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水太凉、头皮痒’的钱谦益29(2 / 2)

尤以诗名,与吴伟业、龚鼎孳合称为“江左三大家”,论诗论文既反七子之复古模拟,又反公安派之肤浅、竟陵派之狭隘,既提倡“情真”,又重视学养,著作甚丰,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杜诗笺注》,编有《吾炙集》《列朝诗集》,另有《开国功臣事略》《明史断略》《楞严蒙钞》等。

钱谦益的评价富于争议,尤其是降清、仕清之举成为其道德症结,清乾隆帝将之视作失节者,删禁其著作;但也有学者指出,入清后钱谦益仍多次私下策反降清武将、暗中资助郑成功反清等等。

若就文学地位而言,则钱谦益仍应得到肯定。

我们这里还是主要说他降清一事!

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近逼南京。兵临南京城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硬托住了。

五月十五日,钱谦益率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开城向清军统帅多铎迎降。史敦《恸余杂记》记载:“豫王(多铎)南下江南,下令剃头。南明民众对此议论纷纷。一日,钱谦益忽然说:‘头皮痒得厉害“,突然出门而去。家人以为他去用篦子篦发。不一会儿,剪了头发,留着辫子进来了。

这个辫子就是清朝时期的金钱鼠辫!

对于让汉人剃头从满制,清王朝本是相当谨慎的。弘光朝投降,豫亲王多铎进入南京之后,曾有这样的公告:剃头一事,本朝相沿成俗。今大兵所到,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尔等毋得不道法度,自行剃之。前有无耻官先剃求见,本国已经唾骂。特示。

满清政府: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但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孔子、孟子的儒家思想已经影响了古人两千多年,古代汉族人哪肯实行剃发令!这必然引起大规模地反抗!

于是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但是都失败了,满清政府甚至发动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四川大屠杀’等骇人听闻的屠杀事件!

由此可见,这个钱谦益在这件事上的软骨头!一个苦读圣贤书的文人,连个女人都不如!

这里就要引入一个奇女子‘柳如是’了!

柳如是(1618年-1664年),本姓杨,名爱,改姓柳,名隐。后改名是,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又号蘼芜君、影怜、我闻居士。浙江嘉兴人。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侧室,明末清初女诗人。

柳如是原为歌妓,能画工诗。初嫁云间孝廉为妾,从孝廉学诗。后被抛弃,游历于吴越间,以其文采风流闻名于世。她先有意于陈子龙,被拒绝。后与东林党领袖钱谦益成婚。清兵入关后,柳如是对钱谦益与马士英等人的同流合污很是不满。钱谦益死后,柳如是因不堪忍受钱家凌辱,悬梁自尽。

柳如是写下了大量情辞婉丽的诗作。其诗集有《戊寅草》《柳如是诗》《湖上草》《尺牍》《东山酬唱集》《河东君诗文集》《我闻室鸳鸯楼词》《我闻室梅花集句》等,还编有一部《古今名媛诗词选》。

柳如是就文学和艺术才华而论,被称为“秦淮八艳”之首。书画也负名气,其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也深得后人赞赏,被称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后世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对柳如是评价甚高,誉其为“女侠名姝”、“文宗国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