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_分节阅读_第370节(1 / 2)

  青年人就业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几年前是知青返城,大批的知青涌入城市,造成了就业难的问题。

  虽然地方各部门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再加上知青个人家庭的一些解决办法,其中就包括父母提前退休,子女顶替工作的方式。

  可这样的方式只是解决一部分而已,依旧有大量知青没有工作游荡在社会上,这些人无所事事又没有收入,从而产生了治安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导致了去年大台风现象。

  现在知青就业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一方面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方安置工作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是改革开放后个体经济的蓬勃发展。

  但说全部解决这句话谁都不敢说,只能讲情况好转了许多罢了。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届毕业生的工作问题又冒了出来,就像宋援朝刚才所讲的那样,去年164万高考生录取的比例不到30%,那么剩余的70%多落榜生除去部分复读再考和考入中专之外,其余年轻人依旧面临就业难问题的困惑。

  司特公司的情况林道远知道,这几年司特公司发展的很快,成绩着实让林道远欣慰。

  当初力排众议让南都一分厂合资,没想到宋援朝如今给了他一个惊喜。

  这些日子,司特在全国火红一时,由于司特产品在全国的大卖,金陵这个城市包括苏省的名气也被外人所知,作为地方干部,林道远是很高兴的,也乐于看到这样的结果。

  司特的发展迅猛,从而导致了人员的急缺,宋援朝在这方面也花了不少精力,想了不少办法。

  其中搞中专技校就是一方面,这个林道远很清楚,此外司特还解决了不少社会青年就业的问题。但现在,司特因为企业性质的原因又碰上了这方面的难处,作为宋援朝的老丈人,他对自己这个女婿还是很了解的,如果宋援朝不是没有办法是不会来找自己求助,而且这个事从根本来说对司特对社会都不是什么坏事。

  但从林道远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却不是那么简单,关键是之前从来没有这样的方式。

  一直以来,工作都是分配制,哪怕改革开放后同样也是如此。招聘应聘,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充其量有些机关部门或者大型国企在院校看中那位同学派人过去考察一番,然后以组织的名义和对方谈话,争取对方的意见然后实施调动手续。

  社会招聘是这两年刚刚出现的,效果并不好,宋援朝说过如今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没改变,铁饭碗是大家的首选目标一点都没错,对于司特这样的合资企业的合同用工,许多从内心是排斥的,觉得不是铁饭碗的企业靠不住。

第716章 嫁妆

  一个新的事物出现,必然会引起许多反应,林道远要考虑其中可能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他沉思了良久,这才对宋援朝说道:“这个事得慎重,这样吧,我这几天和几位同志沟通一下,听听大家的意见,如果有需要的话你们司特方面可以做个具体的方案出来让大家讨论讨论。”

  宋援朝一口答应,校园招聘在目前只有相关单位和企业才有,而且是很小范围的。像司特这样的企业进行校园招聘可以说是开创性的,这是一个大事可不是小事,哪怕是林道远也会顾忌到一些问题,自然需要讨论才能给宋援朝接过。

  宋援朝笑眯眯地变戏法似从口袋里掏出一叠资料递了过去,林道远接过看了一眼先是一愣,接着就笑骂起来:“你小子是不打无准备之仗呀,连这都准备好了?”

  “呵呵,瞧您说的,这也是为了工作嘛。”宋援朝笑道,林道远翻阅了下宋援朝做好的资料,看了看上面写的非常详细对招聘工作的需求、对象、岗位、薪资待遇等等内容。

  大致看完后,林道远合上抬手在这份资料上拍了拍:“先就这样吧,回去耐心等着,有结果了告诉你。”

  “谢谢爸,这个事就拜托您了。”宋援朝起身说道,他知道林道远忙的很,接下来还有工作要处理就不再打搅他了。

  离开书房后,和陈玉琴又闲聊了会儿,等时间差不多了这才告辞离去。

  一周之后,林道远的秘书给宋援朝打电话,告诉他关于校园招聘的方案得到了通过,教育部门配合司特公司会在毕业后的某日进行一次招聘活动,希望司特公司做好准备,和教育部门进行沟通,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得到消息后,宋援朝立即就把应安妮给找了过来,还有老汤等人。

