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风浪越大37(1 / 2)

某知名卖鱼大佬曾经说过:风浪越大鱼越贵!

而放在家族投机,说好听点吧...在家族投资这件事情上面,也是这么个概念。除了弘农杨氏这种顶流有些buff加成之外。

高风险高回报属实也不是乱说。

只不过因为我们是上帝视角,是后人的视角...所以看事情没办法特别的公允,我们跳到局内,以当代人的眼光去看,看法就会完全不一样。

袁曹内战直到202年袁绍本人暴卒之前,没有人相信曹操会赢...

在袁家兄弟内斗了这么多年的情况下曹操才以坐山观虎斗的卑鄙手段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不是曹黑,这段可以细看武帝纪)

而在丕植内战的事情上面吧,其实也是一样。

我们看上去好像是杨修big胆,居然跟曹植。

可真实情况却是,绝大部分人都觉得曹植会赢,曹丕的身边仅有寥寥几个宗室的支持,其余的全都是颍川士族。

而曹植的背后有绝大部分的宗室、外戚丁家、河北士族清河崔氏等人的支持,最最最最要命的一点,曹操迁都了。

这个迁都也不是薯粉最爱吹的“关羽把曹操打的迁都了”。

而是正史之上的,曹操本人远离了许都,把自己的政治中心迁徙到了邺城,远离了老股东颍川士族。

所以荀彧会反对。

你离颍川越远,颍川的影响力就越弱。(在颍川好歹人家还有些私兵佃户,也方便颍川士族安排你)

原本手里就没有兵权,你再跑去邺城...我们就跟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荀曹二人会在迁都的问题上杠上。

完整去讲。

就是曹操凭借着颍川股东和沛国三姓的投资,在袁绍的默许之下变成了一个军阀,相当于是做袁绍的小弟,属于袁绍势力的一部分。

后来曹操逐渐做大以后开始野心膨胀想单干,尤其是收服了几十万黄巾军以后开启了屯田,有了粮食和兵丁。

且袁绍集团内部有颍川人和河北人的内斗...

颍川人跟曹操,也跟袁绍...

但是曹操这里看上去相对更好,颍川完全执政,宗室只有兵权...

地盘和资源越来越多,导致曹操开始想自立门户,他要迎接刘协也就是汉献帝以后单干。最早的时候提出“奉天子以讨不臣”的人还是自己的外戚家,曹操的原始股东丁冲。(丁冲:丁仪的父亲,外戚丁家人,连年战乱曹操严令禁止酿酒的情况下,这人还敢酗酒....因为这是媳妇家的人,还是股东...所以他儿子丁仪敢跳出来掺和夺嫡的事情,而且这一章全是正史,非本人杜撰)

最早提出奉天子以讨不臣的人是丁冲。(因为曹丕上位导致史料对丁家人的功绩和作用删减太多,只能从魏官方史料之外去看丁冲的事迹)

而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是罗老师作为真曹黑..尬黑人家...

谁诸侯混战的时候,喊着口号说:我们要挟持天子,我们要号令你们这群不服朝廷管控的军阀....谁脑子抽了这么做自己家公关的?

而袁曹内战之前我们说过了。

曹操赢了,他要开始跟股东一起分配更多的利益。

只不过吧,曹老板本人玩赖了...

他不喜欢颍川股东了,颍川这些年以荀彧为首攥着录尚书事这么久,太强了...相当于公司的人事都是他荀令君安排的!

我不想被颍川控制,所以我得走,我要迁都去邺城,后面称公我要做魏公,再往后我要做魏王(因为在邺城,所以是魏公...如果在颍川,或许可以叫宋公,或者宋王...)

颍川人反对吧,也不是说你要称公的事情。

你后面称王吧,违背了白马之盟,我们面子上肯定是要三连一下的,但是你称公你可以在颍川啊,你跑邺城去做什么。

曹操嘴上喊着袁绍的地盘不错,比许都大更适合做都城。

可实际上也就是混得好了,不受老股东控制了,上岸第一剑要砍意中人来了...

曹操本人一直都在坚持宗室统兵,他也不相信士族。

曹操还在坚持唯才是举,以寒门和一些有能力的庶民...你们能凭借着军功和一些本事,得到提拔和任用,以此来作为宗室的候补力量,制约士族。

曹操也知道颍川首鼠两端,跟袁绍也行,跟我也行。我和袁绍内战的时候你们私底下通信合计,互相保全,谁赢了你们都能继续玩下去。

这我能和你们继续玩下去的?

不行,我得走!

我要远离颍川,制约荀彧,不再被他们控制。

所以迁都、称公的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

关羽打的曹操要迁都那是纯粹胡扯,曹操本人早早就跑到邺城去了,人家早就不在许都了,许都里面就剩下个刘协...

迁徙刘协走,就相当于彻底不跟颍川人一起玩了...

所以关羽北上的时候,司马懿作为颍川人的盟友对于迁走刘协的事情也是代替大哥颍川股东表示反对。

这里面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是曹魏的内政,也就是内部结构的问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