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三年(1 / 2)

“顾郎见字如晤:

启信愿祝郎君安康。弹指十年,举仕渺渺。妾在父母膝前,父母团栾,兄敬弟恭,尚可宽慰。却常念君只身试试,又依谁作计,谁与为欢?问暖嘘寒,窥饥探渴,凉凉踽踽,未知消受几许凄其?每每思之,梦断魂离,尝绕左右……”

许是这石头屋中的稻草太少,隔不了地上的寒气。也或者是今年的秋日格外地凉,早已吹进这片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顾安将自己的身体蜷缩成一团,倚在靠窗那一侧的墙角。只觉得身上的儒巾襕衫似是穿着,又似早已破成了一团破布,全身上下没有半点暖意。

手里的纸条看了又看,可除了上面越来越淡的墨臭味,便再没半点新意。

说起来,这位只在记忆里见过的未婚妻也不知现在长成了什么样子。当真是白白来了三年。

长叹一声,不知道第几次又将纸条收进怀里。

虽然已经几天没再吃过东西,但眼下似乎又不饿了。人当真是怪的,顾安记得自己前世的时候,每顿只吃半碗米饭一盘菜便可以吃得饱饱的。却不知为何来的这里以后,每顿饭哪怕吃上三个馒头配上满满一大碗面汤,每天却还是觉得自己饥肠辘辘,就仿佛自己前世是个饿死鬼投胎似的。

不过这一遭也不算白来,好歹学会了种地、练了书法、通了不知道多少遍四书五经。

顾安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没良心的人,但大抵这几年过得还是太忙了,忙的没空去想过去也没空怀念前世的父母。

罢了,倘若自己真的死了,大不了重来便是。

脑子里这么想着,但心里回想起满地断肢的商队,却还是没由来地有些怕。

自己到底不是小说故事里的主角,生死之间还能看淡一切。振臂一呼,便有千百个朋友。

这几年下来,莫说新朋友,便是原身留下的几个老朋友情义也不知淡了多少。到底灵魂是换了的,眼界大不相同。

想来这次秋闱之后若是与他们同留在临洮等待放榜说不定也不必遭此一劫。

想到这里,不禁又回想起秋闱之时自己带的那些干粮。腹中又开始绞痛起来。

却也只能闭上眼睛安慰自己,睡吧。睡着了就不饿了。

只是刚刚涌上几分困意,便听“吱呀”一声,不知几天没动过的牢门忽的打开了。

猛地睁开双眼,门外的人还没进来,一把明晃晃的刀子就先进来了。

顾安慢慢支起身子,却见先走进来的正是那天冲杀商队的山匪。也不知他是吃什么长大的,巴掌宽的大刀在他手里就和家里的菜刀一般,轻飘飘地好像一片菜叶子。

那人走到屋内望了望顾安,又在屋里打量了半晌,这才又将视线挪了回来。

顾安不知道他想干嘛,本来见他进来是有几分害怕的,只是又想即便这人不是来杀他的恐怕也差不了多少。自己又有什么可怕的,便也大着胆子望了回去。

二人四目相对,好半晌。那大汉才对着门外一挥手,说道:“拿进来。”但眼神,却始终未从顾安身上移走。

顾安不明所以,但见几个妇人抬进来一个小小的方桌,不多时便摆了三道菜上去。

一盘肥肉炖蔓菁,一盘竹笋炒肉,最后一盘似乎是…佛跳墙?

虽然心中紧张,但到底这几日什么也没吃过。顾安下意识扫了两眼,见最后一道菜上面盖着几片鲍鱼干贝只觉得口水不住的往上涌。

哪怕理智还在,也不禁连连咽口水。

站在顾安对面的大汉,见到他的样子不禁晒然一笑。指了指顾安面前那碗连筷子都已经放好的黄米饭,道:“吃吧。”

只迟疑了半个呼吸之间,顾安便已经抄起了筷子端起饭碗,抬起筷子对着那道肥肉炖蔓菁,风卷残云。

什么生死之间,什么阴谋诡计。在饿肚子面前实在算不得什么。

这三道菜的分量不小,无论怎么吃顾安都能吃饱。但虽然极想多吃几口鲍鱼扇贝嫩笋,但他还是强忍着只夹了几口便不再吃了。

顾不得看对面那汉子的脸色,这一顿饭当真吃的是口齿生津,蚕食鲸吞。若不是强压着多吃了几块肥肉,想来便是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以来吃的最好的一顿。

虽然眼前这群山匪没有让他受什么皮肉之苦,但这世间本就没有比饥饿更折磨人的事了。

所以等到顾安吃饱喝足放下碗筷那一刻,心中倒真有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气。

只是这股豪气并不长久。

摆了摆手,示意将顾安吃完的东西抬走。那汉子一抬手将大刀搭在肩上,蹲下身子又开始打量起他来。

顾安不明所以,却也不问,只是与他对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