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秦魏大战重启,盘古军再下太行山47(1 / 2)

山外打成了一锅粥,山里的盘古军也在竭尽全力的发展自身。

唐笠很清楚随着进山投奔的秦人百姓越来越多,前期积攒的粮食根本撑不了多久,尤其是冬天不便于打猎,就连山树上的叶子都掉光了,能够获得的补充越来越少的情况下。

至于之前开的那点荒地,一是还不到收获的时候,二是就算是丰收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因此物资的补充,尤其是粮食的来源还得靠下山劫粮。而面对越来越疯狂的秦魏两军,自己再下山劫粮肯定要比之前的难度要大得多。

偶尔唐笠也想过,要是自己甘心做一股流寇,把队伍的人数控制在一两千精锐的规模,那肯定是吃喝不愁的,实在不行还能穿越太行山流窜到其他地方去。

不过这种念头一起就被他自己给掐灭了,因为唐笠很清楚做流寇是没有前途的。古今中外第一大也是运气最好的流寇李自成,最后不也只落得个战败被杀的下场,归根结底还是没有稳固根据地的原因。唐笠估计自己真要那样做了,结局也肯定比他强不到哪去。

有人会说李自成前期不也是几起几伏、屡败不死吗?

可你要知道他面对的是明朝末期的官军。

明军除了战斗力不行以外,再怎样那也是本土作战,虽然也有劫掠地方的情况,但打击的目标主要还是叛军。所以只要李闯他们这些流寇首领失败后能够逃脱,很快就能再次拉起队伍。

这其中甚至还有很多明军将领根本就存着养寇自重的小心思。

等到大顺军败在吴三桂和后金军手里后,这两个对手追击的时候那可是无差别屠杀的,也不存在什么养寇自重,因为他们自己就是比寇还要寇的恶魔。

对手的风格一边,你再看李自成、张献忠这些前期貌似是打不死的小强们还有翻盘的机会吗?

对手只会穷追不舍而不会有任何招抚的想法,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修整;对手对所到之处无差别屠杀,让他们就算有时间也再没有了重新拉队伍的人口基础了。

还有一点就是流寇就是流寇,前期提出的那些口号也只是嘴上说得漂亮而已,什么“闯王来了不纳粮”都是骗人的。真实情况是闯王过境,只破坏不建设,百姓们连自己都被裹挟进去了。

吃过很多次亏的百姓自然不会一直像以前那样对其有侥幸的指望,过度透支了自身信用的流寇就这样砸碎了自己朝廷的腐败通知,然后被满人幸运的捡了个便宜。

至于有人说当初李自成在山海关战败后应该逃回起家的陕西,这纯粹就是自以为是的想当然。

事实是,陕西从来都不是李自成的根据地。不但不是根据地,他在陕西的几起几伏、几进几出早就把当地的青壮扫荡了个一干二净,人口数量尤其是汉人人口数量直到清朝末期都没能完全恢复。

不然后来清末时怎么会有那么声势浩大的陕甘之乱?明末清初那么乱的时候也没见那里的少数民族叛乱意图割据独立。

所以唐笠坚定的认为就算眼下的情况再艰难,坚固的根据地也是必须要建立的。就算因为实力所限一时守不住,民心也必须要尽全力争。还是那个道理,在这个世道里,北方的秦人百姓才是自己最基本也是唯一的基本盘。

从过年开始到次年开春,盘古军一直在组织所有山中的适龄男子进行军事训练,反正天气转暖前这些人也没什么事做,忙起来还能避免很多麻烦和争斗。

唐笠计划开春后在百姓中选择训练表现最好的一部分人补充进军中,将盘古军扩充到两千人。然后让百姓一起尽可能的在山里多开垦些土地,种下希望的种子;盘古军则时刻寻机再次下山劫掠秦魏两军。

当然,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他也会带着军队在训练之余尽可能的参与进百姓们的生产中去。伟大的革命先辈们的成功经验告诉他,军民鱼水情是军队战斗力的源泉,对军队战斗力的直接提高也有着莫大的好处。

太行山外。

魏秦两军的交战不像最初的正面对决那样短促而激烈,袭扰和围剿战是很耗时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捉迷藏的双方从年初打到开春都没打完,更是没有明显的胜负之分。

不过这种疯狂的后方战造成的损失却一点都不比正面对决少,双方的大部分的物资都在运送途中就损失掉了。至于留在山外的秦人百姓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

双方其实早就都是憋着一口气在等着冬天过去,再这么无止境的耗下去,无论哪方都要坚持不下去了。

于是天气刚一转暖,上党前线的战斗立刻就激烈了起来。

率先发起进攻的是北魏军一方,因为他们面临的局面的相比后秦一方要糟糕和严峻得多。

北魏不但在综合国力上不如后秦,北方面对辽国大军的进攻,情况也是岌岌可危。若不是草原上天气转暖要晚一些,契丹人尚未重新发起攻击,早就不得不从南部前线抽调兵力北上支援了。

联络不便的拔延可石和拔延那环两位北魏军主将利用天气寒冷的三个月时间很不容易的沟通策划了一次倾力进攻,力图在被抽调兵力北上之前取得决定性的突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