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进入道观43(1 / 1)

温泉宫是华清宫中的一个“御汤池”,有十八个浴池,皇上浴池在中间,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然后根据将相、嫔妃依次排序,因其拥有亘古不变的温泉资源且构建富丽堂皇,而被成为温泉宫。华清宫地处骊山,位于京师城东30公里,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在此建有离宫别苑。它南依骊山,北面渭水,山并不很高,可风景秀丽,叠彩峰岭,是一个天然氧吧;渭水浩浩汤汤,鱼肥水美,也是难得的风景区。尤其最重要的,这里是皇上的度假村,壮观森严,成为当时人们向往的精神圣地,只是可望而不可及。

杨玉环来到温泉宫,唐玄宗三天一大宴,一天一小宴,盛情款待佳人。玉树临风,让皇上沉浸欢愉中而乐不思京。

欢娱嫌日短。唐玄宗临幸华清宫,很快过了以往的钦定的假期。高力士劝皇上回京,唐玄宗不悦道:“多住一段日子,朕还没有尽兴。”高力士躬身施礼,道:“皇上,勤政为最。”一旁的杨玉环柔声细语道:“皇上,由奴家侍奉,在哪里还是不一样?”唐玄宗听了杨玉环话,转怒为喜,道:“嗯嗯!这样也好!”

回到京师不久,高力士对杨玉环说:“娘子,皇上让你出宫......”

“什么?奴家对皇上不周还是得罪了?”杨玉环美目竖挑着,不等高力士说完,生气地问道。

高力士赶紧施礼,连忙解释道:“娘子侍奉皇上很好!深得宠爱,只是......”

杨玉环还是不等他说完,扬声道:“只是什么,不过是托词,最后还不是不要奴家了?!”

高力士等着她不再说话,便笑着说道:“不是娘子想得那样,只是娘子是皇上的儿媳,如果让天下人知道了,还不是笑掉大牙,为人所不耻。所以说,舆论是一件大事,不可不防。”

杨玉环忐忑道:“皇上想把奴家怎么安排?”

高力士再次躬身施礼道:“现在,皇上正在想法子,很快会知道的。”

时间不长,杨玉环进了一处道观,号曰太真。即便杨玉环深居此地,唐玄宗还经常下旨让她秘密前往兴庆宫。想当初,武则天是唐太宗的才人、小妾,唐高宗为了迎娶武则天,也是先安置在一道观里隐居,等名分有了,再返俗做人妻。唐玄宗知道:前有车,后有辙。移花接木,达到似是而非的目标。有意思的是,唐高宗娶的长辈做妻子,而唐玄宗娶的晚辈做妻子,异曲同工。

道教就是“道”的教化或说教,或是信奉“道”,通过精神形体的修炼而“成仙得道”的宗教。作为一种宗教实体,道教不仅有其独特的经典教义、神仙信仰和仪式活动,而且还有其宗教传承、教团组织、科戒制度、宗教活动场所。道教源于道家,“道家”一词,始见于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是指先秦诸子百家中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学派,或者指战国秦汉之际盛行的黄老之学。他们在思想理论上都以“道”为最高范畴,主张尊道贵德,效法自然,以清净无为法则治国修身和处理鬼神信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被称作道家。道教与道家相辅相成,若说道家是道教的上游,那么道教就是道家的阐释与演义,二者不可分割。

道教思想的主旨就是神仙思想,而修炼的最高目标就是长生不死乃至得道成仙。生活在太平盛世的社会上层人士,对这种思想如饥似渴至关重要,他们生活富裕而悠闲自得,会情不自禁地企盼健康长寿,长生久视。道教在奉老子为教祖与最高天神的同时,也承袭中国古代的求仙方术和巫术,是土生土长的的本民族宗教。多少年来,一直作用于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心理,影响着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它追求在现实生活中建立人人平等、采长补短以及同舟共济的社会。因此,在李唐王朝,这种男女平等、各民族平等得到了充分体现。从武则天之后,李唐女官开始在政治风云中大显身手;黎民百姓中,妇女穿男装,女性也可以用自己的名字,这些改变无不体现出男女平等的良好风尚。

道教认为:生是快乐,活着真好,死亡却是痛苦的。于是,乐生,重生,贵术,成为追求的宏伟目标。别的宗教关心“人死了会怎样”的问题,认为人今生的痛苦与罪恶,是该着;于是便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以求得死后的灵魂得到安宁。而道教与众不同,它讲究养生,重视今生的幸福,希望长乐长生。因此,到了李唐王朝,长生不老药便在炼丹炉中应运而生,成了人们精神上的追求,上至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大都如此,概莫能外。人们越渴望长寿,就越证明唐朝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与人民生活的安泰。

道士,就是职业从事道教活动者。李唐王朝时期,道士身穿黄色道士服,头戴黄色束发之冠,于是男道士为黄冠,女道士为女官或女冠。斯时道教盛行,皇室以及上流社会中,“妇女勤道”成为时尚,公主出家入道并非罕见。唐玄宗的父皇唐睿宗为逝世的奶奶武则天太后追福,就曾度玉真公主与金仙公主(唐玄宗的两个胞妹)为女道士。后来,唐玄宗替逝世的父皇追福,度女儿万安公主为女道士。

这次,唐玄宗为了给太后追福,把平日“精修”道教的杨玉环度为女道士。就这样,杨玉环不得不离开爱的温床,当上了女道士。既然当了道士,她与寿王李瑁的婚姻关系也就自动解除。这个道观,名叫内道观,也叫内太真宫,是唐玄宗专门在大明宫给杨玉环建造,里面还安排了其他一些女道士,侍奉杨玉环修习道教经典与礼仪,并为她提供生活服务。

杨玉环进入道观,唐玄宗开心不已,他本人就崇尚道教,这样一来,变与杨玉环多了一层共同语言。两个人接触以来,惺惺相惜,均擅长填词谱曲,舞蹈等,可谓志同道合。相识那一年,唐玄宗五十四岁,杨玉环二十二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