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勾心斗角49(1 / 1)

公元754年,即天宝十三年,上位后的杨国忠为了争权夺势,对李林甫一派想法设法进行肢解。首先,他看到李林甫手下一个叫陈希烈的官员,对自己心存芥蒂,便以栽赃陷害手段迫使他离开相位;同时,他看到文部侍郎韦见素是个老好人,没有脾气,是一个见风使舵、谁给口饭吃就跟着谁干的主,对主人俯首帖耳,于是,他建议皇上任命韦见素做宰相,唐玄宗便采纳了他的请求。韦见素上任后,果然是一个明哲保身唯唯诺诺,不敢议论朝政。对于杨国忠来说,韦见素只是为了自保而甘愿当摆设,这样一来,杨国忠可以一心大张主,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这样一来,朝野上下,都安置了自己的心腹党羽,比如,司勋员外郎崔圆任职剑南后,还充使节度使职责,以协助杨国忠管辖西南各地,成了一个封疆大吏;又任命一个投靠他的魏郡太守吉温做御史大夫,担任京畿以及关内采访使等职,以此帮助他控制京畿地区,从而形成了进退可据的势力网。朝廷中大小政务,他自己说了算,对国事的处理极不负责任;在选拔人才方面,他任人唯亲,以自己好恶做评判标准。

为此,杨国忠强调:“文部选官员时,要以资历而不是才能为标准,凡有空缺,一律论资排辈进行授官。”他的这种做法,是为了笼络人心,一些因种种原因得不到晋升者,这次如愿以偿。这些升任官员对他感恩戴德,自然而然成为了杨国忠的拥趸。

而李林甫年事已高,做了十好几年的宰相,力不从心,他看到自己的党羽一个个被惩处被瓦解,心有不甘。一日,他想起一个说得来的靠得住的人,此人名叫安禄山。安禄山,本姓康,字轧荦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粟特族。他出身西域康国,其父早逝。其母阿史德氏,改嫁于右羽林大将军安波注之兄安延偃,从此改为安姓,精通六蕃语言。开元初年,逃离突厥,成为幽州(范阳)都督张守珪的部将和义子。安禄山皮肤白净身材高大,体重好几百斤,光他的大肚腩就有上百斤,他善策人情,看似笨拙,可他挑起民族舞,那是一个行家里手,身子旋转起来,仿佛一个急转陀螺定在原点,任凭肢体摆弄出各种各样的姿势,令人击掌叫绝。不仅如此,他骁勇善战,屡建功勋,迁平卢军兵马使、营州都督。

开元二十年(732年),张守珪任幽州节度,安禄山偷羊被抓住,张守珪拷问他,准备乱棍打死,他高声喊叫说:“大夫难道不想消灭两个蕃族啊?为什么要打死我!“张守珪见他长得白白胖胖,语言豪壮,就放了他。命令他跟同乡史思明一起抓活俘虏,他们只要出去就一定能够按时抓到,就把安禄山提拔为偏将。张守珪老是嫌安禄山过于肥胖,此人又一向令人敬畏,安禄山感到害怕就不敢多吃食物。安禄山以骁勇出名,张守珪就把他收为义子。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安禄山任平卢兵马使。他秉性机灵聪慧,人们大多称赞他。朝廷授予他营州都督、平卢军使官衔。他用厚礼贿赂往来官员,要求在朝廷为他多说好话,唐玄宗更加信任喜爱他。

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在平卢设置节度,任命安禄山为代理御史中丞、平卢节度使。此后便可到朝廷上奏议事,唐玄宗更加宠信他。此后,每有京师往来的官员,安禄山均以重财结纳。这些官员收受贿赂后,便在皇上身边经常说安禄山的好话。不久以后,安禄山又升为两蕃、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

天宝两年入朝,先去拜见李林甫与杨国忠两位宰相,并献上金帛无数。经过这对火水不相容的人的举荐,安禄山又被皇上拜为骠骑大将军。贵妃杨玉环称赞安禄山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当她看到安禄山身材魁梧,不由地引起体内荷尔蒙上升,遂动情地说道:“万岁得此大将,是国家之幸。”

天宝三载(744年),安禄山接替裴宽任范阳节度,河北采访、平卢军等使一一照旧。采访使张利贞经常接受他的贿赂;几年之后,黜陟使席建侯又说他公正无私;裴宽又因安禄山接替而离职,至于李林甫又一味迎合唐玄宗,都一齐说安禄山的好话。这几位都是唐玄宗信赖的朝臣,唐玄宗对安禄山的好感更加坚定不移了。

后来安禄山请求当了杨贵妃的养子,进宫朝见唐玄宗都先拜望杨贵妃,唐玄宗觉得奇怪就问原因,安禄山回答说:“臣是胡人,胡人把母亲放在前头而把父亲放在后头。“唐玄宗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命令杨铦以下的杨家兄妹们一起同安禄山结为兄弟姐妹。

天宝六载(747年),安禄山提拔为御史大夫。他经常委派刘骆谷进乌请厦糊宫禀奏政务。安禄山和王鉷都是大夫。李林甫担任宰相,朝臣中没有谁敢违背宫廷礼仪,安禄山仗着深得唐玄宗宠爱,进宫朝见唐玄宗不大弯腰。李林甫命令王鉷好好礼拜,王鉷快步上前弯腰作揖恭敬得很,安禄山这才吓得直喘粗气,腰渐渐地弯下去了。每当同李林甫交谈,李林甫总摸准了安禄山的心思并先说了出来,安禄山认为他像神仙一样无所不知,每次见到李林甫,即使是隆冬天气也惶恐得汗流浃背。李林甫用温和的语言接待他,带领他到中书厅就座,用自己的披袍盖在他的身上,安禄山欣然接受,没有顾忌,喊李林甫十郎。

斯时,安禄山担任平卢节度使、范阳节度使、河东节度使以及河北采访使,这个人深受皇上恩宠,故而赋予他极大的权利,可以说,是几个军区的总司令兼地区最高长官。李林甫孤注一掷,便派人私下谋事,达成同盟,共同对付杨国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