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准备改抢突厥人了(2 / 2)

这次押运的后秦军有一屯五十人,先是被一通乱石砸得晕头转向,然后就看见了从入口的方向整齐列队推进的步兵方阵。

侥幸没被落石砸到的几个羌骑顾不得实力悬殊,纵马就开始冲锋,因为听到前方出口处动静的他们知道这入口就是唯一的生路。

可惜谷内地形狭窄,冲锋距离也不够,羌骑数量又太少,面对盘古军方阵前排那改进后的巨盾巨矛,根本就如同飞蛾扑火一般。

仅凭长达数米的粗陋巨矛就全歼了为数不多的羌人骑兵后,剩下二十几号后秦军步兵直接就崩溃了,都是秦人的他们没等盘古军方阵逼到眼前就直接跪地投降了。

这次伏击的战利品比上次要多不少,足足有四十辆大车,其中还有几辆车上装的不是粮食而是军械,主要是前线消耗量最大的箭矢。

上次过后后秦军将原本分散的运粮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集中,将原本三十人的押运军队增加到了一屯五十人,其中还有数个羌兵压阵。

虽然知道一屯人手也不会是能一战干掉五十羌骑的敌人的对手,但后秦军高层觉得应该能坚持到巡逻队到达。

可惜他们没想到这次盘古军会在自己的大后方动手,巡逻队都在北面新占之地游弋,短时间内根本发现不了这里的异常。

再有就是羌人始终认为上次伏击运粮队的是突厥人穿插到自己后方的小股游骑,根本就没想过会是一股秦人势力。派出骑兵在战线后方搜捕了十天之后,认为应该已经把突厥游骑赶回去了。

这次俘虏的十几个秦人伪军唐笠虽然能感觉到依然不如之前俘虏的北魏军中秦人士卒那般好收服,但为了尽量延长保密时间,还是把他们统统押回了盘古寨。

盘古军这次的运气也着实是好得很,带着粮车一路北上都没有像上次一样遇上其他巡逻骑兵。

把四十多车粮食运进山之后,唐笠留下了第三队的一屯士卒看家,带着其余人手马不停蹄的再次出了山。

留下的一屯人手主要是看押刚抓回来的俘虏。至于解救回的一百多秦人民夫,并不需要怎么担心。因为他们全都是原来北魏地界上的秦人百姓,不少人和上一批被解救的民夫都认识。

这次唐笠带人在山中反向向北行了一日后出山,再次出乎后秦军的意料避开了后秦军派出的搜捕马队,又成功在其大军的眼皮子底下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抢回了四十多车粮食。

不过好日子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接连三次被劫粮终于惊动了后秦军东北路军主帅梁昌。被抢得心烦意乱的他为了保证此时云集其麾下的近八万大军的粮道安全,下令以后所有辎重改为集中押送。这样一来效率虽然降低了不少,但安全性却能大大增加。超过千人一队的押粮军足以保证不会再被任何小股游骑劫掠。

到此时后秦军仍然认为劫粮的是北魏派出的游骑。

后秦军辎重的变化很容积就被李程带领的新斥候队探听到了。面对包括三百羌骑在内的千人押粮军队,总数只有数百的盘古军就算再依仗地形设伏也很难一口吃掉。而只要不能一击得手,驰援而来的羌人骑兵就能让基本算是纯步兵的盘古军吃不了兜着走。

不过唐笠也没打算一直打劫后秦粮队,也不能逮住一只羊一直薅不是?薅得多了还有可能打破后秦和北魏的平衡,变相帮北魏的突厥人一把。

对于此时的盘古军来说,最希望看到的无疑是这两方持续拉锯,这样才没有任何一方能腾出手来对自己进行大规模围剿。

所以,唐笠打算改变打劫对象了,不过在此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此时后秦和北魏的战线基本稳定在北边上党一线,盘古军从郑家村附近出山,走平地也得走上一天多,要绕到拉锯线更北的北魏军后方则至少需要两天,而在山里行军需要的时间更长,差不多要走三四天的样子。

盘古军倒不吝惜脚力,而是必须考虑抢到粮食之后怎么运回来的问题。要知道,装粮食的大车可没法进山,更没法在山中行进,纯靠人扛马驮在山里走上四天可就要命了,而且还不知道要分多少次才能运完。

之前在南面平地上一天的路程打劫后秦军粮队是出其不意,后来的运气也是格外的好,愣是让自己带着粮车沿着山脚回到了郑家村进山。其实当时的唐笠心里是有准备的,那就是一旦碰上追兵就毫不犹豫的立即放弃粮食撤进山里。

可这次要想在山外面带着抢来的粮队走上两天不被发现,根本是不可能的。更别说回到郑家村附近还得经过两军对峙的前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