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大周女帝武则天(完)62(2 / 2)

对于武则天本人的评价,在唐代一直居于正面不仅是因为唐代多是她的后嗣,对她有天然的尊敬之心,还因为唐代的思想开明,支持女子再嫁对于婚姻中的你男女关系看得也没有后世的“妻为夫纲““出嫁从夫,夫丧从子“这样的礼制规定,儒家思想还没有完全腐化,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

然而宋代后,儒家思想彻底变成了束缚,逐渐腐化,她的行为在宋代就显得不合时宜,再加上她女帝的知名身份,抨击她可以为众人所知,对于确立、宣传儒家的思想观念,有天然的好处!而后世的明清时期,对于程朱理学的继承更是有过之无不及,明末清初的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王夫之:啊!这……】

【大周女帝武则天:是非功过都由后人评说吧!不过主播,我更想知道你们那个时代的评价!】

【女皇陛下别着急,且听我一一道来!

首先就是我们伟大的教员同志评价武则天,他说:“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皇帝,人们连想也不敢想。我看过一些野史,把她写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量。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著名的作家、文学家郭沫若先生评价道:事实上,武后统治时代是唐朝的极盛时代。不仅海内富庶,政权的范同更远远达到了波斯湾。她把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发展了,并为唐玄宗所谓“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开元时代的一些大臣宰相、文士、学士大抵是武后时代所培养出来的人物。

郭沫若先生还在广元皇泽寺书写了楹联: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著名的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林语堂先生说道:武则天这个女人是古今少有,与其他高贵的女人是不易相比的。既不是埃及艳后克丽拉(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也不是俄罗斯凯萨琳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她一部分像英国伊丽莎白女皇(伊丽莎白一世),一部分像法国亨利二世的皇后凯萨琳·德·美弟奇(凯瑟琳·德·美第奇)。她有那位英国女皇的精力,有法国皇后的残忍……武则天公然蔑视道德家;历史家不知把她在位的年间的年号怎样称呼,也没法决定对她的称呼……她粉碎的传统,创始的改革,引起的紊乱,超过历史上任何阴谋险诈的男人。

这里提到的那些拗口的人名,都是在历史上留下浓厚笔墨的女性,以后咱们可能也会讲到一些。

华夏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在《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一书中提到武则天时说:在唐代的历史上,唐太宗打下基础,接着是武则天时代,以后就是开元全盛时代。武则天当权前后的五十年间,生产发展了,土地开发了,人口增加了,疆土开拓了,文化提高了,和许多外国也有了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而且还应注意这样一件事实,即开元时代的主要政治家都是武则天时代所培养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武则天的时代长时长期的巩固发展工作,开元的治世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

评价过武则天的人很多,我这里简单的找了几个,基本上近现代时期,对于武则天的评价正面居多,当然,对于她的一些错误,比如说:屠戮李唐皇室、任用酷吏、以及豢养男宠之事也多有批评,但那对比她的成绩来说,也就不值一提了!

由于现代的科技的持续发展,影视剧也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个影视剧就类似于你们的戏班子,不过是将戏曲换成了画本子罢了,武则天题材一早便进入了影视作品中,相较于史学家对武则天的负面评价、民间对武则天的过分夸张的崇拜,以及近现代文人对武则天褒贬不一的评价,影视剧似乎有拨乱反正之功。

影视剧中的武则天是一个活生生且十分真实的女人,她最初是十分单纯美好的,后宫尔虞我诈的环境,迫使她一步步陷入权利与欲望的深渊中不能自拔。

纵观武则天题材影视剧的发展,有的影视剧将武则天塑造成一个单纯善良、爱情至上的女性形象;有的影视剧中将武则天塑造成由单纯善良到步步被逼而向工于心计、心狠手辣转变的反击者形象。

但是,总的来说,武则天这个人的评价正面居多,负面评价也有一部分是某些不要脸的玩意儿刻意抹黑的!

在我看来,武则天是一个在坚强的外表下,实则隐藏着棵柔软而脆弱心灵的软弱女人;在理智与理性的包裹下,实则是一个对情感有着深深渴望和依恋的孤独女人,更是在不断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实则是一个只会自我保护和自我垂怜的无奈女人。

好了,这一期的直播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下一期咱们还继续回归诸子百家的主题,顺便跟大家说一下,有福利哦!

各位老祖宗们,三天后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