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水太凉、头皮痒’的钱谦益(二)30(1 / 2)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二十岁的柳如是结识了原朝廷礼部侍郎、28岁即得探花的钱谦益。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柳如是饰男装拜访东林领袖、大文豪钱谦益,钱氏一见柳如是,即为其才华所折服,两人感情也迅速加深。

钱谦益在其居住之半野堂之处以“如是我闻”(佛教经书结集常以此词起头,其意为叙述诸沙门共同聆听释迦牟尼佛开示)之名另筑一“我闻室”以呼应柳如是之名。并带着柳如是徜徉于湖光山色,诗酒作伴。柳如是感其深情,愿嫁此时早已年过半百的钱谦益。

因钱谦益要大礼迎娶柳如是,两人遭到世人反对,但两人不顾世人反对,终于结秦晋之好,为此钱谦益还专门为她建造“绛云楼”和“红豆馆”,由于柳如是之文采风流,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钱谦益曾戏称柳如是为“柳儒士”。柳如是后来生有一女。

当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钱谦益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

崇祯乙酉之变(江阴八十一日)后,柳如是屡劝其夫曰:“是宜取义全大节,以副盛名”。(《牧斋遗事》)钱谦益踯躅不前,有投靠新朝之心,柳如是既恨又怒,奋身跳入池中欲独自殉国,被钱谦益和众人阻拦。于是钱谦益便腼颜迎降了。

钱谦益降清赴任至京,柳如是羞于与之同去,坚留常熟家中。而此前钱谦益赴任南京弘光朝礼部尚书时,如是曾戎服控马,与钱谦益并肩前往。两次态度的强烈反差,表现了柳如是的鲜明立场。

清顺治四年(1647年),钱谦益因黄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狱。顺治五年(1648年),柳如是四处奔走,救出了钱谦益。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贿赂营救出狱,并鼓励他与尚在抵抗的郑成功、张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联系。柳如是并尽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钱谦益降清,本应为后世所诟病,但赖有柳如是的义行,而冲淡了人们对他的反感。

清康熙三年(1664年)五月二十四日,钱谦益去世。

钱谦益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如是为了保护钱谦益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恶棍们虽被吓走,一代才女却这样结束了一生,享年四十六岁。

对于柳如是,后人对她的评价颇高!

王国维:题诗“幅巾道服自权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儿太唐突,蓟门朝士几须眉?”在王国维看来,在国破家亡危难时刻,包括柳如是丈夫、时任南明礼部尚书钱谦益在内的那些在屈膝变节的士大夫们(即诗中的“蓟门朝士”),在气节和操守方面是远远不如柳如是这位歌妓的。

郁达夫:在《娱霞杂载》中录有柳如是的《春日我闻室》一诗。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可以称为“秦淮八艳”之首。

王进玉:明清易代之际的才女柳如是,是女性艺术家的优秀典范。

徐天啸: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秦始皇嬴政:真乃奇女子也!】

【曹操:真想见识一下这样的奇女子!一介女流之辈,竟然让人敬佩至此!】

【刘备:你那是敬佩吗?我都不好意思戳穿你!曹贼!你下贱!】

【曹操:大耳贼!你竟敢如此辱我!我跟你势不两立!】

【张飞:你来啊!你看我不在你身上戳几个透明窟窿!】

【唐太宗李世民:自古红颜多薄命啊!可惜啊!】

【宋太祖赵匡胤:所以为什么红颜多薄命呢?】

【明成祖朱棣:废话!长得丑的谁在乎她是不是薄命呢!】

【其他人:有道理!非常有道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