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顾景欲收少华山,云游道士叩山门76(1 / 2)

顾景并没有进行军制创新,如今大宋军制其实还行,而且杨志他们也都能适应。

若是贸然改制,或许会水土不服。

军队改制之事,日后等梁山兵强马壮了,倒是可以另立新军做一做试点。

梁山兵马如今按宋时军制整立。

北宋军伍,以百人为一都,统兵官步军称都头、副都头,马军称军使、副兵马使。各一人。

五都为一营,即五百人一营。营级统兵官可称指挥使、副指挥使,各一人,故有称一营为一指挥的说法。

不过北宋常以骑兵四百为一营,步兵五百为一营,此处顾景并不区分。

军辖五营,即两千五百人为一军,军级统兵官为军都指挥使与军都副指挥使,各一人。

至于厢的建制,较为特殊,寻常有三到五军为一厢,也有十军为一厢,统兵官为厢都指挥使。

不过并非宋时所有军队都有这四个等级,只有号称大宋上四军的四大主力:捧日军、天武军、龙卫军、神卫军,分了左右两厢各四军军兵。

其余类似于殿司的骁骑军,马司的骁捷军、骁武军、云翼军,步司的虎翼军、勇捷军、威武军、清塞军、归恩军,也编制了左、右厢。

但之后又有所裁撤。

而且厢的战力因为编军数量并不一致,更是差距悬殊。

同有设厢的虎翼军和归恩军,虎翼军最多时编有九十六营指挥,而归恩军最少时却仅有两营指挥。

故而顾景并不打算用上厢的建制,以梁山的情况,到军这一级的建制便足以。

至于水军并未设立军都指挥,是因为此时阮家三兄弟俱是二流顶尖的水手兼拳师、刀客羁绊,顾景此举,也是为了鼓励兄弟三人尽快寻求突破。

他心中已有定数,若无特殊的统兵才能,或是有军功战绩的。

那一流实力的头领可任命为一军的军都指挥使或军都副指挥使,二流实力的头领则分派营级指挥使。

梁山主要的战力已经发派完毕。

顾景又叮嘱了杨志平日里要多带马军练习,练成之后便每日派一百骑兵巡视梁山近郊,以通晓消息,安抚百姓。

他又交代了鲁智深和武松,左右两军交替驻守梁山各处要害,平日也勤加练兵。

至于水军,按平日里寻常安排即可。

其余人则编入基建军、后勤,至于基建与后勤,倒是不用以军队建制过于苛责,顾景把这交给张尚和朱贵先行安排。

此番梁山可战之兵将有两千余人。

放至何处那都算得上是兵强马壮的大土匪了。

可顾景怎么会满足于此?

在他看来,这只不过是一个开始。

他这几日倒也想了不少事,倒是想起了一件较为关键的事情。

“智深师兄,我记得你之前可说过,认识过一个华州华阴县的好汉,可是唤作九纹龙?”

顾景分派完新军,让众人下去整备军队,挑选兵员。

却又单独留下了鲁智深来说话。

鲁智深听顾景这么一提,也想起了自己那许久未见的史进兄弟了。

他认识史进还在上五台山当和尚之前,那时和顾景从五台山分别之后去东京的路上,还有遇到过史进。

“师弟说的是俺那史进兄弟吧?”

鲁智深笑着说道,他心中寻思着,师弟此时突然提起,莫不是在哪处听见了史进兄弟的名号,想让自己去把他寻来梁山入伙?

若是说服史进,鲁智深自认手到擒来。

只是他如今也不知道史进身在何处。

“我回来路上有听行商提及,那九纹龙在少华山落了草,和那少华山的朱武、杨春、陈达结了义。”

返回