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官道外,长亭旁(1 / 2)

平心而论,顾安对大卫是没有什么爱国情怀所言的。所以,他听说这件事以后的第一反应就是逃。

临洮府也好,京城也罢。为一个自己甚至不怎么熟悉的国家遭受无妄的兵祸,实在不是明智之举。更何况他有能力,也有这个契机。路引这东西并非谁都可以拥有,为求学上路也实在心安理得。

礼书自不必再去求了,想来出了如此大事,郝正春没心情也不会有时间给自己去写。

县城已是人心惶惶,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大众媒体所言,消息传递的又慢。没人知道这消息是谁传来的,更没人知道这消息是什么时间的事。满城的兵丁证明恐怕并非空穴来风,说不定褒氏的军士已到了贵南境内。

消息虽还只是消息,但城内的干粮已涨到了天价。顾安没买太多,转身便往家的方向赶去。

虽说对同村的百姓几乎没什么交情可言,但这么大的事早一秒知道,便早一分准备,早一分准备说不定便少死一条性命。

秋月也在范围之内。

顾安倒不担心她的安危,也觉得褒卫开战即便打到这里也与她无关。只是自己要离开,于情于理也该通知她一声,到底也是救过自己性命的人。

心里有了事情,赶路便快了许多。日夜兼程之下,相比于往时,快了两天便抵达顾家村。

村里还是一片安静祥和的景象。

将自己打听到的一一告诉了村中长者,每句话前面都加了一个据说。也不管他们信还是不信,顾安回到家中的时候,秋月正坐在堂屋前的门槛上,数着地上的蚂蚁。

已经快要入冬,顾安也没纠结蚂蚁是从哪里来的。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了秋月,秋月只是点头,什么话都没说。

堂屋的地窖里还存着一二百斤粮食,带是带不走了。家中又没有什么存银,唯一值钱的大概只有几本自己亲手抄写的杂书。留之无用,弃之可惜。

想了半晌,最终还是没带。

来时耽搁的时日不少,顾安不想再冒险回贵南再从漒水一路向东。只得一路向西,直奔贵德。

虽同是边境小县,但贵德紧邻北夷。想来褒氏不能也不敢去再惹一个强敌。

贵南与贵德相距虽近,但顾安从没去过。是以这条路虽然不难走,但走的却远不如奔贵南快。顾安一路之上边走边问,秋月虽仍跟着,但却仿若不在,既不说话也不帮忙,只是远远地跟着。

顾安自是白日拼命赶路,晚上寻宿乡间。

一连赶了约莫五六天的路,又谢过一个被问路的老者,得知贵德已不到半日的脚程,心中这才渐渐松懈下来。

也没吃午食,顾安独自生活的时候一般每日都是两顿。

沿着小路继续向北,又走了大半个时辰。一道宽阔的官道,终于出现在视野之内。

道路之上来往的行人不见半个,顾安对贵德本就没有半分了解,加之西南的消息想来早已传到了这里。当下也不以为意,只是沿着官道向前。直至估摸着快到申时左右,这才终于在一处长亭看见一个茶摊。

茶摊内外不见半个客人,日渐冷冽的秋风猛烈的撕扯那块满是油污的幡子。老板似是睡着了,坐在长亭内的鹅颈椅上蜷着身子,虽脸已埋在双腿之间,但还是可以看见他正在一个劲的瞌头。

“老板,来碗茶。”

顾安的声音不大不小,还未落入老板耳朵,便被呼啸的秋风带走了。

只是那老板异常警觉,顾安一走近,他便立刻从椅子上蹦了起来。

“小相公要喝什么茶?”

这话倒把顾安问的愣住了。

“你都有什么茶?”莫非这贵德的茶摊还有茶叶可选?

“小相公要什么茶,小老儿便有什么茶。”

“铁观音?”顾安下意识地道。

“小相公请坐,茶稍后便到。”

老板说的轻巧,一转身不知在摊子底下摸着什么。过了好半晌才捏出一撮茶叶,扔进茶壶,用一直烧着的热水沏开。他的速度很快,顾安根本没来得及看清那茶叶的形状。但见那老板笑的自信,当下不由疑道:莫非这个世界真有铁观音?怎么自己这几年来却再没听过这个名字?

“茶来喽。”轻笑一声,拿出一个大碗,又满满倒上。

茶水透亮,异香扑鼻。

“这茶多少钱一碗?”

“两文。”老板笑吟吟地道。

心下稍安,顾安端起大碗轻尝一口,只觉得口感微软,极为甘甜,沁入心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