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冲突之后(1 / 1)

自从唐军大败吐蕃之后,吐蕃国王死不甘心领土的丢失,便想联合突厥共同抗击唐军进攻。突厥可汗知道得罪李唐这个老大哥是不会有好果子吃,于是,放弃与吐蕃联合,反而躬身投靠大唐。这样以来,唐玄宗喜不自禁,这个小老弟还是可以的,认清当前形势。为了进一步巩固同盟军,便在边疆处设立贸易市场,大唐每年要购买上万匹骏马,突厥也购买中国玉帛物资等,形成了大唐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并且,突厥可汗为了示好,还共同与唐军达成同盟,共同打击吐蕃的嚣张气焰。

面对不利局面,吐蕃便采用游击战术,不断地给唐军制造麻烦。唐突同盟军赶来剿灭时,对方迅速隐蔽,如此一来,老鼠戏弄大象,这让大象处处位于被动局面。双方你来我往,战斗明里暗里依然持续着。

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秋,吐蕃大将军悉诺逻恭禄、烛龙莽布支率领军队占领了瓜州,活捉唐朝刺史田元献、唐将王君的父亲王寿,接着,又连续攻占了玉门市,并把俘获的和尚放回凉州,给左羽林大将军王君捎信:“王将军不是经常说自己忠勇报国吗?为什么不敢出城应战?”王君站在城楼高处,举目远望,看到慈父被抓,不禁泪流满面,不敢出城应战。烛龙莽布支率军又讨伐常乐县,县令贾师顺率军守城待援。四面陷落时,吐蕃主帅悉诺逻恭禄派人劝降,贾师顺不为所动,依然守城顽强抵抗。此时,吐蕃军见久攻不下,就眼珠子一转,对贾师顺说:“既然你们不愿意投降,那就把城内的财物给了我们,我们就撤军。”贾师顺知道了吐蕃鬼点子后,就官兵们脱下衣帽相赠。悉诺逻恭禄知道唐军没有什么利益可图,就率军返回了瓜州城,洗劫一空后,便捣毁瓜州城。吐蕃军一离开,贾师顺率领唐军赶紧出城,把扔在城外的兵器捡回,然后修整城墙。果然,吐蕃军又来骚扰,看到城内戒备森严,严阵以待,便怏怏地离开了。

不到一个月,吐蕃可汗与西突厥可汗兵合一家,突然发兵包围了安西城(今新疆的库车县),安西赵颐贞副大都护率兵居高临下勇猛作战,将对方打得溃不成军。

此时,唐军在西线与敌人展开了如火如荼的阻击保卫战。然而,战场却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左羽林军大将军、唐军主帅王君被另一个少数民族回纥人杀掉了。原来,王君当上河西节度使后,对当地少数民族横挑鼻子竖挑眼,总是看着不对眼,气得当地酋长无可奈何不得不去李唐朝廷告御状。王君知道后,派遣使者骑快马赶在了那个酋长前面,提前向唐玄宗汇报,道:“那里的少数民族骄横跋扈,不好治理,他们准备起来反叛。”唐玄宗听罢,心里一喝慑(惊了一下子),为了得到事情真伪,便派遣使者前来调查,那个酋长沙湖里煮饺子---有嘴倒不出来。哼唧了半天,也道不出个所以然。于是,唐玄宗下令把酋长等人流放偏远地方。

这一闹可闹大了,王君成了当地人们的众矢之的。回纥部落都督府司马药罗葛护输纠集同党,伺机为酋长药罗葛承宗报仇雪恨。一日,唐帅王君获悉有吐蕃使者走小路前往突厥,感觉情况不妙,便率领少数精锐骑兵前去截击,完成任务回来途中,被早已埋伏那里的回纥兵打了个措手不及,王君率兵奋力拼杀,终因寡不敌众,悉数被杀。药罗葛护输夺过王君的符节,然后,用利刃把王君谋士宋贞的心脏挖出来,愤恨地说道:“要不是你给出馊点子,我大王何以至此!”接下来,便拉着王君的尸体投奔了吐蕃;凉州军队得知情报,便迅速掩杀过来,并很快赶上了叛军。药罗葛护输慌忙丢下尸体,仓皇逃窜。

唐玄宗得知这一噩耗,赶紧从东都洛阳赶回长安,并召开紧急会议,一致认为:王君有勇无谋,需要一个智勇双全的人来担任此职。通过荐举方式,左金吾大将军、信安王李祎担任朔方节度使等职,李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孙子,历任地方长官,有“政号清严,人吏畏而服之”等赞誉;上任朔方节度使萧嵩被调往河西地区,担任河西节度使等职,萧嵩是前朝宰相萧瑀曾侄孙,长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深得宰相姚崇的青睐。期间,萧瑀上任后,遂推荐刑部员外郎裴宽做判官,建康军使张守珪做瓜州刺史,还将郭虚己、牛仙客引入做自己的幕府。裴宽是个多才多艺的人,骑马射箭、对弈、投壶以及文创方面尤为显著。他曾任润州参军,颇受刺史韦铣的赏识,就把韦府爱女嫁给了他。后来,他历任河南丞、长安尉、太常博士等职,很受时任中书令张说的赏识,被提拔为刑部员外郎;牛仙客出身卑微,他从县小吏起步,颇得县令傅文静赏识,此后,傅文静得到擢升为陇右营田使,就把牛仙客引入幕府,因军功被升任洮州司马。他以清廉、勤勉著称,工作起来孜孜不倦,对人接物,很守诚信;张守珪,因军功被授予平乐府别驾,追随长官郭虔瓘镇守北庭,他作战勇猛冲锋陷阵,有一次,他以少胜多,大获全胜。公元713年(开元初年),突厥人再次侵入北庭,郭虔瓘派遣张守珪抄小路进京城禀报军情,在长安,他把西域时局做了详尽分析,并给皇帝上书请求朝廷从蒲昌、轮胎发兵前后夹击敌人。此战获得完胜,他因军功追加游击将军军号。后来,他转任幽州良社府果毅。张守珪身材魁梧重情重义,不仅如此,还擅长骑马射箭,百发百中。那时,幽州刺史卢齐卿对他十分尊重,常常同床而坐促膝深谈。张守珪问道:“卢刺史,你平日对张某净使非寻常礼节,这让某情何以堪?真是愧不敢当呀!”卢齐卿对他意味深长道:“就凭足下卓越才能,几年后会当上地方最高长官,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卢某想把子孙托付给你,故而以大礼对待你!”果不其然,此后,张守珪步步升高,成为左金吾大将军、建康军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