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_分节阅读_第86节(1 / 2)

  “伯父,这大过年您没出去?”帮林道远点起烟,宋援朝挥灭火柴把火柴梗丢进面前的烟缸问道。

  “今天都初五了,该去的早都去了,该来的也都来过了,你小子算是赶了个晚集。”林道远的心情不错,笑着和宋援朝开了句玩笑。

  宋援朝也笑了起来,的确如此,像林道远这样级别的干部大过年的怎么会不忙呢?人情来往都是免不了的,也亏的自己今天才回来,如果早回来几天恐怕家里也没这么清净。

  “这次回去忙了不少事吧?”抽着烟,林道远看了眼宋援朝问。

  “嗯,处理了些私事,还去之前的厂子看了看,另外就是走访些亲友什么了。”宋援朝有些不明白林道远所指,之前刚进门时候林道远客套地问了几句,可现在怎么又问起来了?

  “我看远远不止吧。”林道远淡淡说道,神色中带着意味深长,他向摆在茶几上宋援朝送他的那块电子表看了眼:“你小子回去才几天功夫?这回来又是衣服又是电子表的,对了,居然还有墨镜?我问你,你是不是早就盘算好了?这次回去就是弄这些玩意的?”

  林道远的话让宋援朝迟疑了下,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你前面说的那部电视剧我知道,电视才刚放了没多久,你的速度倒是快,这一转眼的功夫就把东西给弄出来了,如果没有预谋的话你以为我会信?”面对宋援朝,林道远也不打埋伏,直截了当地问。

  宋援朝苦笑了下,他能忽悠得住别人,可对于自己这个老丈人却根本就忽悠不住。林道远何许人也,经历过旧社会,经历过战争,又经历过运动,说句“身经百战”毫不为过,对于人心洞察哪里是普通人能比的,何况在之前自己在沪海的那些老底早就被林道远摸得一清二楚了。

  不过宋援朝来前也是有准备的,他知道有些事瞒不过林道远,当即就细细解释了起来。

  当然宋援朝也不可能完全实话实说,更不可能告诉林道远他早就知道那部电视剧会在这时候播放,这种话和李大琪他们说说还行,在林道远面前说这些根本不可能过关。

  宋援朝的解释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当他看到这部片子出来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电视里的装束穿着会给国内民众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由于校办工厂的原因,宋援朝虽然现在离开了,可依旧对厂子有着感情和牵挂,而且那时候他正好委托厂子里的老师傅帮忙给林道远和陈玉琴订制衣服什么的,灵机一动顺手就让老师傅们按照电视里的样子赶了几件样品出来罢了。

  在宋援朝看来,这是一个机会,如果一旦这些款式流行的话也许是厂子壮大的一个良机。而且现在自己的好朋友就在厂里当副厂长,他进厂是宋援朝安排的,这些日子为了厂子后续的经营一直犯愁,这次回去他们聊了很多,宋援朝也给他提了不少建议,而做喇叭裤什么的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这墨镜和电子表又是怎么回事?”林道远问道。

  “这墨镜、电子表都是我朋友从羊城带回来的,您也知道羊城离的香江近,那边舶来货可不少,这次回来就给我带了点东西,对了,还有这个呢。”说着,宋援朝从边上包里掏出一个计算器递了过去:“这是东瀛的计算器,不过这是我用来送别人的,您和伯母这玩意也用不上,所以刚才就没拿出来。”

  看到计算器,林道远接过把玩了下,刚才有些严肃的表情渐渐缓和了下来。

第176章 新货

  “援朝,你是一个有想法也有能力的人,这是你的优点。”林道远神色缓和下来说道:“可你的缺点也很明显。”

  见宋援朝有些不解地看着自己,林道远语重心长道:“你这小子的胆子太大,不是说胆子大不好,但在许多情况下胆大就代表着不稳重,容易出事。”

  抽了口烟,林道远语重心长道:“上面现在有个论点,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既然是摸石头过河就表示这河里的水深不深,水流急不急,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上面同样不知道。”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许多事要去做,可同样也要小心谨慎,不能操之过急。你是经过那个时期的,许多事表面上看是好事,可一急好事就能变成坏事,所以你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我明白了伯父。”虽然林道远的话有些保守,可宋援朝却清楚林道远这么说是为自己好,如果不是很亲近的人林道远也不会说这样的话。

  在新的事物改变和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会有着许多矛盾的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其中的阻力是寻常人所不知的。

  林道远是改革派,但他属于改革派中的温和派,一方面他赞同改革开放,另一方面也担心改革中的操之过急和步子迈的太大容易出现问题。

  这其实在上次林道远和宋援朝的对话中就能看出,林道远不属于激进派,他的态度是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他内心担忧一旦操之过急的话会导致许多问题的产生,尤其是宋援朝和他聊过的关于企业在改革开放中所面临的那种可能发生的问题,更令林道远担忧。

