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牢牢占据?还是捞一把就跑?72(1 / 2)

与从陈道清口中和少量书籍中了解到的一样,梦中这个世界的历史在秦始皇死前和唐笠梦外那个世界的历史是一样的。

拐点就出现在秦始皇死后。

历史上让国人意难平的扶苏并没有自尽,而是率领长城军团南下,不但击败了另一个世界历史上亡秦的项羽和刘邦,还夺回了本就属于自己的皇位。

改变了自杀命运和秦朝二世而亡国运的扶苏,不但平定了各地叛乱,稳固了秦朝的根基,还彻底改革了一直以来的治国策略。

秦二世扶苏的新政在唐笠听来根本就是西汉初年无为而治的翻版。

唐笠对这一点倒也并不奇怪,他认为历史虽有偶然性,但更多的是大势之下的必然选择。

在梦外那个世界的历史上,本就是汉承秦制,说白了就是在秦朝制度的基础上对治国策略进行了改良。所以把刘邦换成扶苏丝毫不会有违和感。

而在唐笠看来,道家的无为而治替代法家的严刑峻法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因为法家的那一套完全是为了适应战国混战而生的,属于一种战时应急体制,根本不适合作为和平时期的长期治国策略。

而被诸国混战压抑了数百年的华夏子民,对生存环境也迫切的需要一种颠覆性的改变。

这个诉求只有行事风格最宽松的道家能够满足。

所以,想要稳定民心,无为而治几乎是唯一的选择。无论是取代了秦的汉,还是渡过了危机的秦。

然后历史的客观规律就开始起作用了。

气候的变化也许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偶然,但伴随人口持续增长出现的财富和土地的日渐集中就是一种必然。这也是华夏古时历朝历代有明显时间周期的重要原因。

让唐笠感觉到迷糊的是,这个梦中世界的历史事件和名人居然很多都和梦外那个世界一样,可是时间上又有很多错乱。

比如和平篡秦建立新朝的王莽,名字、时间和举措就都和梦外世界历史上的一模一样。

而完成第一次中兴的十二世光武皇帝赢秀,和刘秀也就是姓氏不一样而已,连他妈的名都是一样的。

第二次中兴倒是和梦外世界的历史不同,但之前发生的事情也和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一模一样。只是横空出世了一个唐宏,辅佐幼帝再次平定了天下、完成了中兴。

而这种情况后世的很多三国小说都从各种各样的角度充分的论证了可能性。

再然后的历史虽然更为混乱,但在梦外那个世界的历史上也差不多都能找得到对应。

科举制度、女皇登基、皇帝被俘后又复辟、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直到大秦再也没能完成彻底的第三次中兴。

大秦朝虽然持续千年,但唐笠隐约觉得期间实际上很多次也和改朝换代并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只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个皇帝一直姓赢罢了。

至于事实究竟是不是真如自己所想,唐笠已经决定找时间认真研读一下史书了。

延续千年的大秦帝国最终亡于黄巢和藩镇割据,唐笠看来根本就是唐亡的翻版,或者说是唐末和汉末三国的结合体。只是历史兜了个圈子,最终又绕回了五胡乱华而已。

之所以是匈奴、羌、羯、氐、鲜卑这些老牌“五胡”,在唐笠看来其实也只是大秦强大太久没有给北方游牧民族太多更新换代的机会而已。

这些老牌胡族不南下,草原大漠上就没有太多机会让后起之秀崛起。

事实也的确如此,弱智的司马家引“五胡”南下之后,被让出的北方草原大漠上很快就崛起了原本只是诸胡从属的新霸主。梦外世界历史上曾经强大过的柔然、突厥、契丹一一登场。

唐笠觉得大概率吐蕃、女真,甚至蒙古都很有可能存在并崛起,根本原因就是这块土地有着“东亚怪物房”的土壤!

而自己则不幸的穿越到了怪物大爆发的时代,也是秦人最艰难的时代。

哦,对了。到底是不是穿越,唐笠也不知道,也他妈的可能就是做了个很长很扯淡的梦。

想着想着,唐笠的头就越来越疼了,他又开始极度怀疑自己是他妈的精神分裂了......

唐笠在想心事,李传也在郁闷。

自己的话已经说的够明白了吧?

眼前这个家伙怎么一点接招的意思都没有呢?难不成是之前发烧把脑子烧坏了?

按说年近六十并有多年“卧底”经历的李传绝对要比唐笠更有耐心,可架不住唐笠这边根本就没和他比耐心啊!

唐笠完全就是在脑子里专心致志的捋两个世界的历史呢!

要是没人打扰,迷糊到极点的这货能坐那想上个几天几夜,反正刚从梦中醒来的他,体力和精力都完全够用。

“唐将军!”

最后还是李传这老头认输了,憋气的先开了口。

被打扰的唐笠一时半会儿还没从思绪中清醒过来,虽然应了一声,却还是一副迷迷糊糊的样子。

这让李传不由得更加怀疑自己之前的猜测了。

不过既然都说到这份上了,李传也是箭在弦上,只能接着憋气的继续说。

“不知唐将军今后有何打算?”

唐笠一愣,思绪虽然比之前又收回了一点,却还是没反应过来对方的用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