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敌人开始自爆了48(1 / 2)

“将军,敌人的车队已经快到谷口了。”

听到传令兵小声汇报的唐笠只是微微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对方也没有觉得他是架子变大了,山谷埋伏战本就是要小心隐藏行迹的。

眼见山谷入口处出现了五十个后秦军步卒,趴在已经开始窜新的草丛中的唐笠眼皮都没眨一下,也没有像以前那样走出下达命令的准备。

现在的他已经不需要再事无巨细的指挥这种伏击战了,早期的数百盘古军老兵早就打熟了这种伏击战,郑大等几个将领更是成了指挥这种战斗的行家。

经过最近一次扩军,此次唐笠带出山的人马足足有三千多人,盘古军可谓是倾巢而出了,只留下了一个百人队留守盘古寨。

新加入的新兵也不再是以前那样全部来源于俘虏的秦人官军,绝大部分都是这几个月来在大规模基础训练中表现最好的青壮。这些人中最多的是历次劫粮战中解救的秦人民夫,也有不少主动携家带口逃进山中的秦人百姓。

这些或被盘古军救了性命,或因盘古军而让一家老小免于饿死的秦人百姓,对于加入盘古军的热情非常高涨,在各项训练中都表现的十分积极卖力。

山里冬天也没法种粮食,唐笠就让因伤致残的盘古军退役老兵做教官,将所有山中青壮都组织了起来进行一些基础训练。然后选择其中表现好的编成新兵队再进行进一步的训练和淘汰。

两轮合格后再和部分老兵混编后进行一些基本的战阵训练,其实也还算是新兵营,再次过关后才被最后分别补充进了盘古军的正规军中。

唐笠也对扩军后的盘古军按照各方通行的、承袭自大秦朝的军队体系进行了重新整编。

整编后,郑大、大春和齐大毛的第一、二、三队全都扩充到了一千人,三人也都由之前带领一百多人的队率变成了统帅千人的军侯。所率部曲里的五百主、百将、屯长和大部分什长等各级军官都由以前队中的老兵升任。只有个别的什长是从表现最好的新兵中挑选的。

李程的斥候队也扩充为了斥候营,只是人数仅从原来的五十人增加到了一百五十人,实在是合格的斥候对一个人的各项素质要求很高,必须宁缺毋滥。不过他的军阶也和郑大三人一样都是军侯。

老桩也再次离开了唐笠的亲兵队,被任命为了新组建的人数有三百人的辎重营军侯,他的假军侯是当初从铜川县城带回来的张震。

这小子一开始还不情愿,找到唐笠表示要加入战兵队伍,宁可当个小兵也不去只管吃喝拉撒的辎重营,结果被正因粮食问题而焦头烂额的唐笠一顿劈头盖脸给骂了回去。

张震不敢违逆唐笠的命令,只能不情不愿的去了辎重营报道,结果被老桩揪住耳朵又是一通骂。

老桩在盘古军中年纪最大,资格也最老,唐笠见到都会亲热的叫一声“老伯”,张震哪里敢跟他还嘴?只能委屈得直掉眼泪。

不过老桩虽然脾气也很火爆,偶尔发起火来连盘古军第一炮仗郑大都得退避三舍,却对军中的年轻后生格外的照顾。对山里百姓家的娃娃更是一见到就乐得合不拢嘴,任由小家伙们扯胡子揪头发。

大概是见到这些孩子们就会想起自己已经惨死的小孙子吧。

因此无论是在盘古军中还是在山里的百姓中人缘都是最好的一个。

张震只有十六岁,父亲原是铜川县城中开铁匠铺的,家境原本尚可的他从小就被老爹咬着牙坚持送去城中私塾读书,希望他以后能有大出息。张震人也聪明,就连陈道清都曾向唐笠要过他给自己帮忙。

老桩打心眼里喜欢这个知书识礼的小子,发脾气只是觉得自己被嫌弃了。

好在也是盘古军老兵的张震熟知老桩的脾气,心里也清楚其对自己的喜爱和照顾,倒是没有一丝怨气和不满,耷拉着脑袋只是一个劲儿的不甘和委屈。

后来还是心细的老桩找来了唐笠,一番解说之下才让他的思想转过弯而来。

唐笠告诉他,第一盘古军中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辎重营也是战斗部队,作用一点也不比三个战兵曲弱;第二盘古军现在最缺的就是像他这样识文断字的人才,尤其是要和数目越来越多的物资打交道的辎重营,在这里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他的作用。

张震并不笨,相反十分聪明,就连陈道清都曾向唐笠要过他。之前只是意识心里没转过弯儿,唐笠那样安排的道理他本来也就明白。再经过唐笠的一番耐心解释后就高高兴兴的跟着老桩干活去了。

至于陈道清则彻底脱离了军队体系,就连教书的任务都不再做了,彻底的干回了老本行,成为了山中事实上的行政负责人。这也是实在没办法的事,现在唐笠手下不缺兵源,像他这样读过书、有学问,又有治理地方经验的人才就这一个。

好在陈道清本人对此也是乐见其成,而且也算是人尽其才了。

这么大规模的队伍再想像之前那样完全隐藏行迹是不可能了,唐笠却还是将这第一战的战法选择了最熟悉的伏击战。

虽然这些通过了三轮筛选的新兵本就是一辈子吃苦耐劳的底层秦人百姓,吃饱肚子后的他们本身素质就不错,又有数百老兵做骨架,基础训练也算得上充足,但还是差了杀敌见血这一最后一步。

所以这第一战就必须要务求稳妥,正面硬战唐笠认为太冒险,即便胜了估计伤亡也会很大。

在太行山里呆了一个冬天的盘古军新兵对此时埋伏的环境感觉很熟悉,自然没让那一屯探路的后秦军发现蛛丝马迹。

得到探路队回报的后秦军辎重车队开始进入谷口,两侧山上的盘古军第一、二两曲也做好了准备。

这次伏击的后秦辎重队规模很大,足足有大车近百辆,看得两侧山上埋伏的盘古军将士一个个两眼放光。按照以往的经验,一支辎重车队中至少有七成都是粮食。七十车粮食足够几万人吃上一阵子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