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绝不能让战争停下来(2 / 2)

天冷加上下雪导致道路难行,后秦补给车队能走的线路非常有限,盘古军很容易就找到了伏击的机会。

仍然是老套但好用的山谷伏击、落石封路。

可能是因为天气太冷,这支有五十多辆大车的辎重队的押运士兵却不是很多,也就四屯两百人而已。平时这种规模的辎重队,押运士兵至少有四个百人队。

羌人显然也长了记性,先派了五十人进入山谷探查,却没有发现任何异样。

打熟了伏击的盘古军经验已经很丰富了,早就料到对方会这么做,全都在两侧的山上藏得严严的。

隐藏在山上的盘古军能够很容易的看见庞大的辎重车队,因为白雪皑皑的旷野上实在是太显眼了。可对方要想发现隐藏在山顶树林中的盘古军却是千难万难,伏击的一方总是要占很大便宜的。

这几天雪不大,却也在埋伏多时的盘古军士兵身上盖了足够隐藏行迹的一层,对此这些一辈子过的苦不堪言的秦人汉子并没感觉到有多么难以忍受。

探路的一屯后秦军只是派了一人返回告诉大队前方安全,其余的人手全都守在山谷的出口处。可这种小心谨慎却根本没啥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轰隆而下的大石和巨木瞬间就把狭窄的出口堵了个结结实实。

留下五十个箭法最好的士卒在山上持续点射,唐笠带着其余一百五十人在推下障碍物后就立刻从另一侧下山骑上战马向山谷入口处奔去。

谷中反应过来中伏的后秦军如果立刻掉头,出谷的速度肯定要比唐笠他们要快得多。但辎重大车想要在狭窄的山谷中掉头可就难了。

随大车一起行动的一百五十后秦军又有军法约束不能随意抛下辎重独自撤退,一番犹豫之下就被唐笠带着一百五十人成功堵住了入口。

山谷不长,打头的大车都要到达出口了,后面还有几辆尚未进入谷口。这也自然是盘古军提前算好的。

骑术最好的李程带着骑战本领最强的五十斥候队跑在最前面,还没等唐笠带着的另外一百骑马步兵到达就很轻松的就把落在最后面的几十个后秦军冲散了。

连根毛都没摸到的唐笠等人也不着恼,奔到谷口后立刻下马,分出一半人手上前和李程的斥候队一起把几辆尚未入谷的辎重车上的物资卸下一半,然后几辆并排着将入口堵了个结结实实。

另外五十人跑到不远处对着一片没什么痕迹的雪地就是一阵刨,很快就取出了提前藏在这里的百十根巨矛。

等到盘古军把这些巨矛往那几辆空了一半的大车上一架,才反应过来试图打通入口的后秦军顿时就傻眼了。

这种根本就是一整棵小树的巨矛是用来对付高速冲击的骑兵的,谷内狭窄,根本加不起速的他们只能望矛兴叹。

再加上那几辆堵死谷口的大车可要比巨盾好使多了,不但更加牢靠,还能从后面推着快速前进,简直就是一堵带着嗜血长刺的移动城墙。

也就是谷内狭窄的山道上还有其他辎重大车,不然盘古军能推着手里的家伙一路碾压到底。

其实论兵力此时双方的数量是差不多的,后秦军也就是被两侧山上砸下的石头和射出的弩矢放到了几十人,其中很多还没有完全丧失战斗力。

可盘古军这边全是阵型严整的老兵,后秦军那边却还有好几百被强拉来做苦力的秦人民夫。这些人在这种情况下可没法保持冷静,后秦军此时也腾不出人手去弹压四处惊慌乱窜的他们。

再说这些被强征的秦人民夫一路上吃不饱穿不暖,早就憋了一肚子怨气,在一定程度上还故意给后秦军捣了一些乱。

唐笠看准时机,在车阵再也推不动的时候立刻下令所有人越过大车开始突击。在捅翻了几个打头的羌兵之后,占绝大多数的秦人伪军就崩溃了。

唐笠见到胜局已定,立刻带着所有盘古军士卒高喊:“杀光羌人!其余免死!”

用秦话喊几遍后还故意夹杂着用突厥话喊一遍。

虽然及时下定决心对剩余不多的羌人动手的降卒和民夫不多,效果却非常好。不知不觉冲在最前的羌人被两边一挤,很快就动弹不得,被结成阵列的盘古军一通乱捅,不到半刻钟就死了个一干二净。

留在山顶上的五十人除了抽冷子放箭以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随时通报被堵在谷外的一屯后秦军的动向。解决完谷内敌人的唐笠从他们那里得知那五十人早就跑的没影了。

对此谁也没有办法,唐笠他们想要绕过山谷是不可能的,不然后秦辎重队也不用非从这谷内穿过了。要爬过堵路的障碍倒是不难,但战马是肯定过不去的,没有战马也追不上对方。

干这活已经熟练至极的盘古军一边捆绑投降的秦人伪军,一边指挥民夫们打扫战场。搜集的主要是武器和铠甲,就连死掉的后秦军身上的厚衣服都没放过,要知道大部分民夫穿的都很单薄。

唐笠清楚逃走的敌军不久就会带来大队人手围剿自己,所以这五十车物资想要全部带走是不可能了。

分出二十人带着数百民夫和几十个俘虏带上卸空了一大半的十几辆辎重车一路向东尽快进山隐藏,唐笠带着其他人骑上马向北诱敌,尽可能的为他们争取时间。

唐笠自然也不会把带不走的战利品留给后秦军,临走前点了一把大火,将谷中的东西烧了个一干二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