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出个门,都得畏畏缩缩!(2 / 2)

想到这里,蒙天赐拿定主意,不再犹豫。起身后,回到自己房间里,将书架上的一个朱红匣子揣进怀里,小心翼翼避开宅中佣人,趁着没人发现,偷偷从后门溜了出去。

............

与宋家相隔不算远,步行过去约莫四十来分钟。

一路上挑着小路走,倒没遇上多少人。

虽说蒙天赐不在乎别人看法,但若是路上被人指指点点的话,就怕会生出些幺蛾子。

好在,一路顺遂。

终于,挂满白色经幡的宋家宅子出现在蒙天赐的面前。

大门敞开着,两侧挂着白色灯笼。进进出出的人不少,流露出悲伤的却没几个。

他们只管将意思送到,至于心意,根本不重要。

吊唁,拜的是宋家这门大户,而不是宋阶这个早逝的少年。

“我能进去吗?我想拜祭一下宋阶。”

“您是?”

“我是宋阶的同窗,也是他的朋友。”

“好,您请进……”

宋家的门房换了人,迎客的佣人并不认识蒙天赐,只当是个普通同学,将蒙天赐迎进家中。

灵棚搭在前院正堂前,进门走几步就能看到。灵棚两侧各是一排白幡,白幡上硕大的“奠”字格外扎眼。

宋阶的棺材就摆在灵棚下,黑漆金边,显示着逝者尚未成年。

棺材前是一张供桌,上头摆着香烛,香炉,各类贡品。尤其瞩目的,是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宋阶,笑的格外灿烂。

蒙天赐记得那张照片。那是去年宋阶父亲回乡后,亲自给宋阶拍的。

宋阶很喜欢它,曾不止一次的拿出来,在蒙天赐面前炫耀着,自己有个会拍照的父亲。

那得意的嘴脸,至今还很深刻。

此时再看到它,只剩下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斯人已逝的遗憾。

默哀,敬香,叩首做拜别。

灵棚周边不见主家宋太爷,只有零星几个回礼的宋家佣人,以及一些三五成堆,聚在一起攀谈甚欢的宾客。

他们之中,没人注意到长跪不起的蒙天赐。

甚至有些人敬香之后,看都没再看宋阶一眼。这样的场合,对他们而言,不过是社交的一种罢了。

现场人群中,只有陈圆例外。

他是陈尖的哥哥,也是宋家的大管家。宋太爷悲伤过度,不能出面。宋阶父母远在省城,无法赶回。

回礼的事,便全落在他这个宋家大管事的身上。

见识了不少前来吊唁的人,只有蒙天赐,最让他动容。

那种真切的悲伤,是无法伪装的。

“蒙小少爷,快些起来吧。”陈圆起身走到蒙天赐身边,扶住蒙天赐的身子,将他搀扶起来。

面前的孩子,早已泣不成声。

一阵酸意上涌,陈圆也红了眼眶,哽咽着,道:“能有您这样的朋友,我们家少爷不算虚度此生……”

“这是翠玉梅花佩,是宋阶喜欢的,之前他问我要,我没给,本想着当个惊喜给他,现在,就劳烦你替我交给他吧……”

精致的朱红匣子交到陈圆手中,即便不打开,也能知晓其中物品的珍贵。一时之间,竟不知说些什么才好,只能点点头,默默将朱红匣子收下。

郑重向蒙天赐回了礼,思忱一番后,陈圆将他拉倒一旁,低声说道:“蒙小少爷,我知道您和我家少爷感情好,也理解您想多陪我家少爷一会儿的心情。但是,为了您的处境着想,劝您还是趁着没人注意,早些回去。”

“因为谣言吗?”

“是的。”

“你们都相信所谓的谣言?”

“不,宋家从不相信这些无稽之谈。但是,宋家却不能左右其他人的想法。今日家中治丧,来往宾客众多,而您又是孤身前来。为了您的安全,我只能建议您趁着无人注意的时候,及早离开。”

陈圆话里话外的意思再是明显不过。

吊唁祭奠的情分,宋家承下了。

但蒙天赐与镇民之间的问题,他宋家不愿掺和,更不想因此招惹上什么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请蒙天赐赶紧离开。

对此,蒙天赐心知肚明。

相送一程的心愿已了,翠玉梅花佩也已送出,蒙天赐能理解宋家的顾虑,不想给宋家带来什么麻烦。所以,蒙天赐没在过多停留,朝着棺材方向行了一礼后,转身就往门外走去。

目送着蒙天赐离开,陈圆无奈的叹了口气。他心疼蒙天赐的遭遇,但是,身为宋家大管事,他的想法不重要。重要的是宋家的立场与选择。

回到灵棚前,准被继续执行属于他宋家大管事的职责。

就在这时,大门口却起了争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