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_分节阅读_第233节(2 / 2)

  至于奖金问题,这虽然是属于一分厂内部的规定,可在南都整个体系中的确有不合适的地方,这方面宋援朝也会注意,回去后看看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来解决,既不能伤了一分厂职工们的心,同样也不能让南都总厂这边难做。

  对于宋援朝主动承认错误江大海表示很是满意,此外针对宋援朝的态度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在江大海看来,其他的都还好。其中奖金问题他可以以一分厂独立核算的由头安抚一下总厂这边,但希望一分厂那边不要做的太过,两边的差距不要太离谱,要不他也不好和下面交代。

  至于对外销售模式,江大海也说了他的态度,兄弟企业的关系固然要维护,但一分厂的效益也要考虑,在这个前提下销售模式还是有保留的可能,再说了目前采取这个模式的不仅是一分厂,不还有泉林和优民厂么?所以在这点上,江大海个人还是支持宋援朝的。

  对于江大海的这些表态宋援朝表示非常感谢,同时也顺便拍了拍江大海的马屁,让其心情大好。

  “今天让你过来就是给你聊这些事,顺便提醒提醒你,小宋呀,你干的不错,非常有能力,我个人认为以后南都就得靠你这样的年轻人。”江大海又点起一支烟,边抽边说道:“我这个年龄也五十好几了,在这个岗位上干不了几年。小宋,你马上就要三十了吧?”

  “今年虚岁29……”宋援朝微笑着回答道。

  “29岁呀,真是年轻呀,想我当年……”江大海目光中露出了想当年的回忆,叹了一口气道:“这一晃就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从一个年轻人成了老头子了……”

  “您不老,您这个身体完全可以多干几年,为工作多奉献呢。”

  “哈哈哈,你小子,这话我爱听。”江大海笑着点头,接着说道:“我今年53了,再过几年差不多就退居二线了。你今年29,就算等我60岁退休你也才刚满36岁。一个青年干部36岁正是最好的黄金时期,也是挑大梁的年龄,小宋呀,我对你的期望是非常高的,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我个人非常希望等我退下来的时候由你来掌舵南都……”

  宋援朝脸上露出惊喜和不可置疑的表情,双手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往哪里放,这些表情动作落在江大海的眼里,江大海心里很是得意。

  毕竟是毛头小子,自己这么一忽悠宋援朝还当真了?他刚才说的许多话看似和宋援朝掏心窝,可实际上半点含金量都没。

  尤其是话里注意一点,那就是江大海几次提到“个人希望”“个人觉得”这些话,这些话有着深意啊,个人嘛就是个人的意愿,可许多事的决策往往是集体决定,个人意见仅仅只是参考而已,这句话分明就是江大海给自己留的余地。

  至于宋援朝表面上感动万分,可心里也清楚的很。江大海故意给自己画饼无非就是想让自己放松警惕,同时对他心存感激而已。

  如果换一个人说不定就信了江大海的鬼话了,可宋援朝是什么人?要论办公室玩这套他可绝对不输个江大海,一眼就看穿了江大海的用心。

  配合着江大海说了一通感激的话,宋援朝知道接下来江大海就要图穷匕见露出真面目了,那么他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呢?如果宋援朝没猜错的话,江大海是打算把手伸到供销公司,借之前的敲打把宋援朝好不容易搞起来的销售公司归为他的管理之下。

第466章 条件

  果然不出所料,接着江大海就谈起了这个问题,他对宋援朝说一个单位两套供销系统是很不合适,尤其是不利于单位内部的团级。

  不过考虑到一分厂之前的实际情况和现在的销售局面,如果把销售公司直接归由总厂管辖,对于宋援朝和一分厂又是不公平的。

  毕竟他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也有了卓有成效,而且从企业改革的方面来看,宋援朝搞销售公司也是为改革走出一条可行的道路,他在销售公司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管理方式从实际来看效果显著,这点是让江大海非常欣慰和惊喜的。

  可就算这样,销售公司独立在南都供销系统之外依旧是个大问题,江大海个人觉得还是应该把销售公司纳入南都供销系统之内更好。

  “小宋呀,你不要有太多的想法,厂里这么考虑也是为了你好,你毕竟年轻,有些问题不能光看表面,许多事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作为你的上级领导,对于你这样的年轻干部也是因为爱护角度出发才这么考虑……”

  江大海语重心长地说道,宋援朝露出了深思的表情,想了想点了点头。

  “大海书记您这些话倒是我之前没有考虑过的,我承认在这方面我有些大意了,现在厂子里对于这个问题有什么解决方案呢?”