  “从个人来看,你的想法还是不错的,也许你的判断是对的,但是你这么做就成了时代的先锋,你知道接下来会面临什么样的结果么?”林道远略有担忧道。

  林道远不是普通的干部,他是具有高等学历的高级干部,思想并不僵化,对于新兴事物也比常人容易接受。可恰恰如此,林道远才清楚传统的力量有多么强大,宋援朝弄出来的夹克衫和大衣也就罢了,但这些喇叭裤什么的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叛经离道,完全脱离了人们原本的审美观念。

  当然了,林道远也知道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些他们会更容易接受,而且宋援朝预判的流行也很有可能产生。可正是因为如此,接下来在这种改变过程中遭遇批评的可能性也就更大,而一旦有人知道在这个事上宋援朝是起头人的话,那么对宋援朝个人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件事既然让沪海那边做了就做了吧,总有会开先河,不过接下来的事让别人去办,如果让人知道你和这事有关我担心会有人用这事做些文章。援朝,你现在是大学生,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学业,这点我之前记得和你提过,所以我希望你能牢牢记住。”

  林道远的这番话让宋援朝若有所思,他起初的确没想到这些,林道远提醒的很对,在改革开放浪潮初起的时候,有些事还是越低调越好,幸亏他早就做出了安排,要不然说不定真会落在风头浪尖之上,如果是这样的话对宋援朝不是什么好事。

  除去社会的舆论,还有学校内部,别忘记赵明磊这家伙还和一条毒蛇样一直死死盯着自己呢。

  对于赵明磊,宋援朝当然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他可不会被人抽了一耳光再把另一边脸凑上去。之前不和赵明磊计较,那是宋援朝的大度,而自从新年晚会那件事出了之后,宋援朝早就暗暗打定了主意。

  点点头,宋援朝表示自己明白林道远的用意,会注意这些的,听宋援朝真心诚意地回答,林道远脸上露出了笑容,接着和他聊起了其他话题,一时间客厅里的气氛轻松了许多。

  由于还没开学,从林燕出来后宋援朝径直回了自己的四合院,第二天一早宋援朝就打电话给了罗阳,得知宋援朝回来后罗阳很是高兴,大栅栏那边因为新年缘故暂时还没开门,宋援朝去罗阳家见他也不方面,想了下就让罗阳来四合院碰头。

  怕罗阳找不到地方,等时间差不多了宋援朝去街口接他,刚站了没一会儿远远就看见罗阳骑着自行车到了。

  “新年好!”

  “新年好啊!”

  两人笑着问候了声新年,罗阳下车推着车和宋援朝走进了胡同,没几步就到了四合院门前。

  “这是谁家的院子,看起来很不错啊!”进了院门,罗阳打量着里面饶有兴趣地问。

  “呵呵,我的院子,去年买的。”对此宋援朝也不隐瞒,笑着回答道。

  “你的?”罗阳先是一愣,接着见宋援朝不像是开玩笑,当即有些意外道:“好小子,你可以啊,不声不响地就买了这么大的院子,这院子买下来可不便宜吧?”

  “还成,花了8200,这点钱对你来说也不算多,你也可以找时间去寻摸一套。”宋援朝笑呵呵地说道。

  “说的轻巧,8200呢,可不是小数,再说我家有房子住,外面也有一套小院子,虽然不能和你的比,可住人怎么说都足够了,花这么多钱买个院子何必呢?”罗阳撇撇嘴如此说道,一副漫不经心的表情。

  “别怪我没提醒你,现在无论是院子还是其他房子价钱都不高,你手上又不是没钱,大栅栏那边这几个月赚的钱够你买好几套了,趁现在这个机会多寻摸几套放着,包括你在大栅栏那边的店面也是,如果方便就直接买下来,等过上几年我保证你不后悔,到时候非得谢谢我不可。”

  宋援朝特意提醒了罗阳一句,如果他不问这院子宋援朝自然也不会说,可今天他问了宋援朝如果不提醒那就是没尽到朋友的义务,不管怎么说,现在宋援朝和罗阳也算得上是关系不错的朋友了。

  微微停了下脚步,罗阳若有所思点点头:“你这么说倒也是有道理,这事我还得真的要琢磨琢磨。”

  宋援朝笑笑也不再说什么,招呼着罗阳把自行车在院子停好,然后两人一前一后去了改成书房的西厢房。

  进了西厢房,屋里生着炉子温暖如春,宋援朝和罗阳把大衣脱下在房门边的衣架上挂好,然后直接坐了下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