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故态复萌102(1 / 1)

公元756年七月,燕军主帅史思明、副帅蔡希德率部南下,进攻九门县。

唐军守将看见燕军气如长虹,席卷而来。俗话说,并不厌诈。看来,硬碰硬是处于下风,莫若采取诈降计策消灭燕军。

就这样,史思明轻信了,便吩咐燕军进城。谁料,燕军先锋部队刚进入城内,立足未稳之际,猛听的鼓角争鸣,接着便是飞蝗似的箭镞射来。来不及防备着哀嚎声一片。史思明刚登上城墙,也被城墙上埋伏的唐军来了个突然袭击,他猝不及防,从城墙上重重地摔在地上,鹿角刺伤了左肋,鲜血很快洇红了战袍。他忍着剧痛指挥着余部逃回了根据地博陵。

郭李联军撤出河朔地区之后,唐肃宗便把消灭燕军的重担放在了颜真卿身上。为此,还敕封他为御史大夫兼工部尚书,还继续担任河北采访使、招讨使、处置使职务。

俗话说,名不正言不顺。为了扩大影响,颜真卿把大唐皇上诏书传到管辖区内。不仅如此,他还派人送到河南、江淮等地区。直到这时,东南地区方知道太子李亨早已接过李唐王朝的接力棒——火炬,并在灵武即位,庙号肃宗。人们紧绷的心弦一下子舒坦下来,他们觉得坐大唐航船已经成了习惯。

八月初,史思明感觉革命尚未成功,战士们继续努力。为尽快推翻李唐王朝,他不顾身体还未痊愈,便率领精锐之师对九门再次发动进攻。燕军愈挫愈勇,这次毫不费力拿下了九门,并诛杀唐军好几千人。燕军马不停蹄乘胜追击藁城大唐守军。历经十天苦战,史思明率部力克藁城,藁城这个行营终于回到了燕国怀抱。一番修整之后,于九月一号,史思明率领精兵重重包围了赵郡(河北赵县)。连续五天攻打,赵郡很快拿下。事不宜迟,燕军再接再励,采用迂回战术,将常山郡重重包围,苦战十日,将其拿下,并斩杀大唐守军几千人。

另一支燕军,在将领尹子奇的带领下,与史思明形成夹角之势,迅速包围了河间(河北河间市)。由于大唐守军作战顽强,一个多月来,依然没有半点进展。史思明获悉后,遂率领精锐之师从常山赶来驰援。大唐工部尚书颜真卿差遣部将和琳领兵一万多人赶去增援,史思明迎面出击,此番交战,唐军大溃败。燕军史思明部余勇可贾,很快攻下河间,俘获唐将李奂,并将其押解到燕都洛阳,后被杀害。河间太守李暐投河自尽。

紧接着,史思明一马当先,冲锋陷阵,兵指南下。一路之上,攻城掠地,势如破竹。相继拿下了景城(今属河北省沧州市)、乐安(今属山东省惠民县)等地。随后,史思明马不停蹄下令部将康没野波率领急先锋进攻颜真卿的大本营平原(今山东陵县),颜真卿一看强敌来临,为了保存实力,于十月廿二日,率部弃城仓促渡过黄河溃逃。史思明又启用平原守军余部攻打博平(今山东省聊城市)、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全部拿下。不仅如此,史思明亲率精兵北上并迅速包围了信都大唐守军乌承恩部。守将乌承恩一看燕军气势凌云,早已吓破了胆,遂打开城门归降。与此同时,乌承恩带头欢迎史思明入城,并把军队、军需等悉数呈上,经核实,战马三千匹、军队五万。随后,史思明将乌承恩送到了洛阳,安禄山为这位降将给予嘉奖并恢复了他的官爵。

斯时,在河朔地区,还剩下一个叫饶阳(今河北省深州市)的县没被拿下。燕军处心积虑,耗费了整整一年也没有将其征服。如今,燕军主帅史思明部乘胜追击席卷河朔地区,为了攻打饶阳,他集中诸路军共同进攻。饶阳守将一看外无救兵,内无军需,难撑大局,太守李希对天长叹,徒然无策,遂纵火自尽以身殉国。饶阳守将张兴膂力过人,智勇双全。他赤膊上阵迎战史思明,大刀挥舞形似千树万树梨花开,火星迸射,刀刀跟进。史思明见招拆招,相机行事,以守待攻。二人大战不下二十回合,张兴喘着粗气,汗水四流。即便这样,他依然咬紧牙关,对对手不依不饶,轮番进攻。史思明边打边观察,在对方密不透风的凌厉攻击下,他瞅准一个机会,对准张兴的软肋一招中的。就这样,史思明生擒活捉唐将张兴。

史思明怜其武艺高强,遂想让他归降。他把张兴拉到马前,对张兴竖着大拇哥并和颜悦色地说道:“果然名不虚传,张将军真是位壮士,不知道肯不肯跟史某同享荣华富贵?”张兴昂首挺胸,对史思明吼道:“张某乃李唐忠臣,岂肯跟你狼狈为奸,要想劝张某投降,无异于痴人说梦。临了,张某想给你说句话,再杀也不迟!”史思明就到不如达到,便说道:“既然你不听劝,那你就说吧!”

张兴目光炯炯,扬声道:“唐明皇对待安禄山,情同父子,文武百官所不及,然而,他恩将仇报,起兵作乱,致使黎民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他顿了下,接着说道:“大丈夫顶天立地,明事理,为大唐社稷保家卫国,怎么能跟一个出尔反尔离心离德的小人共事?岂不玷污了你的英名?”

史思明听罢,怒火中烧,然而,他敦促张兴把话说完。

张兴大义凛然,道:“要是史大将军听张某一句劝,莫若弃暗投明,跟我一起平叛,趁机诛杀安禄山,将功补过,则善莫大焉!”

史思明早已怒不可遏,遂下令把张兴绑在一根圆木上,用大锯片将其残忍杀害。行刑之际,张兴面无惧色,大骂不止,直到流完生命里最后一滴血。

就这样,燕军所到之处,大肆掳掠,抓壮丁,对于敢于反抗者,一律格杀勿论。

想当初,燕王安禄山将三千兵马交于史思明,命令平定河朔地区,到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十一月,苦战一载,史思明终于把这个地区揽入怀中。

与此同时,史思明在每个郡部署守军三千,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战斗民族“胡兵”。此后,史思明回到了大本营博陵坐镇指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