  胳臂拧不过大腿,宋援朝心里明白江大海想干嘛了,江大海是南都的一把手,宋援朝只是一个排名靠后的副厂长,两人在企业内部的地位不相当。

  何况和在南都多年的江大海相比,宋援朝在南都并没什么根基,既然反对无效,那么也没必要说反对的话,这反而会把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当宋援朝问出这句话后,江大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似乎是对宋援朝的知趣很是高兴。

  “小宋,我刚才说过,对于这个事绝对不是针对一分厂,更不是针对你个人,这是出于对你的爱护。”

  “我明白,大海书记您的话我心里明白,我在我们南都是个新人,如果不是您的重用和支持我也打不开一分厂的局面,您比我年长许多,是长辈,对于我这个晚辈的爱护我向来是非常感激的。”宋援朝真挚地回答道。

  江大海见火候差不多了,最终拿出了他的方案。

  按照江大海的意思,宋援朝在一分厂的所有政策可以继续下去,对于外面的非议江大海可以帮宋援朝挡住,就连销售公司这个独立外南都供销系统的三产同样可以继续存在,一切按照宋援朝的思路去管理和经营。

  但是有一点,就是在销售公司方面,实际的管理和经营可以独立,可必要的归纳于同一系统还是必须的。所以总厂这边会根据实际情况从供销科调一个副科长和几个供销骨干去销售公司担任重要职务,以提升销售公司的专业力量,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加强销售公司和总厂供销科的紧密联系,从而把两者纳入同一个供销系统之内。

  这样的办法是最合适不过的,既然都在同一个系统了,那么自然就没人能说闲话了。

  当宋援朝听完江大海的方案内容后,当即沉思了起来。

  别管江大海话说的多么漂亮,可其最终目的就是想把销售公司占为己有。

  江大海在南都这么多年,稳稳坐在一把手位置又这么久,他可能是庸人么?如果是庸人的话早就被顾平压的气都喘不过来了,哪里会是现在这个局面?

  宋援朝私下搞销售公司,一开始江大海的确没有在意,原本一分厂的供销就脱离在南都的供销系统之外。可随着销售公司的建立和一分厂在销售方面逐步打开局面之后,江大海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分厂销售公司发展的实在是太过迅猛了,仅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销售公司居然膨胀到现在的程度,而且目前销售公司搬离一分厂,在其他地方设置办公点和建立总仓,这样下去用不了一年这个销售公司不得从规模上超过供销科了?

  南都的供销系统一直是被江大海把握着,供销副厂长付庆红是江大海的左膀右臂,直接帮江大海把控着供销科大权。

  虽说供销科长是厂长顾平的人,可在供销科内部付庆红的权限还是要大于科长的,再加上两个副科长同样属于江大海一系的人马,从这点来讲江大海明显占了上风。

  所以当江大海察觉到宋援朝的销售公司对南都供销系统有所威胁的时候,他顿时就坐不住了。

  为了把威胁扼杀在苗头,江大海果断出手,找了个理由让宋援朝过来谈工作其实真正的目的就是插手销售公司。

  江大海用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和供销科一样,先确定销售公司在南都供销系统的定位,随后往里面掺沙子。

  他打算把现在的供销科副科长之一从供销科调任至销售公司,再安排两个人过去,这一步棋直接就从上至下牢牢控制住了销售公司,从而避免了未来销售公司脱离掌控的可能性。

  要知道目前销售公司的经理是孙耀良,可问题孙耀良其实不属于真正的南都人,他和宋援朝不同,他是作为京师大学大四学生来实习的,并不属于南都的编制,宋援朝任命孙耀良当经理只是一分厂内部任命,在实际上这个经理只是个名头罢了。

  供销副科长调任至销售公司,不等于直接就占了孙耀良的位置?这点宋援朝是绝对不接受的。

  “大海书记,准备去销售公司的是那位同志?”宋援朝问道。

  “这个还没确定,需要上厂会讨论,不过我个人觉得供销科的许伟许副科长应该可以胜任。”江大海回答道:“许副科长可是老同志老供销了,他去了销售公司也能给你帮不少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