伟正依着前面的墙角抽烟呢,听到脚步声见何骁来了,他转身一瞧顺手掏出烟递了一支给何骁。

  “找我有事?”

  “嗯,聊聊。”何伟点点头,抽了口烟问:“就是公司调整的事,这几天你考虑的怎么样?”

  “二哥你呢?”何骁没回答,反问道。

  何伟皱着眉头想了想,叹了口气:“我就是一直下不了决心才来问你,要是定了还找你干嘛?”

  何骁点点头,也不说话,哥俩默默抽着烟,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何骁把烟头往地上一丢,抬脚踏灭。

  “二哥,说实话我打算报名。”

  这话一出,何伟愣了下,打量着何骁:“你真打算好了?这可是个苦差事,而且你可别忘了要是去的话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考虑好了。”何骁点头道:“这次公司对分公司进行大调整,上次开会你也参加了,以后集团的战略和以前不一样了,依我看将来分公司的重要性不比总部差,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我想试试。”

  “机会是不是暂且两说,可一去至少三四年,你孩子还小呢。”何伟忍不住劝道,说到这他又道:“去了外面看着不错,但这一去这么久,一年到头回来不了几回,我就怕两地分居和你两口子的感情出问题,而且孩子也这么小,这么一离开等回来你家小子说不定都不认识你了。”

  “你可别头脑发热一冲动,这两天我一直在琢磨这事,回过头来想想其实留在总部也不错,各业务部的架子不都在么,这次是实施分公司和业务部并存,不是要直接取消业务部。再说了,在总部的机会不比出去的少,说不定还大些呢。”

  “我知道,我也这么想过,但我还是想试试。”何骁认真道:“从一分厂到现在的集团,我也算是司特的老人了。可这么多年虽然干的不错,却没有真正独当一面的机会,这次集团调整我还是想试试,行不行试过了才知道。话再说回来,你不去也好,我们兄弟俩一个在集团一个在分公司,相互也能有个照应,你觉得呢?”

  何伟一时间没说话,静静考虑着,过了好久叹了口气点头表示老三这话倒也没错。

第777章 未来

  司特的规模已经不是最初的时候了。

  现在的司特除金陵的总部外,在全国各地主要城市都有分厂(分公司)。

  其中产品分为两大类,也就是饮料和方便面。

  前不久,集团内部已经成了饮料事业部和方便面事业部这两大事业部,随着两大事业部的组成,司特的管理结构开始调整,产业线上所有分厂(分公司)按产品类别的不同重新划分,归于事业部管理。

  今年年初,宋援朝就和孙耀良等人私下沟通,准备根据集团事业部的调整进步对销售公司也进行调整。

  销售公司调整重心就是从原来的公司下属业务部结构直接下沉到地方,在各省成立独立的销售分公司,协助两大事业部对集团产品进行全面销售网络的覆盖,整合整个销售模式。

  孙耀良管理的销售公司是集团主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整个集团的销售业务。一直以来,销售公司从一分厂时期成立之初到现在都是围绕总部的扩张在同步发展,如今销售公司各业务部比较完善了,全国包括本地市场一共划分为八个业务部,每个业务部分别负责一省或者两省的销售业务工作。

  但现在不同,根据目前情况,宋援朝决定直接把八大业务部下沉到地方,换而言之就是在全国各省设立省级的销售公司,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由业务部进行统管销售,通过地方的各级代理商执行销售策略。

  这样一来,原本在总部的业务部就成为了省级销售分公司,省级销售分公司一般常设在所负责市场区域的省城,各省销售分公司内部再按照省内市场情况进行细分,逐一设立对应的业务口和责任人。

  这个做法有明显的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通过省级销售分公司的设立进一步深入市场,跳过传统额代理商(经销商)直接控制销售终端,并且在市场变化的时候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和执行度。

  这几年,司特在不断扩张,但同时其他同类企业也没闲着,现在市场上无论是饮料行业还是方便面行业,无数品牌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市场的竞争力度也越来越大,相互之间的争斗也越来越激烈。

  要想以前那样,光靠电视、报纸上打个广告,在广告里留个电话什么,就能有无数客商自己前来进货,甚至排着队伍直接带着现款到厂门口等着拉货的现象渐渐少了,市场的改变和营销策略的不同已经使得销售手段也要进行相应的变化。

  再加上宋援朝一直对孙耀良说过的一句话,就是“渠道为王”,销售公司作为司特的重要部门,承担着整个集团几乎全部的销售工作,它的重要性是非常巨大的。

  老一套的销售手段会随着市场变化而逐渐淘汰,新的销售模式必须快速跟上。何况两大事业部的成立后,销售公司承担的任务将更重,如果仅仅还是靠以前用业务部的方式来统管销售,宋援朝是绝对不看好的。

  这一次销售公司调整,并且在全国各省直接设立销售分公司,看起来仿佛换汤不换药,可实际上这样的操作是要把司特的营销触角深入到市场的每个角落,尤其是跳过传统的销售渠道,直接控制住销售终端。

  这种做法倒和最初宋援朝在一分厂弄出来的直供销售有些类似,但又有着不同。但不管怎么说,最终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渠道!渠道!渠道!

  一家公司的销售渠道或者说销售网络是公司的命脉之一,后世的董小姐之所以能把一家企业做的这么大,自己成为中国最著名的企业家之一,她除了在产品上下功夫外,还和她销售出身有着莫大的关系。

  在各大企业中,董小姐的公司或许不是最强的,产品也不是最先进的,但不能否认她所掌控的公司在销售渠道是最完善的,对市场终端的控制力度上是最强大的。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缘故,她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成为著名的企业家,这点不能不让人佩服。

  宋援朝这一次对销售公司动手的真正原因也是如此,何况宋援朝很清楚,目前的市场竞争还远没到最严峻的时刻,别看现在市场上各类产品你来我往,相互间竞争热闹非凡,但现在都是国内自己的品牌的争夺,真正的国际大鳄还没下场呢。

  等到再过几个月,明年二月份的时候,申美就会成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