  这件事他准备让应安妮全权负责,老汤作为她的副手协助。此外公司行政部门和劳资部门,包括生产、销售等各部门进行全力配合,抽调部分人员由应安妮统一安排招聘活动期的任务工作。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宋援朝也能理解,现在的高考和后世的不一样。现在高考志愿填写是在高考之前,考生根本不知道自己考分的情况前提下进行填写志愿。

  而在后世,这个程序得到了改变,高考成绩出来后再填报志愿。两者之间的不同是有着很大区别的,也算是时代的一个进步吧。

  所以教育部门这次把活动时间定在了毕业也就是高考结束后的某日,这样的话一些自觉得考不上的学生们会对这个活动产生兴趣,这样安排对于教育部门和司特方面来说都是有利的。

  司特公司这次活动可以说开创了一个企业在校园进行招聘的模式,先不说它的效果如何,从这个活动本身而言是有巨大意义的。

  就在司特方面紧锣密鼓地进行准备和宣传的期间,远在大洋彼岸的张勇面临了人生的新的选择。

  “勇哥,你真要娶那个小鬼子姑娘?”谢正良问。

  “怎么说话呢?不会说话就把你臭嘴闭上!”不等张勇回答,一旁的范保国就出声了:“什么鬼子不鬼子的,由香这丫头人怎么样你不清楚?她妈妈可是当地人,从小又在这里长大,和那边又有什么关系?再说了,要不是由香帮忙,我们能这么快拿到身份?又能在这里稳定下来?这一年她帮了我们多少忙你自己算算,兄弟,做人要知恩!要图报!这样不上路以后别和人家说你是我兄弟。”

  “我……我说错了还不行……”被范保国一顿骂,谢正良连忙涨红着脸道歉:“我嘴臭,没把门,以后保证不再说这个词了。”

  说着,谢正良抬手朝自己嘴巴抽了两下,内心忐忑不安地看向张勇。

  张勇瞪了谢正良一眼,开口道:“以后见着由香要喊大嫂,再胡说八道小心老子抽你!”

  “是是是,我记得了。”张勇这么一骂,谢正良反而松了口气,连连点头。

  点上烟,张勇抽了一口叹道:“由香这丫头的心思我明白,这么久了,我的心也不是石头做的,而且人家也帮了我们这么多忙,小范有一句话说的对,知恩要图报。”

  “再说了,我和晓芸的事早就过去了,人嘛总要向前看,不能总活在回忆中。这些天我仔细想过了,找一个爱自己的人也是一件好事,再说由香也不差,性格好又贤惠,未来一定能当个好老婆,既然人家小姑娘都不嫌弃我这样的人,我有什么不答应的理由呢?”

  “我觉得勇哥说的没错,由香……不!大嫂的确不错,能娶了她是勇哥的福分。”范保国在一旁表示赞同,谢正良同时连连点头称是。

  张勇笑笑没接话,起身说了一句这事就这么定了,反正他们也没亲人在这边,婚事的安排就按照由香家的来。

  由香家的人口也简单,除了父母就舅舅家那边的亲人,而且他们一家早就西化了,西人结婚也没那么多麻烦,就是领个证再去教堂走一下程序完事。

  张勇和由香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正如张勇说的那样,由香是一个不错的女孩,年轻、漂亮、贤惠,他这样的人能讨到这样的老婆算是烧高香了。

  再说,经历一年,张勇也慢慢想开了,如果说他心里没有李晓芸是不可能的,这份感情恐怕一生都会伴随。但张勇和宋援朝不一样,从小到大的生活经历让张勇能拿得起也放得下,他虽然爱李晓芸,可他也明白这辈子是不可能和对方有什么关系了,而且因为之前事离开了故乡,未来什么时候再能回去也是未知。

  张勇想通了,之前的那份感情他会埋藏在心底,可生活还是要继续。他总不可能一直单身一个人吧?从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家后,由香和她的家人对于自己的帮助极大,而且他也看得出来由香是喜欢自己的。

  一个这样的女孩喜欢自己,而且鼓起勇气向自己表白,张勇实在没有拒绝的理由。

  他刚才和范保国他们说,找一个爱自己的人当老婆是件好事,而在他的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当和自己爱的人再也没可能的时候,一个爱自己的人在眼前如果错过了恐怕会是自己未来一辈子的遗憾。

  望着窗外的风景,张勇深深吸了口气,把手中的烟头丢进了烟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