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三年(2 / 2)

“小子,想回家吗?”足足过了好半晌,那汉子终于开口道。

“自然是想的。”顾安迟疑道,“你肯放了我吗?”

“好说,只消给老子办件事。老子亲自送你下山。”

“何事?”

顾安问的急切,但那持刀的汉子却并不急着回答。只是双眼不住的顾安身上游走,直叫顾安头皮有些发麻。

但这几日眼前之人对他不闻不问,倒也没往兔爷的方向去想。只是觉得眼前之人颇有些奇怪。

“老子听说你们这群读书人,身上都有一股正气。寻常妖鬼都不得近身,是真的还是假的?”

这问题更是奇怪,顾安又猜不出眼前的汉子到底想让他干嘛。只好道:“不知道,未曾见过什么妖鬼邪祟。阁…兄台若是有什么事直说便是,在下若能做到,既了得你的心事,我也能早日回家。”

“好说,好说。”那汉子终于收回目光,笑盈盈地摆了摆手道,“随老子来。”说罢站起身子,大步向屋外走去。

眼见那汉子要带他走,虽然尚且没什么自由。但这几日一直被锁在屋子里,猛然要走心中还是忍不住有几分欢喜。不待那汉子再次催促,便站起身来快步跟上。

此时还是清晨,太阳虽远不如正午时分明亮,顾安却还是觉得双眼有些灼痛。

那石屋虽有小窗,但想来是怕被关的人逃走。那窗口开的极高,虽然白日里也能一清二楚的看清屋中的东西,但却还是昏暗的紧。

石屋外是一片山坳,似关顾安这样的石屋不少,想来一同与他被抓的人都关在这附近。只是当初也只是碰巧结伴而行,此时又自身难保,此刻也无法挂怀。

二人朝着西南方向的山上一路前行,山中的植被虽然不少,但奇特的是二人一直走到山腰周围树木才渐渐出现在视野之内。

这也是整个临洮的特点,山中几乎所有的树都只长在山腰以上的位置。

或许是地质原因也或许是气候原因,但顾安对这方面一无所知。也只能在偶尔在闲暇之余感叹前世没有好好学习。

又在山中走了大半个时辰,山中树木渐渐茂盛起来。那持刀的汉子一路之上带着顾安七拐八绕,来到一座断崖之下。

那断崖望之不算太高,但至少也有十米上下。崖上站着几个山匪,见到二人过来,不多时便扔下了一根绳梯。想来上面就是他们的寨子。

持刀的汉子挥了挥手,示意顾安先上。

顾安也没多问,快步爬上断崖。果然不出所料,崖上便是一座木寨。那寨子修的说不少多好,但胜在一个气派。进进出出的人数不少,出乎顾安意料的是,寨子里居然还有不少孩子。

扫视了一圈周围的地势,顾安不禁暗暗叹息,在这种冷兵器时代。官府若想剿了这窝匪徒没有几千人恐怕连上都上不来。

“走。”

还来不及再生出什么感慨,那持刀的汉子也终于爬了上来,只得继续跟上。

二人一路走进寨子,不少人都好奇的望着顾安打量。顾安早已习惯了这种目光,虽然这里是个山匪寨子,但到底这群人在见识上和普通百姓没什么差别。

临洮府已经许多年没出过举人,秀才也是凤毛麟角。前身当年为了参加乡试,就连保举的几个人都是托了县令帮忙凑的。

又沿着寨子里的小路走了半柱香的工夫,一座“大殿”出现在眼前。

说是一座大殿,其实也只不过是大一点的木屋而已。只是大门修的格外气派,门前两座石狮子雕的实在抽象。若不是凭经验判断,一般人是认不出来的。

门上倒也挂着一块匾,只是上面什么字都没写。若不是这几年已见多了这种似是而非的东西,顾安非得被唬得愣住不可。

大殿修得不高,向来是也没什么钱,殿前并没有台阶。

跟着带刀的汉子来到门前,“吱呀”一声,大门缓缓打开,只见大殿正中一群人正围着一个辘轳不知小声议论着什么。

听到开门声,一群人回过头来。

“七叔,人我带过来了。”

“让他过来。”

拨开人群,只见地上一个直径半米左右的洞口出现在眼前。

那洞虽不大,却深不见底。而辘轳正是架在深坑之上。

茫然半晌顾安被人推搡着走到近前,深坑对面正蹲着一名老者。见到顾安过来,也不起身,只是拱手道:“小先生,替我们下去看看此处为何突然塌陷,我们便放你走,如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